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美]理查德?弗罗里达 《创意经济》

一个名为“创意经济”的理念在流行。关于它的说法林林总总,有肯定,有批判,但都不否认,创意产业将是未来财富的重要来源。在全球智慧和劳动力合作无间的“扁平世界”里,谁控制了“制创权”,谁就能站在全球化产业链的顶点。未来,创意将成为国家竞赛的核心。

对中国而言,持续至今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模式让中国在世界商业版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也正是这一模式使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即劳动密集型、经济粗放型、微利增长型阶段。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口号的提出,将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一步。然而,问题是,创意能力不像矿产一样可以触摸,也不可囤积或掠夺,甚至无法买卖。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创意能力来促进持续的经济发展?如何找到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又该如何保证下个世纪的繁荣?弗罗里达的《创意经济》认为,要实现创意经济时代的繁荣,技术、人才和宽容缺一不可。当然,仅有创意经济还远远不够,再强大的引擎也要有一个底盘才能让它的强大动力发挥。

过去,中国无奈于在世界经济体中充当着世界打工仔和跑龙套的角色;现在,中国在建构了由钢铁、化学、机械等组成的产业体系之后,创意是下一个目标!尽管《创意经济》是冲着为美国“决胜未来”献计献策,但它同样给中国以一个警示:如果不靠资源消耗、人海战术与价格战,中国人拿什么去竞争明天?在创意产业的土地上,世界已在收成,中国却才刚刚播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注定不会一马平川,于是,未来更具戏剧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8175.html

更多阅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华晨宝马打造辉煌十年

      2013年7月5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迎来了10周年庆典。10周岁生日,不仅是华晨宝马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公司本土化战略的一个全新起点。随着大东、铁西两家工厂的继续扩建和新发动机工厂的建设,华晨宝马将继续稳健增

声明:《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为网友回不去的从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