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营救2 社交网络时代的飓风营救



     《纽约客》杂志11月这期的封面十分诙谐,在漆黑一片的城市里,一位选民举着手电筒在齐腰的积水中前行,微弱的光束打在墙上,“在此投票”的箭头跃然呈现。这张漫画是前些日子纽约城的真实写照,城市断电、交通瘫痪、汽油短缺,这样一个看似华丽却又如此脆弱的城市使热闹的美国大选都顿时安静了下来。

  10月29日,一级飓风桑迪(Sandy)登陆美国东海岸,这是大西洋上有记录以来最强的飓风,它带来了500~1000年一遇的大降雨。这场风暴经过马里兰州、特拉华州、新泽西州和纽约州,影响了美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与现实中的风暴齐头并行的是一场虚拟世界的信息风暴,这是社交网络时代的专属特性,当预期中的黑暗降临时,人们第一个抓起的已不是蜡烛,而是手机。“我感到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我尝试去阅读可靠的Twitter消息,”一位纽约灾民如是说。得益于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Instagram这类社交网络的存在,让关心飓风的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报道。

  在飓风登录前的24小时中,Twitter上有350万条带有#Sandy标签的消息发布;Instagram上每秒都会有10张带有#Sandy标签的照片上传;Facebook上,“飓风桑迪”是第一高频词。一瞬间,在重大事件面前,这些社交网络承担起了更严肃的责任,它不仅成为了用户了解周边世界进行时的一个有力渠道,同时还催生了一批公民记者。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实况播报中后,未知的灾难开始变得可视化和透明化,即将受灾的群众都可以提早做好准备,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飓风营救2 社交网络时代的飓风营救
  飓风来袭时,关于桑迪的消息在社交网站上犹如病毒似地传播。无论是曼哈顿市中心建筑外墙的崩塌,还是悬在半空吊臂的摇摇欲坠,在得到媒体正式核实确认前,这些新闻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大面积在社交网络上蔓延。虽然也有不实的消息掺杂其中,但对东海岸的居民来说,这些社交用户的自主报告确实成了洪水和停电影响扩散的实时快照。“非常可怕的景象,纽约一下子黑了下来。”每日邮报的主编丹·伍顿(Dan Wootton)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张照片,原本曼哈顿彻夜霓虹的摩天大楼几乎都被黑暗笼罩,从远处望去,只有帝国大厦还亮着。

  由于失去电力供应,数百万家庭都无法通过电视和广播等传统新闻渠道获得消息,此时智能手机的移动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和安全部门都不得不依赖社交网络与灾民们互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用Twitter向外更新暴风的轨迹以及道路淹堵的预警指南,同时还建议大家以文本信息形式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消息以向家人报平安,因为灾难中电话线路可能严重拥堵。纽约消防局也通过Twitter整夜发布重大火灾事故,甚至安排专人监测Twitter上的消息以对他人报告的紧急情况做出迅速反应,尤其是针对那些无法打通911的人们。纽约市长办公室的社交账号也没有闲着,由于官网不堪重荷而瘫痪,市长建议大家将资讯转移到Facebook上面。

  飓风过后,受影响的人们掏出手机通过社交网络发布灾情报告。一位网友在Twitter上发布消息说:“从断水断电的史岱文森镇(Stuyvesant Town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区)撤离出来,建议那里打不到的车的朋友步行到第五大道,因为所有的的士司机都不想去下城,那边所有的房屋街道都被水浸了,一片狼藉。”也有人通过Twitter向外发布援助信号:“手机电池即将耗尽,附近有没有人有电?”同时,通过这些非官方的即时消息,纽约客们可以知道哪里的商店开门营业,何时公共交通才可以恢复等实用信息。

  传统形式的媒体很难在第一时间收集到如此大量并充斥着细节的信息,而且播报形式上会存在严重延时。为了尽力维持权威,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这样的老牌媒体不得不潜入社交网络中搜索讯息,并开放了类似于优化版社交媒体的现场博客。这些严肃媒体偶尔也站出来拿社交网络的娱乐性说事儿,因为当那些关于飓风的照片被千万人分享时,一些冒牌货也在浑水摸鱼。一张显示自由女神像在来势汹汹的漩涡云中若隐若现的照片后来就被指证是在今年9月份拍摄的。然而事实证明,虽然社交网络上的讯息并不无暇,但这些信息总会以最快速度去伪存真,真相总会浮在最上面。

  在这个时代,社交网络犹如一个巨大的信息加工厂,他们在同时制造着和摧毁着流言,混杂的消息在一次次转载中降噪,留下的终是那些更多更快更加明确的事实。特别是在灾难面前,人们既失去了电视网络的覆盖,也等不及到第二天早晨去读报纸,他们拿起手机,去主动地选择传播和被传播,当你与世界通上信的时候,黑暗便不再如此可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7784.html

更多阅读

新建构主义6.0版)---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

(本文为王竹立老师原创学术论文,2011年1月17日首发,2011年1月22日更新为2.0版,2011年1月23日更新为3.0版,2011年1月29日为4.0版,2011年1月30日更新为5.0版,2011年2月16日为6.0版,2011年4月1日发表于《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2期。欢迎转载与

正义网络 网络时代的廉价正义

     如今,网络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媒体工具,而是一种生态,每个人都有现实和网络两个身份、两个生命,拼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格和生活,所以真正使用网络并对网络深刻了解的人表达其对网络生态的人文关怀时,即使其电影技法不够扎实精妙,但一

网络时代服务器 社交网络时代需要怎样的服务公司

     近年,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不仅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应用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简单地说我们处于网络时代,已不能道出其中的微妙之处。现在,我们处于社交网络时代。  社交网络时代,适者生存  社交网络的浪潮感染到商业领域,立即让整

社交时代的三件法宝 社交网络时代该如何招聘?

     日前,广州日报HR精英俱乐部举办第108期沙龙暨“2012社交网络时代的人才管理高峰论坛”,与会嘉宾与数百位HR分享了新生代员工的选、用、育、留等经验。  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90后新生代主力军,日渐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他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营销 网络时代的品牌营销新规

     当互联网进入手机时代,就已经意味着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来临,这是个人人都是电视台、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网络发言人的全新的时代——这是个即刻互联、即时互联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品牌建设环境发生了全新的

声明:《飓风营救2 社交网络时代的飓风营救》为网友此夏若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