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驾驭牛熊两市卖出稳定收益:卖早一步》
还有,在有了一个判断之后,人们往往喜欢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对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视而不见。这也促成了人们过于自信的心理。 不同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不同的投资者就会有不同的投资风格和操作习惯,甚至可以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已经决定了你在股市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在股市也有很好的诠释。因此,作为一个想要"成功"的投资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可能达到自己所能达到和应该达到的"成功"目标。之所以在这里成功要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个"成功"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比如收益率多少、赚多少钱,而是相对的。如果你只有赚5万元的能力和可能性,你实际赚了4?5万元,已经很成功;如果你明明可以赚50万元,却只赚了20万元,那说明你的操作有问题,还可以改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自己与哪一种类型的投资者更为接近,是属于狂妄型、冲动型、冒险型、赌徒型的,还是属于安全型、理智型、谨慎型、逆市型的,无论哪种类型的投资者都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认识了自我,尽量扬长避短,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第二步就是要认识一些心理上的误区,并尽量克服,以利于客观、理性地投资。人们心理上的误区有很多,在投资过程中,除了上面说的"过度自信",还会有过度乐观、控制力幻觉(对偶然性认识不足)、专家幻觉(过分相信专家建议)、信息幻觉(听信小道消息或"内幕"消息)、一相情愿思维等。有时候,只是因为其中一条在作怪,就导致了严重的损失,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弥补。总之,投资永远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多懂一点"道理",总要好一点。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投资者? 时间:2007-05-27 23:44:07 投资者的自我认识过程很重要,徐晓鹰先生在其所著《证券投资心理和行为分析》一书中,按照不同的行为特征,把投资者分为冲动型、冒险型、赌徒型和逆市型四类: 冲动型的投资者,往往直觉敏锐、行为果断,但容易情绪化。他们买股票就像找对象,不过结果有时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失望,就像找错了对象,"多情反被无情误"。你是否属于冲动型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检测: ●你是不是曾经因为"感觉"一些公司表现良好而马上买进它的股票?

●你是否曾经因为某家公司某些不确定的事令你兴奋而买进它的股票? ●你是否曾经只是由于某位令你钦佩的人在言谈中提及某只股票就买进它? ●你是否经常在股价开始下跌的时候就卖出股票? ●你是否有时会因为某只股票不再令你感到兴奋而卖出它? 如果对以上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足以证明你是凭感觉作决定的冲动型投资者。对该类型的投资者,有两点建议可以改进其盈利能力:一是必须拥有可靠的资讯,包括充分收集和深入分析你打算投资公司的资料,也包括听从"可靠的人"的建议;二是没有看过一家公司的财务报告之前不要买进股票。 冒险型的投资者,喜欢冒风险、找刺激,并在惊险中体会快乐。他们是风险偏好者,越是有风险的投资,对他们越有吸引力,比如追涨停、买"ST"股、上市首日炒新股等。他们的心理优势是敢冒风险,一旦决策正确就能"一夜暴富"。但缺陷是成功率偏低,且一旦出现较大的亏损,心理落差会很大,有时可能一蹶不振。"防治措施"有:一是改变投资方式和组合,拿出部分资金投向安全性较高的品种,比如基金、国债和分红型蓝筹股等,同时用一部分资金去投资高风险的品种,以满足自己喜欢冒险的嗜好;二是加强心理训练,做好输的心理准备,看淡短期得失,不要被一时的失败所击倒。 赌徒型的投资者,总是带着赌博的心态来参与股市投资,他们的典型特征是:一心一意想"大捞一把";当一笔交易让自己赚钱时,能获得极大的快感;赔钱时,会极度的自责;赔钱后,总希望尽快赚回来。赌性很重的投资者,总是希望一朝发迹,恨不得捉住一只或几只好股,一下子让自己"赚翻"。他们一旦在股市投资中获利,多半会被胜利冲昏头脑,像赌棍一样频频加注;而当在股市失利时,常常不惜背水一战,把身家性命全押上去,结果有可能倾家荡产。赌徒型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往往赔多赢少,是相对比较危险的一类投资者,只要想一想赌棍有几个是赢钱的就知道风险所在了。这类投资者需要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治,可从几方面下手:一是降低自己对投资刺激强度的追求,努力使自己向安全型投资靠拢;二是向专业投资机构(比如基金、券商等)学习,学会计算风险与收益比,学会止损,学会分散投资,学会保护自己;三是结交"浇凉水"的朋友,离冲动型、冒险型的投资者远一点。另外,此类投资者应该经常告诫自己:我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控制不了市场;我没有特异功能,不可能常胜不败;我其实比别人更容易输钱,因为我是一个爱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