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回顾世界历史 回顾历史上的世界金融风暴(二)



 1929年~1933年出现的大萧条,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二是股市暴跌。3年间,股市暴跌85%,人们几乎把大萧条与股市崩溃当作一回事。三是奇高的失业率,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从1931年~1940年10年间,失业率平均为18.8%。

  1929年的那场大危机中,美国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1/4人口失业,GDP也下跌近一半。受美国影响,欧洲金融体系也几乎崩溃,贫困和失业在欧洲蔓延, 当时,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危机最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本文将阐述当年的经济大萧条对金融、企业、老百姓、政府等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全线崩溃的金融体系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著名的华尔街证券交易所突然崩盘,人们纷纷抛售股票,致使股价一落千丈,从而拉开了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序幕。由于当时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很快,这场金融危机就波及到了大西洋彼岸,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使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正如很多经济学家所戏言的:“美国一感冒,欧洲就会得肺炎”。纽约股市暴跌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恐慌之下,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与此同时,由于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该国经济也随即陷入危机。虽然作为农业大国的法国向来有较高的独立性,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到1930年,法国终于被拖下水。

 两个小时回顾世界历史 回顾历史上的世界金融风暴(二)
  除了工业、贸易等领域的损失外,欧洲各国的金融市场成了大萧条的重灾区。在法国,由于受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贝壳银行”于1930年宣布破产。不久后,欧洲的金融界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先后被击垮。到1931年,为了偿还债务,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却又给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带来了灾难。之后,因为无法收回对本国和东欧各国企业的贷款,加上美国金融公司收回其在国外短期贷款的压力,1931年5月13日,欧洲最大、最有声誉的银行之一——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它已无清偿能力,从而在整个欧洲大陆引起了一片恐慌。

 反过来,欧洲的金融风潮又波及美国。由于已失去信心的储户纷纷向银行提款,1933年3月初,被迫倒闭的银行竟增至6000多家。

  为摆脱危机,各国不择手段展开自救 。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又是本次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当时欧洲各国都对其寄予了厚望。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后来甚至指出:对于这场大萧条,美联储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政策责任。因为在大萧条时期,一些银行的倒闭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美联储本应及时干预,恢复公众的信心,但它却偏偏默许了银行的倒闭,而未采取任何强有力的行动,终于酿成了金融系统近乎完全崩溃的局面。

  在奥地利、德国、英国先后发生信贷危机后。美英两国金融界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居然决定削减所有对德国的贷款,这便直接导致了德国银行体系的全面崩溃。美英两国金融界却反过来指责德国是这次危机的祸首。

  《大萧条时代》一书中写道:从1930年初到1932年底,总共有773家国有银行倒闭,涉及存款超过7亿美元,另有3604家州银行破产,涉及存款超过20亿美元。在这些年里,人们经常能看到,装甲车冲向受到威胁的银行,在持枪警卫的守护下,卸下钱袋子。

  美国各地的存款人都处在焦虑不安的情绪中。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恶化和适度联邦监管的缺席、大萧条所带来的紧张不安以及各种谣言的流传导致了一波又一波提款浪潮。大批手里拿着现金的惊慌失措的市民只好求助于储存和藏匿——把现金放进保险柜、箱子、白铁罐,甚至在自家的后院里挖个洞,或者索性把现金寄往国外。结果,胡佛在1932年初发动了一场全国性的反藏钱运动。

  然而,流通货币继续严重不足,以至于1932年底几个南方城市——里士满、诺克斯维尔和亚特兰大开始印刷自己的货币用于给市政府雇员发工资,并提供一种特殊的钱给失业者去购买农民的剩余产品,通过这种办法让他们活命。胡佛在职的最后两周,财政部估计,大约有12.12亿美元退出了流通,被媒体称作“美元的逃跑”。

  二、陷入深渊的工商企业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大萧条”比以往任何一次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影响都要深远得多。在“大 萧条”中,企业破产l09371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53.8%。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       在这期间,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262美元下降到22美元,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从73美元降到8美元,国民经济的每个部门都受到了相应的损失。在这三年中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汽车工业下降了95%,1929年,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量从1929年的550万辆下降到了1931年的250万辆。1932年7月,钢铁工业仅以12%的生产能力运转。到1933年,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占全国劳工总数四分之一的人口失业。“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由于工、农、商业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

        1933年初,前总统柯立芝在死前4天还在哀叹:“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连一向处世乐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眼见马里兰银行倒闭时也惊呼道:“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

  三、灾难深重的老百姓

  《美国十大总统传》在写到胡佛总统时有一段关于这次危机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更直观的印象:人们要无休止地寻找工作,但毫无结果,储蓄无情地减少,节衣缩食使生活变成苦难。

      1932年,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业,。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的人无法维持生计(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流浪人口达200万,仅纽约一地1931年一年中记录在案的倒毙街头的案件就有2000余起。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全美有33万儿童失学,女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冒着怀孕的危险以10美分一次的价格到街上卖淫。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

     记录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中曾这样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这一情景描述的正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民生状况。

  1932年,约有200万美国人到处流浪——其中有25万以上是在16~21岁之间。这些被当时媒体称为大萧条时期的“漂泊无依的人”中,有两手空空的佃农;有因为大旱三年、离乡背井的农场主;有一大批刚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还有忽然失业的愁眉苦脸的中年汉子带着生病的婴儿——这些人天天奔波,居无定所。

  而这些人当中不乏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意气风发的银行行长或者曾在著名报纸上发表评论的名作家,如今却在夜间敲门讨饭或蜷缩在城市排队领面包的人群里。

(未完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3750.html

更多阅读

南京的地名与历史上的官员有些关系 南京地名趣话

南京的地名与历史上的官员有些关系王府巷王府巷有大、小王府巷之分。大王府巷也就是现在的王府大街,北接三茅宫,南接建邺路;小王府巷东接丰富路,西接大王府巷。大小王府巷相交呈“T”字型。大王府巷如今是繁华热闹的王府大街,小王府巷

十九、历史上的和亲公主 历史上和亲的公主

(2013-08-26 16:17:49)转载▼标签:楚札克封赵国吉班第察哈尔汉武帝分类:中国历史所谓“和亲”是指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

声明:《两个小时回顾世界历史 回顾历史上的世界金融风暴(二)》为网友义统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