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关系转续:细节决定成败



  近日里,《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升级版”终于与公众见面了。这样做,是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修改、完善这部法律草案。”从媒体报道看,关于草案修改的五大要点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最受媒体关注。想必是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这个问题始终吸引了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眼球。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年)和《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时,主要目标是针对“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的,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当时并没有把流动人口和农民工考虑在内。因此,在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到2001年,劳动部颁布《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时,虽然已经把“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合同制职工”纳入政策视野,但还是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流动性特点,文件中仍规定:“在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根据农民合同制职工本人申请,将其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凡重新就业的,应重新参加养老保险。”

  以上规定意味着,农民工必须至少在一个地方工作15年,才能得到“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如果流动,则只能带走“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部分”。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实际上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工作15年,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参保后再退保。

   对此,《修改情况》谈到:“由于无法转移接续,跨地区就业劳动者的缴费年限不能累计计算,致使很多劳动者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造成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农民工退保,企业也有意见,建议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在升级版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新的规定是: “个人跨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个人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按照退休时各缴费地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和缴费年限,由各缴费地分段计算、退休地统一支付。”这就解开了原政策规定所形成的“套”。但平心而论,就实际操作而言,真正的难题是在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转移接续”,这里面还有很多更为细致的文章要做。

  可以列出一个简略的“程序图”:其一,每个流动人口或农民工都可能需要一个相当于“全国粮票”或者说是可以“通存通兑”的本本,转移时在原工作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办好手续,并凭此到新的工作地再重新接上关系。其二,考虑到流动人口或农民工大多流动比较频繁,所有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都要保管好他们的档案资料,而且时间可能比较长(譬如40多年)。其三,到流动人口或农民工退休时,退休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要帮他们与其曾经工作过的所有地方联系,并按当地标准计算其退休金额。其四,获得相关资料后,流动人口或农民工退休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按月给付养老金。

 养老保险关系转续:细节决定成败
  如果全国统筹和金保工程早日实现,以上的程序应该不成问题。但全国统筹和金保工程拖延一日,走程序就会出现很多困难。对此,可是万万不可大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3036.html

更多阅读

经典事例:细节决定成败转

细节决定成败(转)事例1:有一家叫“风火轮”小小的速递公司,它的投递员从城北赶到城东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为了保证非典时期客户的安全,他按公司规定见客户时带上了口罩;他双手捧起快件递到客户手中,说声“让您久等了,请把快件收好”。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演讲稿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高二·四班的陈雅婷,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有人问:雪融化以后会变成什么?多数的大人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水”。但是有一个小孩却说,“变成春天”。小时候,我们没有一个人不对未来充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集锦(整理 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集锦1、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的名言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__《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你在为谁工作》看到这本书确实让我在心中为之一震:是啊,整日忙忙碌碌,忘记了起点,看不到终点,我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带着这个疑问,我如饥似渴般读完了这本书。看后顿感

声明:《养老保险关系转续:细节决定成败》为网友刪除丶我的孤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