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不抱怨,拯救身边习惯(5)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无论你是黑色、白色、黄色还是棕色人种,无论你是天主教徒、新教徒还是穆斯林信徒,无论你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无论你是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无论你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你都会发现一些你根本不想与之交朋友的人群。人们有不同的兴趣、价值观、能力、道德规范、文化底蕴、荣誉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这些条件有助于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那么它们也将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因为你把那些你根本不想与之交朋友的人群当做异类,认为他们是不能被接受的、该受抱怨的,所以你经常对他们实施过分抱怨,这样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在选择朋友时,你应该客观地评价别人,即根据某人具体的品行进行选择,而不是以广义的抱怨和理想主义为标准。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具体地评价别人,那么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当偏见产生过分抱怨的思想时,改变的方法就是找出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源。如果你知道别人根本不想和你交朋友,那么你绝对不允许他们抱怨你。大多数人都能够学会如何鉴别他人的优缺点,以便更客观地评价他们。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那么你就能够避免陷入责备型的抱怨陷阱中。

  鉴别并消除过分抱怨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它能够改善人们的精神状况。在抱怨文化中,有大量过分抱怨的例子,包括吹毛求疵、推理型的抱怨、责备型的抱怨以及贬低、歧视等。可供选择的例子能够为大家提供各种机会,以便发展和养成善于区分事实和虚构的习惯。这种习惯能够帮助人们培养自己的宽容心、责任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1节:不抱怨,拯救身边习惯(5)
  客观地对待该受抱怨的行为,不要对其进行过分的抱怨。这样能够增加问题的客观性,同时也将提高人们改正缺点的积极性。可以预知,这种方法将大大降低那些与过分抱怨思想相关的情感和行为发生冲突的频率。

  消除固有行为模式的影响

  “可能型炼金术”是一种观念,按照这种观念,人们认为某物可能是什么样的,因此,他们就应该和其真正的行为或面目不同。换句话说,如果某物可能是什么样的,那么它就应该是什么样的。这种思想是痛苦的催化剂,它能够导致熟人、朋友、亲属、邻里、同事和陌生人之间的仇恨。

  就像古代的炼金术士不能把劣质金属炼成金子那样,可能型炼金术士也经常遭受同样的失败。例如,在通常情况下,你怎么能让一个心情极差的人假装很愉快呢?怎么能改变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模式呢?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炼金术。有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别人的鼓励来改变自己,但希望却总是落空。

  我们有合理的期望,期望他人能更好地对待我们,期待有均等的机会,期待安全舒适的生活。然而,当我们在期望、要求甚至请求得到我们更喜欢的东西时,这种可能型的炼金术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我们可能会抱怨那些不能满足我们要求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内心可能会充满敌对和报复的思想,从而感到紧张或失望。如果我们能够区分“期望”和“奢望”这两个概念,那么我们就可以远离可能型炼金术的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

  可能型炼金术的思想是偏见、过分抱怨思想以及歧视性行为的前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像神话传说中的弗吉尼亚国王迈达斯的手指一样—我们得到的是不想得到的东西。(神话中,迈达斯国王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点石成金的魔力。最后他如愿了,他触摸过的任何东西都变成了金子—包括他想吃的食物。)

  了解“可能型炼金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思索避免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所带来的好处。我们还应该记住,想象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理智、宽容和诚恳才能够帮助我们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

  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十分了解偏见的影响,她写道:“众所周知,对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偏见思想是很难根除的,就像在石缝中生长的杂草那样根深蒂固。”

  责备型抱怨和歧视依赖于那些潜在的、会引起偏见的思维方式。受教管或许是促使其向积极方向发展的最好方法。那么,问题是:人们该接受什么类型的教育?偏见是如何促使过分抱怨的思想和歧视性行为产生的?弄清这个问题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根除有偏见的思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5858.html

更多阅读

第2节:不批评,不抱怨,不责备(1)

系列专题:《谈人际关系:卡内基给青少年的礼物》  第一章  不批评,不抱怨,不责备   想吃蜂蜜,可别踢翻了蜂窝。 - 戴尔。卡内基  想象一下,一天早上你起床后, 发现你的每一个动作-丛你选择穿什么衣服,到你与父母及朋友道

第60节:甩掉抱怨,改写你的(5)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指出,我们应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活。通过经常扪心自问,我们可以改变那些不现实的、不好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例如,改变过分抱怨的思想不仅包括要放弃这种思想,还应

第55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做吞咽的动作、苦笑或舔舌头给人传达的信息是—对方目前正处于紧张状态。(干燥的嘴唇通常代表忧虑,但是一些药剂也能产生这种副作用。)然而,形体语言有时候是很难掌握的,因为它既可以传达

第54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当你被别人理解的时候,你就可能拥有最有效的沟通。有趣的是,多数人会把积极听讲、努力思考的人当做最好的沟通者或健谈的人—即使他们说得很少。  如何才能掌握这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呢?

第53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表达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情感状态。当我们感到自然、自信或高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给别人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但是,当我们感到疑惑或困惑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在别人面前尽显

声明:《第51节:不抱怨,拯救身边习惯(5)》为网友游荡魔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