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3)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这次危机表面上看来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祸根其实不在实体经济,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但实际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它的根源还是在实体经济。因为只有当实体经济的生产相对过剩,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时候,才会发生金融危机。资本在发展已经相对饱和的实体经济中,赚不到更多的钱,那么资本家就把钱都投到虚拟经济部门,所以虚拟经济就会发生非常大的一个畸形膨胀。这部分实际上马克思当时也讲到了,他说随着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切资本好像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会增加两倍,因为同一资本,用各种方式存在,甚至同一债券在不同的人手里,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这种货币资本增加的那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金融衍生品。另外呢,我们现在用了杠杆融资,当时马克思讲,有的时候,资本会增加到两倍,我们现在的资本,通过各种金融手段,或许可以增加到三十倍。但它这部分是虚拟的,没有实物经济的支撑,那么在发展到一定时候,它就是一个泡沫,这个泡沫迟早是要破裂的。

  对于资本主义来说,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生产过剩发展到严重程度时,资本就要到虚拟经济部分去寻找出路,往那儿跑的越来越多了,它就急剧地膨胀了。要解决经济危机,必然要解决实物经济的生产过剩,否则危机它是停不下来的。

 第35节: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3)
  我们知道,市场上各个企业,各个部门,都是要以盈利为第一而且是唯一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放到市场上能不能赚钱。有些利润高的行业,好多企业都挤进来了;利润低的产业,好多企业都想走,走掉以后,可能这个部门就供给不足了。利润高的行业,可能就供给过剩了。

  经济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很长的产业链,那有可能上游的部门的生产已经过剩了,但是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力由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所决定,必然是两极分化的,大多数穷人只是通过出卖劳动力,才能获得工资,工资是简单地维持家庭生活的,因此,人们的购买力总是有限的,有可能跟不上生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就会出现过剩,投资过多,出来的产品也过多,然后消费者买不起了。所以马克思说,投机过度,实际上是因为生产过剩到非常严重的时候,资本才去投资。要想保持经济稳定,就必须要维持一个各方面均衡的投资比例。但市场经济是自由的,资本有流动的自由,所以不可能经常地保持这个比例,而必须要通过周期性地波动,把过剩的那部分的生产摧毁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58926.html

更多阅读

第9节:面对危机的中国(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一直以来,消费都是中国的“软肋”,居民消费占整个GDP的比例非常低,这也是中国陷入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外需没有,经济陷入低迷。现在,政府不管增加消费还是增加投资,都是在开支,越来越多的人

第14节:金融自由化的喜与忧(3)

系列专题:《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下一轮全球金融》  在2005年的全球金融资产总量中,44万亿美元为股权,35万亿美元为私人债务性证券,23万亿美元为政府债券,38万亿为银行存款。随着世界向更为间接的媒介形式方向的转化,后者的比例由1980

第38节: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6)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本次危机的现实出路在哪里?  从马克思的角度来讲,根本没有救市这个说法,他的方法就是摧毁这个制度。但是,实际上从他的理论中也可以引申一些东西出来,首先要对这个病根做一个正确的诊断

第37节: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5)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大约持续了四年,它使得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倒退到了1908~1909年的水平,很多国家的失业率达到了30%~50%,那这次金融危机,如果按照格林斯潘说的,比上次还

第36节: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4)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金融危机实际上证明了马克思《资本论》的生命力,这本书虽然是他一百五十年前写的,但他的论断到现在也没有过时。在他之后多少人都希望能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像凯恩斯,他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声明:《第35节: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3)》为网友倚楼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