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争》第三章之受伤雄狮的奋力一搏:中国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是对中华天朝上国的极大羞辱。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自主权,先是丧失了关税自主权,紧接着又失掉了海关行政权。外国势力强加给中国的贸易协定将进口平均税率降到32%,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大量外国商品倾销到中国,对外贸易完全被外国公司(在华洋行)垄断。但直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高傲的清政府才第一次承认英国的自治地位,同意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不再称呼英、法为夷狄,并愿意与其平等相待。

1861年,因躲避战火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病死,慈禧太后联合在北京负责与列强议和的恭亲王奕訢(咸丰皇帝的弟弟)发动政变得逞,废掉了政务八大臣的权力体制。从此,清廷的实权掌握在了奕訢和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垂帘听政左右皇帝,奕訢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这一年,清廷内部开始了持续30年的洋务运动,力图向西方列强那样,掌握新技术,重树中华之天威,历经同治和光绪两任皇帝,历史上也称为“同光新政”。

新政一开始,奕訢先于1861年设立外语学校,次年同治皇帝亲自命名为“京师同文馆”。1876年后又逐步开设天文、化学、测地等科,1867年增设算学、法律、医学、生理、物理、历史、地理等课程。学校还翻译印刷了《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同文馆后于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清政府还多次派人出国留学。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人,大力引进和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制造业,建立了多个军工企业和纺织企业,购买先进战舰大力发展海军,还创办了新式造船厂,修建了铁路。李鸿章1873年(同治十二年)创办的中国第一个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在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设有分局,几经周折一直延续到现在。

 《贸易战争》第三章之受伤雄狮的奋力一搏:中国洋务运动
就在清政府开始洋务运动的同一年,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以及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而是不可避免地将通过一场严重斗争,一场只有通过铁与血才能解决的斗争来达到目的”。因此,他被世人称为“铁血宰相”。经过一系列战争,俾斯麦于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与法国分庭抗礼。后来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的实力更加强大。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成就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迅速崛起。铁血俾斯麦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成为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学习的榜样,中国的洋务派官员也曾到德国考察学习,李鸿章还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但清政府的洋务运动一直进行得不顺利。首先,清政府内部一直存在着“洋务派”与“顽固派”两股势力的斗争。最初,手握实权的奕訢积极鼓励开展洋务,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得到了慈禧的支持。后来,奕訢遭到慈禧猜忌被免职,变成慈禧一人专权。慈禧太后则一会儿站在洋务派一边,一会儿又站在顽固派一边,甚至还利用两派的不和故意挑动是非,以便让两派都买她的账。这样,清廷内部就不断出现窝里斗,内耗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始终。

1862年6月,法国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一个《西贡条约》,把越南南部六省变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于1883年全面侵略越南,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1885年6月,中法正式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1876年,沙俄吞并浩罕国(乌兹别克斯坦),置费尔干省。浩罕与清朝的宗藩关系也不复存在。1878年,英国占领阿富汗,阿富汗对中国的朝贡中断。1886年,英国将缅甸并入英属印度,中英签订《缅甸条款》,清政府承认了英国在缅甸的特权,英国同意缅甸每届十年“循例”向中国“呈进方物”。1893年,老挝沦为法国“保护国”,与中国的藩属关系告终。英国势力后来伸到了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个藩属国,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藏和尼泊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9690.html

更多阅读

冲突世界 苏联阵营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苏联阵营溃败

1989年,苏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欧发生巨变,先是波兰团结工会大选获胜,放弃苏联经济模式。紧接着是民主德国反对党联盟大选获胜,罗马尼亚军队倒戈。这时候的苏联,已经不能再像1956年平息匈牙利叛乱和1968年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制止东欧各

天地风云录之决战时刻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决战时刻来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东西方在经济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东欧国家与苏联的矛盾也在加深。美国则在暂时稳住美元霸权后,开始对苏联发动了更加全面的贸易战,最后居然用贸易战打败了苏联。美国五角大楼解密的文件中披露,上世纪80年代,时任里根政

现代战争5第四章狂欢2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阵营贸易歧视

1947年6月,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响应马歇尔计划的问题。苏联不赞成美国经济援助收买并控制欧洲的做法,退出了三国会议,并很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

声明:《《贸易战争》第三章之受伤雄狮的奋力一搏:中国洋务运动》为网友影子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