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风云录之决战时刻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决战时刻来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东西方在经济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东欧国家与苏联的矛盾也在加深。美国则在暂时稳住美元霸权后,开始对苏联发动了更加全面的贸易战,最后居然用贸易战打败了苏联。美国五角大楼解密的文件中披露,上世纪80年代,时任里根政府的国防部长温伯格建议用经济战特别是贸易战搞垮苏联。具体做法是,美国抓住每一次机会限制西方对苏联的技术出口,并且遏制并打击苏联可以换取外汇的经济领域。经过精心策划,美国把苏联的石油产业作为打击对象。

美国发现,苏联经济的弱点在于它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很大。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油价攀升,苏联靠石油出口赚了一大笔钱。美国人估计,石油价格上涨1美元/桶,苏联一年就可以多获得10亿美元的硬通货。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下降,苏联出口换汇的能力就会下降。苏联外汇储备下降,主权风险就增加,西欧的国家银行在给它发放贷款时就会更加谨慎。于是,美国就开始利用沙特阿拉伯操纵石油价格。

 天地风云录之决战时刻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决战时刻来临
20世纪80年代,影响国际油价的单个产油国只有沙特阿拉伯。沙特的产量占欧佩克总量的40%,而且有能力迅速增加产量,有条件通过产量影响并控制国际油价。于是,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便飞到沙特首都利雅得会见沙特亲王,说明美国对油价的关心。当时,凯西的论据是,美国经济需要低油价支持,沙特如果不向其他欧佩克国家屈服,就是支持美国,美国会感激沙特,会向沙特出售一些尖端武器,以保证沙特的安全。美国的劝说立即得到了沙特的积极回应,双方一拍即合。沙特认为美国的计划符合沙特的利益,除了强大的美国可以给沙特提供安全保护外,低油价会让欧洲停止从苏联购买天然气而选择从中东进口石油作为替代,还可以让伊朗这个有可能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伊斯兰革命的国家受到惩罚。沙特向美国人保证一定会顶住欧佩克的压力增加石油产量。

除此之外 ,美国还采取了其他一切可能进一步打压石油价格的举措,其中包括缩减本国需求和战略储备等。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多藏在一些偏远地区的自然地下岩洞中。美国国会原计划到1990年时储备7.5亿桶石油,这要求美国每天要购进22万桶。1983年,里根政府宣布,因为政府预算紧缩,美国每天只能购进14.5万桶石油。此外,美国还要求西欧及日本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油价上涨,就抛售战略石油储备,以打击石油投机,平抑油价。

1985年,沙特国王法赫德对美国进行了访问,美国又说服他继续维持石油产量,必要时甚至应多开采一些。这对沙特来说并不难,因为沙特开采石油的成本平均只有每桶1.5美元。为了给沙特阿拉伯一些甜头,美国政府通过国际银行家告诉法赫德国王,美国财政部正在设计美元贬值的计划,准备在未来12个月内让美元贬值四分之一。这一消息对法赫德来说是无价之宝,使沙特有时间来安排它的境外财产,美元以外的资产当然会随着美元的贬值大幅升值,沙特为此可大赚一笔。于是,沙特立马增加石油产量,国际石油价格应声下跌,到11月,每桶原油的价格由上半年的30美元/桶跌到了12美元/桶。

除了操纵油价,美国还组织了其他一些打击苏联经济的措施,其中包括利用巴统委员会限制西欧对苏联的技术出口,利用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来限制给苏联提供贷款,以及鼓励西欧国家利用各种替代能源,减少对苏联天然气供应的依赖。1982年1月,美国副国务卿巴克利、副国防部长伊克尔率领着一个代表团到巴黎参加巴统会议。他们提议,巴统委员会的工作程序要做三项改变。首先,美国想更严格地执行有关向苏联出售关键技术的禁令,包括先进计算机及其电子部件、光纤、半导体和各种冶金方法。美国还想限制西欧的公司把工厂迁入苏联境内,因为它担心这些工厂将有助于苏联的军事工业发展,担心西欧工厂的先进技术会被苏联利用,从而有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其次,所有与苏联签订的价值超过一亿美元的合同,都要自动交委员会审批,以确保敏感技术不会流到苏联。再次,美国要扩大该委员会从成立以来制订的禁运清单,把它扩大到最新的技术与产品。1975年到1983年,美国出售给苏联的高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从32.7%下降到5.4%,金额从2.2亿美元下降到0.4亿美元。1983年的3月,巴克利又率一个金融专家小组赴欧洲穿梭访问,以关紧西欧向苏联提供贷款的阀门。此外,美国还强迫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天然气比例,控制了苏联从西欧获取硬通货。

苏联在这期间似乎没有感觉到来自外部的战略攻势。1985年是苏联领导人频繁更迭的年代,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相继去世,戈尔巴乔夫接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危机四伏的帝国。苏军在阿富汗进退两难;在它原来控制的东欧势力范围内,波兰的反对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公开挑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的经济在美国的打压下陷入了一片混乱;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星球大战计划)逼着苏联把仅剩的一点资源都投到了军事领域。戈尔巴乔夫本来指望着向西欧出口能源来换取更多的硬通货,以筹措购买技术和进口生活消费品的资金,最终实现他的改革计划。但在美国的经济攻势下,他的一切计划都落空了。石油价格下跌使得苏联的出口收入大幅下降,美元贬值进一步加剧了出口所得外汇缩水,没办法只能通过出售黄金维持正常贸易。起先西欧计划出资帮助苏联从西伯利亚建立一条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的计划因美国反对而作罢。尽管美国后来在1982年解除了制裁,但苏联规划的两条天然气管道最终都泡了汤,损失惨重。参见丁一凡著:《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39682.html

更多阅读

《长话短说中国史》第四章商朝历史很靠谱1 燕子:商人的图腾

《长话短说中国史》第四章 商朝历史很靠谱夏朝讲完,我接着讲商朝。如果说第一王朝夏朝的历史还是朦朦胧胧、带有很多传说成分的话,商朝的历史就要靠谱多了。因为,我们发现了商朝的文字,而且,还读出了其中不少文字的意思。这种文字就是大

冲突世界 苏联阵营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苏联阵营溃败

1989年,苏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欧发生巨变,先是波兰团结工会大选获胜,放弃苏联经济模式。紧接着是民主德国反对党联盟大选获胜,罗马尼亚军队倒戈。这时候的苏联,已经不能再像1956年平息匈牙利叛乱和1968年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制止东欧各

现代战争5第四章狂欢2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阵营贸易歧视

1947年6月,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响应马歇尔计划的问题。苏联不赞成美国经济援助收买并控制欧洲的做法,退出了三国会议,并很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和平演变战略

在空前激烈的军备竞赛过程中,双方都认识到军事对抗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两大阵营又前后脚提出了所谓“和平演变”的战略。该战略首先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提出,他预言可以用时间来等待社会主义自己的变化,通过和平接触的方式,用西方的价

声明:《天地风云录之决战时刻 《贸易战争》第四章之决战时刻来临》为网友星光下的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