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贾康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如果说在赤字的表现上突出了9500亿元,也得看它具体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支出进度快,并不能意味着以后二、三、四季度就这样加速下去。

  经济总的走势是我们有望实现前低转入后高的,这就不能排除我们给宏观政策扩张力度加码。如果加码,可能会表现在赤字在预算调整方案有必要推出的情况下往上提升。

  财政安全区域和风险可控度怎样考量有一个相对数的说法,即当年财政赤字的规模与当年GDP相比,欧盟的控制线是3%。我们这个9500亿元是年初预算安排的数字,按2009年8%左右的GDP增长率匡算大致能达到2?9%,它暗合于欧盟的控制线或者预警线。但绝不意味着这个3%就是不可逾越的一条线,欧盟当时在签订“马约”的时候设了这么一条控制线,但实际上以后运行中间如果有特别的困难和压力,他们也会突破这条线。如果有必要的话,在2009年假定有了预算调整方案,把赤字占GDP的比重相对数又往上抬了,也仍是在总体的安全区控制之内的,因为这只是一个指标。

  安全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公共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欧盟的控制线是60%,我们现在还相当低,名义指标是20%多一点。

  嘉宾李稻葵:其实对中国来说,财政危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缺的是国债。一个成熟资本市场的结构,它的底层是国债,往上是上市公司股票。缺乏巨大国债市场交易支撑的资本市场不可能成熟。这是因为,很多退休基金、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必须以大量的国债为投资方向,没有相当数量的国债存在,投资就没法运行。

  凯恩斯主义是财政赤字的鼻祖,凯恩斯建议,当经济下行时,国家应当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以凯恩斯的财政赤字为王牌,实现经济复苏。今天,财政赤字成为中国打响2009年保8战役的重头戏。

 第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
  嘉宾李稻葵:财政预算赤字取决于怎么用,如果用得好非常有必要,如果用得不好,可能还不如不用。用得好就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有利于奠定未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

  再具体一点,用债券赤字获得的现金,千万不能搞生产能力的投资。生产能力的投资应该交给民间企业去做,政府应该干的是把钱拿来进行基础性、福利性和消费型的民生性投资,比如建个医院,保证社区医疗水平的提高,这属于公共消费。

  公共消费没法谈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可能是零,不能用经济效益来衡量。就像国家斥巨资治理长江污染。这个会带来消费,老百姓本来不敢用长江水,只能洗衣服,甚至通过各种清理渠道饮用了,这不相当于增加了百姓的消费吗?把公共环境治理干净了,就等于增加了每一个老百姓的消费,尽管受益不能直接反映在货币值上,但这是我们要投资的主要方向。

  4万亿元里边大部分是政府投资,从现在情况看必须这么干。所有经济体当它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来自于外部冲击的时候,政府必须这么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3707.html

更多阅读

第2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整个国际支付都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给了它一笔钱。这笔钱拿石油作为抵押,如果没有钱还就用石油来偿还。价格本身还是按国际油价确定,所以表面上看是石油

第27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晓平:我先讲一个故事:丘吉尔最早当英国海军大臣的时候,把英国所有军舰都改成烧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就胜了,因为德国的军舰是烧煤,煤要先点火,两三天锅炉才能达到温度再出航,所以

第26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0)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我们喝水之前一定要往后看,这种塑料瓶子后面有一个三角,里面有“一二三四”。实际上我们现在喝水用的这种塑料都来自于石油,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超过70度就会释放有害物质。  我们

第25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9)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二个层面,新加坡这些公司主要不是资源类的公司,它是一个中转公司。比如新加坡有很多油库炼厂,又处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我们南海交界的马六甲海峡,很多的码头资源都可以使用,是一个很好的

第2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8)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其次就是非洲。我们老一辈领导人在那儿经营50多年,非洲是未来很大的希望,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特别是几内亚湾,这个区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石油基地。这里的尼日利亚、安哥拉以及

声明:《第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为网友不仅丑还保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