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8)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其次就是非洲。我们老一辈领导人在那儿经营50多年,非洲是未来很大的希望,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特别是几内亚湾,这个区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石油基地。这里的尼日利亚、安哥拉以及很多小国家都有很多油。而且石油公司到这儿来有很多好处,因为可以就近把油卖到欧洲去,也可以越过大西洋卖到北美去。卖的价钱会很好,因为我们知道美国和欧洲对于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严,很多中东油他们不要,含硫量高的不要,炼起来麻烦的不要,含胶质高的也不要。

 第2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8)
  再次就是中亚地区,它是未来石油接力的地区。我们知道在土库曼斯坦有大量天然气资源,在哈萨克斯坦也有很多油,用一个管道就可以输入到中国来,非常方便。而且这些中亚国家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它的土壤就是贫穷,如果我们在这里勘探石油,当地肯定就会尽快富裕起来。一旦富裕起来,恐怖主义的土壤就会消失。

  再有就是南美洲。原来谁也不认为南美洲有油,在历史上南美洲曾经因为石油危机受到很大的打击,包括南美洲的银行体系崩溃,都跟石油危机有关系。这次首先在巴西沿海发现大量的石油资源,而巴西又跟阿根廷接壤,所以阿根廷也可能有油,那么在这个区域又可能发现大量的石油资源。

  最后还有南海。我们知道南海的一部分资源属于我们自己,同时很多国家跟这儿接壤,而大家都希望获得这块资源,所以这块资源争议比较大,我们暂时还是希望能够搁置争议。而且它们的油在3000米以下比较深的水里,勘探开发成本比较高,花这么高的成本去打这个油也不一定合适。

  加速对外扩张,寻找稳定的石油供应,无疑是保障中国石油安全的首要命题,但这并非易事。因为世界上储量最大的地区是中东,但这是美国的利益范围。正是通过控制中东石油,美国能够控制欧日,同时通过只能用美元结算来维系自己的美元霸权。这也就是为何美国不惜代价发动伊拉克战争,并且如今对伊朗态度强硬的原因所在。简单而言,世界上最优质的资源早已被西方瓜分完毕。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石油版图扩张不得不面临更大的风险,面对更多的质疑。第一点,就是中国公司出价过高,商业利益可能受损。中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的45?51%股权,收购价比其市价就高出20%多。值,还是不值,成为海外议论纷纷的话题。

  嘉宾李晓宁:石油是战略性产品,它对整个工业的影响是长时间的,而且一个石油产品会影响很多旁支的产品。我们进入这个市场比别人晚,所以我们付出的代价,恐怕要比别人多一点。

  所以在商业第一和战略第一中选择,战略第一。还有就是要有个试错过程,不能一上来全赚了。石油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不能每笔生意都挣钱,但必须冒这个风险,因为国家的基础工业不能让别人去做。

  嘉宾韩晓平:其实这里面分几个层面,第一个是资本市场的层面。有时候购买一个公司和在市场上买它的股票是两回事,买股票可能买得很便宜,但是要购买、控制它的时候,就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3691.html

更多阅读

第2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整个国际支付都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给了它一笔钱。这笔钱拿石油作为抵押,如果没有钱还就用石油来偿还。价格本身还是按国际油价确定,所以表面上看是石油

第27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晓平:我先讲一个故事:丘吉尔最早当英国海军大臣的时候,把英国所有军舰都改成烧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就胜了,因为德国的军舰是烧煤,煤要先点火,两三天锅炉才能达到温度再出航,所以

第26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0)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我们喝水之前一定要往后看,这种塑料瓶子后面有一个三角,里面有“一二三四”。实际上我们现在喝水用的这种塑料都来自于石油,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超过70度就会释放有害物质。  我们

第25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9)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二个层面,新加坡这些公司主要不是资源类的公司,它是一个中转公司。比如新加坡有很多油库炼厂,又处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我们南海交界的马六甲海峡,很多的码头资源都可以使用,是一个很好的

第23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7)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根据能源蓝皮书的显示,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0%左右,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5%。65%,意味着中国的石油大部分依赖进口,进口饭好吃吗?  嘉宾韩晓平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日本现在

声明:《第2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8)》为网友若迷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