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第二次改革(4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从长远出发,需要加快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转移支付体系。

  ——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转移支付体系。确定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水平及支出标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转移支付标准指标体系。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配置计算方法中,增加主体功能区因素,逐步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转移支付规模,重点保障欠发达地区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财力。健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转移支付机制。

  ——明确界定专项转移支付的性质和范围。专项转移支付要以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为主要目的,其投资范围应主要限定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关键领域和环节,着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需要加大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理、整合力度,尽可能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纳入地方预算管理,改变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多头使用的局面。

  ——尽快取消过渡性制度安排,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和“体制性补助”等过渡性项目。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一步到位地把“体制性补助”直接合并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税收返还”数额较大,可采取每年确定一定削减比例的方式分步操作。

 第41节:第二次改革(41)
  ——建立多因素决定的转移支付机制。借鉴美国、日本经验,建立包括由人口规模、空间大小等因素决定的、稳定的转移支付模式,加大转移支付的规范性,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并强化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

  (4)以乡镇政府改革为重点,优化基层公共资源配置。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不是公共财政,而是农民自己。从现实的情况分析,广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一方面国家财政资源配置的重心仍在城市,这使得各级政府很难形成严格明确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和与此相关联的投入稳定机制;另一方面,许多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微薄,这使得由村庄集体提供的某些公共服务事项失去基本财力的保障。这就需要以基层财政保障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强化基层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保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以乡镇政府改革为重点,优化基层公共资源配置。

  ——乡镇政府应把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乡镇政府是农村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组织者和载体。面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压力,乡镇机构设置、组织形式调整以及管理机制、运作机制的改变,都要有利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一是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重点,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并由此调节农村的利益关系;二是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为中心,整合农村各种资源,以低廉的行政成本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合理配置农村公共资源,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乡镇政府还维持着一批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事业单位。有的地方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在政府合理承担改革成本的前提下,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不仅可以使乡镇机构编制得到有效控制,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走出一条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新路。当然,考虑到乡镇财政的约束,中央和省级政府应统筹安排乡镇政府改革的成本。

  ——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是乡镇政府有效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收入环节开始规范。在这个前提下,一些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采取“乡财县管乡用”的试点。试点情况表明,这种模式对从支出环节上约束乡镇政府比较有效,也有利于乡镇政府转型,有利于节约乡镇行政成本,控制和缓解乡镇政府机构人员膨胀等问题。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应当使乡镇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的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在重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乡镇政府遗留的历史债务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18910.html

更多阅读

第72节:第二次改革(7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稳定和扩大就业,重要的是在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更加适合创造就业机会的体制机制,改善就业环境。  四、加强改革的综合协

第71节:第二次改革(7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  财政支出政策调整要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

第70节:第二次改革(70)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体制的内在矛盾。过去几年,针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宏观体制尚未理顺,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

第69节:第二次改革(69)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当中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第68节:第二次改革(6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具体规则,规范问责程序,确保各级政府和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可问责。加

声明:《第41节:第二次改革(41)》为网友猛杯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