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从12万一只的鸵鸟开始(二)



   看到企业赔了钱,十几个员工集体辞了职,当年年底,其他3个股东也相继撤股。老杜借了30多万元还清了股东们的投资。偌大的养殖场就剩了老杜一个人,后来就发展了节目开始时老杜借钱喂鸟的地步。

 创业:从12万一只的鸵鸟开始(二)

    从那以后,老杜更没时间回家了,又过了三个月,妻子提出了离婚。

    杜晓征的妹妹 杜晓玲:“我嫂子也上班,也没时间顾家和孩子也不顾,肯定就会有怨言的,两人就容易产生一些矛盾,就互相不理解了。”

    杜晓征:“一个家庭很多事情是需要合作去做,去处理的。可我却是一点忙都帮不了。”

    因为老杜一直盯在鸵鸟场没时间照顾家,再加上当时负债累累,妻子实在跟他熬不下去了,就带着孩子离开了他。现实给了老杜强烈的打击, 但是,倔强的老杜仍在想办法自救。

    他借了8万元钱,买回了孔雀和平顶鹤等八九种珍禽,把养殖场改造成了农庄,搞起了农家乐旅游。 由于经营不善,老杜又步入了低谷。就在他再度愁容满面的时候,通过朋友的引荐,他认识了广东鸵鸟皮革收购商

    杜晓征:“他专程到北京到我这来了一趟。2004年,他投资,我负责屠宰回收。”

    广东收购商不止收购鸵鸟皮,还收鸵鸟肉等其它部分。产品大部分出口,每年都有100多吨的需求量。老杜看到了鸵鸟给他带来的又一次商机,决心开始搞鸵鸟屠宰和回收。

 但是屠宰需要有卫生部门批准的场地和设备,于是他就找到了一家清真屠宰加工厂合作。

    “你们合作是怎么合作法?”

    屠宰场负责人 周桂华:“按只按每只收费,像刚才那只鸟收费20元。”

    开始的时候经验不足总会因为一些细节工作没做好而赔钱。2004年5月,老杜联系到天津的一个养殖户,屠宰那里的两百多只鸵鸟,在那长住了两个多月,完成屠宰的全过程。

    养殖场员工 王丽娜:“工人来了以后爱偷懒,不爱干活,让他们拔毛,他们嫌勒的手疼,就用钳子揪鸵鸟。”

    当然这样也加快了工作速度。鸵鸟皮按期发往广州。可是不出一个月的工夫,有五张皮就被退了回来。

    养殖场员工 王丽娜:“当时没注意,因为它是有弹性,可以收缩的.揪完以后,它的毛孔一收缩,看不出来,结果拿到人家皮革厂一揉制,揉制出来给我们发过来,整个皮子全成筛子了,全是小窟窿眼。”

    杜晓征:“刚开始干,对我们损失也不小,赔了5千多块钱。”

   这次损失给老杜提了个醒,他特意去了趟广州和收购商学习掌握了屠宰技巧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广东收购商要求老杜保证每年至少60吨鸵鸟肉的货源,可是一些养殖户都有固定的屠宰合作伙伴,于是老杜决定比正常收购价每只多增加了30元。

    杜晓征:“如果说我不把价格往上提,养殖户不会把和老客户的合作,转让给我新客户,石家庄的一个鸟场原来一直和广州人合作,现在由于价位的问题和数量的问题跟我合作了。”

    但是如果按每年收购1600只鸵鸟计算,老杜要多付出去48000元钱。广东收购商除了鸵鸟肉、鸵鸟皮和鸩子等部位,其它部分都不要。于是老杜就想把这些浪费的部分也推销出去来弥补提高收购价带来的损失。他先把目标瞄准了鸵鸟掌,老杜想既然鸭掌、鹅掌可以吃,鸵鸟掌也一定能吃。2003年5月的一天,老杜拿了几只鸵鸟掌去找老客户——何凤姬,老杜为她的饭店已经提供了三年的鸵鸟肉了。

    饭店老板 何凤姬:“鸵鸟掌拿过来,他讲你们餐厅这么火,你试试看我们的鸵鸟掌,试试看,后来我跟大师傅商量一下,行了,你拿过来看,后来没想到一试,一天卖好几个,卖得特别好。”

    杜晓征:“我说这样吧,我给你免费提供货源,你做,我给你这一部分货源,我不向你要钱,等你再找我要货的时候,你再给我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7954.html

更多阅读

点土成金:多用12万亿的土地收入

点土成金:多用12万亿的土地收入2013/3/20每日经济新闻不改变激励机制,土地财政不会改变。只要点土成金的金手指继续存在,税收、户籍、扶持实体等方面的改革必然滞后。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土地财政食髓知味,原因是一次性提取40年或者70年

陈挺:从福安走出的开国少将

陈挺:从福安走出的开国少将“寻访韩城历史名人故里”系列报道之来源:http://www.ndwww.cn/news/wy/whmd/200905/61528.html宁德网消息 (晚报记者 孙丽晶 文/图)  寻访时间:5月4日  寻访人物:陈挺  访问对象:福安潭头镇后洋村詹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文/姜朝霞王瑞民是典型的儒商,国学造诣深厚,言行举止温文尔雅,对下属永远和风细雨。他经常引经据典,口吐莲花,对人生的超然态度,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文人。然而与所有的商人和企业管理者一样,儒商也要处理企

潘刚:演绎着从草根到王座的神话(二)

 正如自己日后所言,蒙牛当时只有几个人,一无厂房,二无市场;而伊利同样也刚刚起步,除了雪糕还有点成绩,还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响当当的品牌。潘刚的学生兵能不能在这场赛跑中胜出?   我们多方了解到,牛根生反伊利创蒙牛,并没有马上带走伊利

声明:《创业:从12万一只的鸵鸟开始(二)》为网友攜酒敬軕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