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少帅会 浙商少帅“借船出海”闯江湖



子承父业,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是最寻常不过了,也历来是民企财富继承的首选。但眼下,随着浙江民企“富一代”和“富二代”交接进入高峰期,出现了一些接棒父业的“少帅”将部分企业资产卖给国内外优质企业寻求新合作,以及另一小部分干脆卖掉父业筹资重新创业的现象。这些“少帅”的作为,引起了媒体和各界关注。

  部分“少帅”卖掉父业转行新领域

  与父辈摸爬滚打、千辛万苦的创业经历不同,这部分“少帅”基本都受过高等教育,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和父辈完全不一样的规划。浙江绍兴一位纺织业老板去年年初将企业交给儿子打理,没想到大学经贸系毕业的儿子最近竟然将自己打拼了一辈子的企业卖掉了,将变现后的钱投入了网络行业中。这位蒋姓“少帅”告诉记者:“传统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发展到后来赚钱越来越困难。现在公司让我规划经营,我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我想把自己所学的专长发挥好,所以将目标锁定在自己最感兴趣和拿手的网络行业。”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宁波余姚的一家企业。这些由“富二代”转型的企业最后能否取得成功还有待市场检验。

 浙商少帅会 浙商少帅“借船出海”闯江湖

  义乌华丽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杨辉,是义乌民企交接班较好的典型。郑杨辉说,义乌企业中,儿子继承父业后完全转行,最后成功的不多。相反,直接继承父辈行业的反而取得比较好的发展。因为义乌堪称全球最大的批发市场,全球商人都将订单送到了义乌企业的家门口,因此子承父业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因此,卖掉父业后进入新领域,光凭兴趣、能力和魄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

  “借船出海”让“富二代”成功接班

  与一些卖掉父辈企业转行的“少帅”不同,这部分“富二代”同样受过高等教育,有远见,但他们更看重父辈企业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他们将所接管企业的部分股权卖给资金、实力、资源都相对更丰富的外企或者国内大企业,借“他人之手”让企业有更多资源和市场可以利用,同时运用这些优势大企业的一流管理,让家族企业实实在在向现代化企业过渡,从而让家族企业真正壮大,可谓成功“借船出海”。

  杭州下沙一家从事出口刀具生产的企业,原本是金华一家规模中等企业。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凭借敏锐头脑,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成功完成与“富一代”的交接班。如今,经过“富二代”的发扬光大,企业顺利从金华搬迁到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员工也由原来的几十人增至现在的400多人,企业订单都忙不过来。萧山一家从事水泵生产的家族企业同样通过“富二代”转卖部分股份寻求新合作,让企业获得新生,现在年营业额是原来的3倍。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认为,很多父辈缺少知识,是通过千辛万苦建立起家族企业的;但儿子就不一样了,都受到过高等教育,视野宽广,观念先进。可以说,“富二代”起步高,不再是空手创业,思想价值观不一样,有胆识,有魄力,绝对可以将父辈的企业接管好。他认为,部分“富二代”接管企业后,卖掉原来企业的劣质资产,买进好的资产,对企业来说是件好事;或者卖掉部分股权,与优质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了对方优势资源,企业的发展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也不排除出现个别“富二代”卖企业后花天酒地,将父辈创下的家业败光的情况。

  专家建议引入“职业经理人”

  事实上,很多家族企业还存在着“富二代”不善经营的情况,加上有些家族企业中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错综复杂,难施拳脚。有关专家认为,家族企业不妨积极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使拥有大股权的“继承人”不直接参与经营,这就使“继承人”不会仅仅因为不善经营而变卖企业,从而将父辈企业借“他人之手”发扬光大。

  但目前引入“职业经理人”却让一些家族企业有些犹豫。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邬家瑛认为:“一些家族企业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担心职业经理人可能会夺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干一阵子就圈钱走人。但事实上,在国外,职业经理人是一项非常成熟的制度,我国应根据国情对这一制度加以完善和保障,使家族企业依靠职业经理人成为长寿企业”。

  据悉,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家族企业开始尝试让“接班人”在股权上占大头,但同时让一些经营管理能人在企业董事会中占有席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85565.html

更多阅读

丸美:借船出海

      2013年是丸美开启国际化的一年。  丸美CEO孙怀庆称,丸美的第一个七年完成了企业最初的资本积累,第二个七年实现了成为国内一线品牌的蜕变,第三个七年则是要开启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在中国的化妆品市场,由于国产品牌在品

初创企业应该借船出海 最佳初创企业给大公司的启示

     不同于其他只专注于设计的艺术家,IDEO伦敦办公室的设计总监,Tom Hulme,不仅是一名创业的高手,还是一名天使投资人。他喜欢创业,他相信创业中所凝聚的企业家力量能够为社会的持续进步做出贡献。他对企业家力量的信仰早在读大学

与央企合作 借船出海 “借船出海”,借还是不借?

一场关于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品牌之争,给一路高歌猛进的王老吉凉茶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整个食品饮料行业,对于“借船出海”这个话题,产生了关注与讨论。每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其资源就更加有限

与央企合作 借船出海 借央企出海 江西万年青的常青之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徐婷婷/江西报道 省企与央企对接,如何下活一盘棋? 在江西,下活这盘棋的是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年青公司”,000789)。 时间要追溯到2007年。这一年9月,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旗下的万年青公司与中国建

声明:《浙商少帅会 浙商少帅“借船出海”闯江湖》为网友血染素衣泪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