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 电视剧 中国白酒“世纪10年”蝶变启示录(二)



【记忆2006】

年度关键词:自带酒水、商业贿赂、并购、调税、年份酒热、芝麻香。

年度事件:水井坊·帝亚吉欧联姻。

全兴集团完成管理层收购(MBO)成立盈盛投资公司后,于2006年将所持全兴集团43%的股权转让给“世界第一卖酒商”帝亚吉欧,自己持51%股权保持对全兴集团的绝对控股地位,全兴集团是“水井坊”第一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38.71%股份,帝亚吉欧持有水井坊16.64%股份,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全兴·帝亚吉欧跨国联姻事件”被业内外称为“中国白酒第一并购案”,有人甚至评论这是中国白酒史上“比天还大的事”,是中国白酒业一场“里程碑式的变革”,有力推动了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

年度表情:中国名酒在2006年迎来了集体收获期。2006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净利润增长35%,五粮液净利润增长33%,水井坊净利润增长28%,而泸州老窖业绩增幅更高达589%。正是在上述四大品牌的较量下,高档白酒的门槛被不断拔高,传统以“茅五剑”为代表的高档白酒格局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国窖1573全面垄断了高档白酒第一阵营的竞争,而“剑南春”则淡出高端第一阵营的竞争,由“高档酒的门槛”变为了“中档酒的标杆”,实施“金腰带工程”。应该说,高档酒涨价已经成为推动名酒竞争格局变化的催化剂,同时还会成为今后高档白酒发展的一种趋势。2006年,口子酒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口子酒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酒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并购与被并购成为白酒行业最大的亮点之一,“全兴·帝亚吉欧跨国联姻,似乎昭示着国际资本青睐传统白酒、传统白酒走向国际已是大势所趋。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并购不仅是2006年的热点,更是一个将在未来几年不断得到强化的趋势。2006年,茅台价格20年来首次超过五粮液,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和研讨;2006年,白酒大王“五粮液”在中宣部下发“关于弘扬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找到了品牌文化的结合点,6月在厦门召开“中国白酒文化复兴研讨会”,打出“中庸和谐”的品牌主张,并巨额冠名23届国际孔子文化节。

【记忆2007】

年度关键词:第六届中国名酒、首届白酒东方论坛、剑南春年份酒标准、五粮液接班人、茅台7次涨价、股价突破200元、烟酒店热,价格金腰带(腰部战)、团购、VIP、厂商战略联盟。

年度事件:“第六届中国名酒”风波。

2006年9月28日和10月18日,商务部先后发出《商务部关于开展中国畅销名酒评定活动的通知》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畅销名酒评定活动的补充通知》,在全国开展“中国畅销名酒”评定活动。2007年4月12日,商务部公布“第六届中国名酒初选名单”,而不是此前通知所说的“中国畅销名酒”,这一名称的转变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名单在最短时间内,首先被酒类行业媒体转载传播,并引起业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立刻成为新闻热点。随后,一份由六家白酒企业联名“上书”的《关于对商务部“第六届中国名酒初选名单”的异议》的“檄文”在网上不胫而走,强烈要求取消“第六届中国名酒”的评定。

2007年5月15日,河南宝丰酒业有限公司,将一纸诉状递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法院确认商务部举行“中国畅销名酒”、“第六届中国名酒”评定的行政行为违法。5月17日的上午,商务部相关人员还在对外宣称“第六届中国名酒”的评选活动是“正规合法”的,而下午1点51分商务部的官方网站就公布了“暂停酒类商品评定活动”的消息,“暂停酒类商品评定”立刻再次引起业内外的强烈关注。

“首届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召开。

2007年7月18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东方酒业》杂志社、中国白酒前10强生产企业、前10强酒类经销商、中国著名白酒专家等业界巨头和精英人士,以“白酒新文化战略”为主题,在上海共同发起举办“首届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并集体签署一份意义重大的《中国白酒新文化战略倡议书》,标志着中国白酒新文化运动的正式启航。

由于“首届白酒东方论坛”主题鲜明、意义重大、规格高档、影响深远,创造了行业多个历史之最,受到与会专家、企业领袖的一致赞扬和支持。一时引起业界和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食品报》、《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报》、《健康报》等进行了广泛传播。随后,“东方论坛”提出并为之打造的“白酒新文化战略”在整个行业中产生了一股持续不断、势不可挡的“白酒新文化”浪潮和冲击波,并演变为一种“白酒新文化运动现象”,成为2007年白酒行业的重要事件和行业亮点之一。

年度表情:2007年被称为白酒行业的“涨价年”和“争鸣年”。茅台史无前例一年连涨7次,白酒涨价潮引发业内外的强烈评论;业界引发对“白酒价格腰部战”的讨论和研究;“第六界中国名酒”的戛然而止让许多“榜上有名”的企业倍感失落,业界展开了一场“中国名酒是评出来的还是喝出来的”大讨论;剑南春年首推份酒标准也引发了一场年份酒标准之争;2007年,由前10强名酒大企业老总共同出席的“首届中国白酒东方论坛”所提出的“白酒新文化战略”引发业界持续、广泛的关注和讨论;2007年,在白酒营销领域,某著名酒类咨询公司老总公开场合发表的“烟酒店将一统天下”言论引发业界热议……种种迹象表明,2007年是名酒复兴空前高涨的年份,是产业高速发展和思想百家争鸣的转折之年。

【记忆2008】

年度关键词:大地震,剑南春受灾,奥运营销、金融风暴、白酒过冬、降价抛货、食品安全法,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区、新型工业化、喝酒时代、封杀专供、国际化、白酒下乡、禁酒令、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度事件:汶川大震、共克时艰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大地震对震中附近的原酒企业造成影响,乃至对整个白酒企业的影响都不容忽视。剑南春90%以上厂房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用来存放原酒的酒窖也不同程度出现损毁,致使剑南春损失了宝贵的陈年原酒。

地震发生当天下午,洋河将首批100万元现金通过江苏省红十字会送往灾区;水井坊与帝亚吉欧大中华区向灾区人民捐款1200万元;茅台集团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00万元后,又于6月6日赶赴四川灾区,现场捐款3171.7万元;五粮液集团公司及其经销商共捐款物逾3000万元;在5月18日举办的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泸州老窖捐款2680万元,郎酒则捐资2130万元设立了“郎酒慈善基金”。此外,沱牌、劲酒、汾酒、衡水老白干、华泽集团、枝江酒业等酒类企业也纷纷解囊相助,并相继展开义卖等活动向地震灾区进行捐助。同时,10家白酒企业和经销商集体倡议为剑南春捐款,展现了大难面前同行间团结和谐的宝贵精神。

年度表情: 2008年对于中国白酒行业来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白酒经历了上半年的通胀压力,高端“过千”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见证了“中国名酒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倡导下的赈灾义举和同行援助;感受了金融危机下白酒冬天的寒冷萧条;目睹了三鹿“食品安全事件”的巨大威力以及对白酒行业的警示和影响……这一年,白酒的表情变化丰富而略带慌张,有点象过山车,忽高忽低,从开年的盛世高歌到岁末的低迷过冬,可谓“冰火两重天,冷暖两相知”。价格开始下滑,消费开始疲软,渠道遭遇政策风险,团购面临瓶颈,经销商们囤积的高档酒集中降价放量,让企业很难堪,区域品牌开始收缩省外战线,重新回到家门口战场………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几乎所有厂商都象航行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翘首期盼前方那盏时明时暗的信心灯塔。几乎所有厂商都坚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将是一场挑战和机遇,挺过去前面就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不约而同,厂商们开始制定2009新的应对“危”“机”之策:“五粮液”降低了部分经销商合同签定额度,并重点打造“金腰带”产品;“泸州老窖”收缩了额外广告投放量,中档产品继续提价;“茅台”调整团购渠道,制订新的“对上”政策……2008年的中国白酒界跌宕起伏,充满戏剧色彩。|!---page split---|

【记忆2009】

年度关键词:新名酒战略,后危机时代,挑战与机遇,消费税、严咎醉驾、春节滑铁卢、产业集中区,高端定制酒、酒类立法、洋河上市、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郎酒飞扬,电子商务,奢侈品白酒时代,涨价。

年度事件:首届中国新名酒战略论坛

2009年8月19-21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东方酒业》杂志社联合举办,以“后危机时代与新名酒机遇”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新名酒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隆重举行。这是自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选出17大“中国名酒”并中断后,20年来首次召开的“中国新名酒”会议。“论坛”因此赢得全国白酒行业极大关注和支持。25家全国实力派经销商,以及中国白酒权威沈一方,全国著名白酒专家高月明、高景炎,各省酒类行业协会领导,全国经济分析专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30家新闻媒体,共140余位嘉宾以极大热忱,共同积极参与了论坛的举办。

“首届中国新名酒战略高峰论坛”上,“新名酒”概念首次放在新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从“产品特色、销售区域、品牌知名度、年销售收入、高管层以及团队水平”等五个方面综合评价,达成共识。23家“新名酒”企业以有目共睹的市场地位、企业规模和发展速度,以日趋强势的品牌影响力等,成为白酒行业的中坚力量。

年度表情:从上半年高端名酒的春节“滑铁卢”,到下半年的集体涨价,定位于后危机时代的2009年,超出人们的预期,国家4至10万亿的内需拉动初见成效。下半年白酒行业一扫阴霾天气,几乎以“万里无云”的喜悦心情为“新世纪10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即便是沸沸扬扬传播的消费税调整,也并没有影响和改变上扬态势。洋河成功上市引发轰动,股票过百一路飘红,创造了年销售收入56亿元的奇迹,泸州老窖直逼两巨头,郎酒3个亿砸向央视,引起业界侧目。定制酒、奢侈品白酒风生水起,茅台80年年份酒(1930年酿制)的出厂价已接近10万元,一切现象都在预示2010的光明前景。

【第三部分·现象】

四大现象 主导十年(二标)

新世纪10年,白酒发展历程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变幻莫测。但是,有四大“关键词”一直引领风骚,10年不变——“生态健康、名酒回归、连年涨价、资本并购”。任凭10年岁月风吹浪打,任凭其他关键词大浪淘沙,这“四大关键词”每年都会成为行业的重要话题,并发展成为行业的“四大现象”。“四大关键词”背后透露出的价值力量和发展规律给了我们巨大启示——企业常青树的魅力在于“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市场环境、资本实力”四大因素。

生态健康

从1990年代末,白酒专家胡永松就高屋建瓴谈论白酒产业的生态健康,茅台酒厂以实际行动最早加入这个论战,并一直引领10年话题。“生态健康”是一个关乎“白酒产业价值”能否最终被社会公平、公正承认和对待,并继续发展壮大的战略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一个产业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做成一个“有益于人类生命健康和文明进步”的产业,从长远看,必将是一个备受争议和限制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前途将不容乐观。所以,“生态健康”不仅是白酒产业世纪10年来的主旋律,尤其进入新世纪,这个话题更是被白酒界的有识之士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和倡导,这是一条漫长的产业价值救赎之路,具有永恒的魅力。

名酒回归

“名酒回归”是白酒产业“新世纪10年”的大势所趋,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名酒回归的根基和土壤。“毒酒案” 、“广告酒”、买断经营、OEM等的出现,使白酒的品牌价值信任度降低,这给名酒回归提供了契机并增加了速度。2001年,当中国加入WTO的经济战车隆隆驶来,人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世界的眼光走进21世纪,政务、商务精英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消费群体,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理性消费成为主旋律,人们更加需要“名酒”迎合消费潮流,名酒的消费环境日趋利好,社会必将走进“名酒时代”。因此,“名酒回归”还将继续主导未来10年。

连年涨价

涨价成为白酒行业“新世纪10年”的主旋律,只涨不落,年年如此,涨价从最初的市场战术,发展成为了一种企业定位战略。即便在2003年的白酒低谷期,“五粮液”也大张旗鼓的进行了继1989年、1994年和1998年后的第四次提价,每瓶居然提价100元。从2003年开始,在五粮液的带动下,白酒所有品牌年年看涨,2006年,茅台价格20年来首次超过了五粮液。随后,在茅台的带领下,白酒进入更加疯狂的涨价运动,2007年茅台居然一年涨价7次,随后每年必涨,2009年下半年,在即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白酒依然高举涨价大旗,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汾酒、剑南春,以及二线名酒等,普遍涨价8%—20%不等,茅台15年年份酒居然涨了近50%。“买涨不买落”成为名酒高端品牌10年来的一个铁定规律。

资本并购

“中国白酒产业的整合洗牌是大势所趋,不久将来一定会象啤酒产业一样只剩下几个全国性大品牌,其余小酒厂将不复存在……”,自从2000年中国啤酒行业掀起大规模“洗牌运动”以来,白酒业也便十分流行“洗牌整合”的说法,资本的浪潮开始青睐白酒业。10年来,白酒业的资本事件从来没有间断过,并购形式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业内资本横向整合,业外资本涉水进入,国际资本示好联姻,一线名酒的战略并购,二线品牌的跑马圈地……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产业洗牌或重组,每年都在上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产业的未来格局。尽管其中有诸如“万基”、“健力宝”、“成功集团”等败北的惨痛案例。但新华联华泽集团、广州云峰酒业等成功案例,至今仍是许多资本掘进白酒业的“标杆”。资本整合是产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和模式,还是的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抑或仅仅是资本玩家的投机趋利?对于白酒行业的未来,这越来越成为一项必修课。

【第四部分·资本】

10年主要资本事件(二标)

2001年,四川宝光药业整体托管郎酒;天津市14家重点大企业集团之一的天士力集团投资茅台镇兴办金士力酒业公司。

2002年, “健力宝”1650万收购“宝丰酒”; 河南辅仁集团以承担债务、注入资金、收购股权的方式接管宋河酒业;长安汽车投资1亿由五粮液生产贴牌酒;力帆摩托车生产“力帆酒”;奇声家电投资6000万卖“泸江老窖”;影视人邓建国收购赤水河酒业,稻花香集团兼并收购当阳关公酒厂。

2003年,泸州老窖并购湖南武陵,被业界称为“中国名酒并购第一案”,2007年6月泸州老窖再次增持武陵酒业500万股,拥有其80%的绝对控制股权;武汉天龙投资公司斥资6000万元并购了原黄鹤楼酒厂,重新组建天龙黄鹤楼酒业公司。

2004年,香港万基集团收购山东“孔府家”。

2005年,深振业公司收购董酒68%股份;世界五百强企业、泰国首富泰籍华人苏旭明旗下的TCC集团出资5500万元整体收购玉林泉酒业。

2006年,香港银基集团以2800万元成功收购贵州鸭溪酒业。

2007年,水井坊联姻帝亚吉欧;瑞典最大烈酒制造商——绝对伏特加与剑南春联合组建合资经营;轩尼诗入主剑南春集团控股的四川文君酒厂;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斥资9000万元整体收购重庆市太白酒厂;中糖通过中皇公司完成了对酒鬼酒公司相关股份的收购,成为酒鬼酒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8年,剑南春与瑞典V&S合作天成祥,后者获得51%的股权;美国高盛集团以5200万美元收购口子窖业25%股权;华泽集团金六福投资有限公司斥资1.2亿元并购黑龙江省玉泉酒业,以4000万元收购吉林著名白酒品牌“榆树钱”。

2009年,3月汝阳杜康和伊川杜康合并;7月鹏威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成功拍得河南赊店集团资产;古井贡40%国有股顺利出让;8月华泽集团收购太白酒业;高炉家挂牌安徽省蚌埠市产权交易中心转让100%股权;王永庆家族入川密洽借壳,沱牌集团传言改制;9月深圳盈信收购安徽双轮;10月维维股份3.48亿元并购枝江酒业51%股权;华泽集团出资9498.60万元控股陕西太白酒业51%股权。|!---page split---|

【第五部分·数字】

数据印象  产业之变(二标)

350亿白酒大盘(2000年)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统计,2000年全国白酒企业3.7万家,其中独立核算白酒企业约4870家,从业人员有200万人,全国白酒产量约为500万吨,工业总产值约为350亿元,利税近130亿元,其利润率在所有行业的排序中,是位居前列的。

1700亿白酒大盘(2009年)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白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09年中国白酒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960.2亿元,增长率为18.7%;产品销售收入将达到1708.1亿元,增长率为21.0%;利润总额将达到245.1亿元,增长率为31.5%。

4.9万亿食品工业大盘,白酒产业约占0.034%。

200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4883.42亿元,同比增长17.36%;销售产值43837.61亿元,同比增长17.52%;预计2009年总产值突破4.9万亿元。而2001年全国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亿元。目前,白酒产业仍然是食品业的小弟弟,微不足道,约占0.034%。

1000亿川酒产业

2009年1~6月,四川省白酒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9.98亿元,同比增长25.06 %。预计全年白酒收入将在700亿左右。2009年8月29日至9月1日,“2009年四川省白酒业年会暨行业质量检评会”在四川省遂宁市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四川省白酒产业发展要实现“129”的总体发展目标——即“1”是把白酒制造业打造成1000亿元产业,“2”是建设宜宾、泸州两大全国性白酒制造基地,“9”是打造“六朵金花”、丰谷等9户以上全国20强白酒企业。

100亿工程6剑客

茅台:2003年茅台提出“百亿工程”计划,预计2010年实现,2008年完成82.42亿,2009年将达到117亿,提前一年完成百亿目标。

五粮液:2002年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2009年3月,五粮液集团公司总裁、股份公司董事长唐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2008年白酒销售收入79.3亿元的基础上,2009年要实现20%以上的增长,白酒销售收入要突破100亿元。

泸州老窖:泸州老窖2008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总经理张良表示,公司确立了专注酒业、控股华西证券的“双轮驱动”产业格局,公司白酒产业的目标是到2013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汾酒:2009年12月8日,汾酒在太原举行“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抓住机遇壮大“汾酒”、“竹叶青”品牌,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目标。

郎酒:到2015年销售力争达到100亿元,今年郎酒销售收入将跃上30亿元台阶,而借助品牌力量的不断加强,市场的不断拓展,2010年郎酒的销售目标要达到50亿元,到2015年销售力争达到100亿元。

稻花香:2007年稻花香开始提出打造“百亿企业”的战略,当年实现了“252”目标,即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2亿元;2008年实现了“353”目标,即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3亿元。2009年,确保“505”目标,即确保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创利税5亿元。2009年是稻花香集团打造百亿元企业的第三年,也是实现超常发展的关键年;2010年,稻花香的目标是“808”,即产值80亿元、利税8亿元;2011年,稻花香的目标是“110”,即产值100个亿、利税10个亿。

100亿洋酒,占白酒2%

2007年洋酒在中国销售额达35亿元, 近两年洋酒整体以30% 的速度迅猛增长,个别品牌增长幅度甚至达到100%,2009年将达到100亿左右,洋酒销售约占中国整个酒业市场总额的2%不到。目前,广东省洋酒销售达三分之一,是全国洋酒销量最大的城市,其他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销售势头也是如日中天。

3亿白酒“新标王”

2009年11月8日,被誉为“中国经济晴雨表”央视年度广告招标上,四川郎酒以1.1亿元拿下2010年“我最喜爱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活动”的独家冠名权,又以超过1.3亿元的标额拿下5-10月的19点报时,加上其他时段的广告投入,郎酒2010年在央视上中标额总计达到3个亿,成为中国“西南标王”。

13%、868元、10万 茅台发飙

贵州茅台发布公告,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上调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3%。元旦之前,市场上的经销商就调整了茅台酒价格,53度飞天茅台上涨到868元/瓶,53度的五星茅台酒的价格每瓶也在接近800元。

年份酒更是大涨特涨,80年年份酒(1930年酿制)的出厂价已接近10万元。50年的茅台年份酒从1.9万元涨到了2.8万元,30年茅台从1.358万元涨到1.88万元,15年的53度茅台从3998元提到 6000元,零售涨幅达47.3%。

【第六部分·命题】

10年未解六大命题(二标)

夜场:一块10年未啃下的硬骨头

中国的白酒为什么不能进入夜场?洋酒为什么能在夜场一统天下?为了适应夜场,白酒界曾经绞尽脑汁,各出奇招,甚至改变白酒的本质予以迎合,10年间,“泰山”、“水井坊”在广东夜场试水,国窖1573在上海试验,国酒茅台想过种种办法……但是,截止2009年得到的消息,其结果微乎其微,白酒的夜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餐饮、礼品市场依然是白酒的主流渠道。夜场成为白酒世纪10年未肯下的一块硬骨头。

酒道馆:百年工程 何时开建?

为发扬光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生态酿造工艺的民族产业,挖掘、展示和弘扬博大精深的酒文化魅力,从1990年代开始,以白酒专家沈怡方先生等为主,提出建设“酒道馆”的想法,专家们认为,白酒应象中国茶艺馆的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个城市出现“酒道馆”,把中国几千年的酒文化以更加文明高雅的方式传承下来,改变中国现有的不文明酒风和饮酒方式,酒道馆是传统酒店餐饮方式的“升级版”,也是白酒产业的未来百年大计。进入2000年后,沈怡方等专家更加不惜余力,身体力行,奔走相告,在不同场合提出了具体的酒道馆建设意见和奇思妙想,并鼓动厂家和商家建设酒道馆,该倡导得到业界广泛认可,业内媒体也进行积极报道。由于酒道馆是一项行业战略工程,具体到每个企业需要投入一笔资金,而回报没有预期,所以并不好操作,进展状况并不理想,目前只有极个别厂家有尝试建设酒道馆的愿望,谈不上全国推广。一项深得民心并关乎行业未来前途的战略工程,呼吁倡导十余年来,至今没有开馆迹象,这不得不说是新世纪10年的一大遗憾。

80后与白酒: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新世纪以来,在媒体和白酒界不断出现“白酒消费断层”,“以后谁来喝白酒”“调查80后”、“抓住80后酒等于抓住了未来市场”等等观点,影响很大,白酒厂商也都在关注和研究对策。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白酒不会有消费断层一说,首先,白酒本身正在变化,它不断变革创新与时俱进;其次,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具有两面性,但绝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融合包容。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力量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传统文化常常烙印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东西,不是那么轻易能被稀释-爱华网-改变的,80后90后年纪大了自然喝白酒。但从整个社会环境看,年轻人远离白酒,正成为严峻的问题。白酒每年产值的上升,不是靠产量的扩大,而是价格的提高,白酒的产量增幅其实是萎缩的。如何看待和面对这一问题,是经济规律还是产业危机,新世纪10年中,白酒界并没有形成统一观点和思想,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研究出一套应对未来“白酒消费断层”行之有效的系统策略。

年份酒:“牛皮纸”还是“金刚钻”?

上世纪90年代,茅台最早推出白酒“年份酒”制度,2004年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2005年8月五粮液推出10年、15年、30年、50年、60年,同年12月酒鬼酒又推出6年、9年、15年,成为高档年份酒市场上的第三驾马车。随后,白酒年份酒之风愈演愈烈,一瓶极其普通的白酒只要沾上“年份”味,就摇身一变,身价陡增,几百元上千元都敢叫卖。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消费者对于年份酒往往是雾里看花,难以识别,至于陈酿原酒的含量究竟有多少,“就要看厂家的良心了”。|!---page split---|2006年一家媒体披露一项1000名消费者参与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人对年份酒没有明确的认知,更有超过60%的人认为,白酒没有真正的年份酒,“而仅仅是企业或者经销商的自我炒作”。行业乱象影响了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年份酒也开始遭遇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2007年12 月8日,剑南春出人意料地高调推出了鉴定白酒陈酿年份的方法——“挥发系数鉴别法”,同时推出十五年陈的年份酒,进军千元以上的白酒高端市场。“剑南春创出首个年份酒标准”的新闻一经发布,各种报道和讨论蜂拥而至,引爆了一场白酒行业年份酒标准之争的强烈话题。茅台、五粮液等最早推出年份酒的大企业说出了自己的标准,认为自己的年份酒最标准,到底谁的标准更标准?年份酒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目前,名酒品牌的年份酒很受欢迎,价格节节攀升,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是来自对该品牌的忠诚和信任,而不是对所谓“标准”的研究和了解。“年份”成为新世纪10年的一大谜团。

洋酒威胁:“新武器”还是“纸老虎”?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西方多元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改变越来越大,“洋酒”由冷转暖,开始热销中国。中国最主要的进口烈性酒品种威士忌在1999年到2004年期间上升了296%。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洋酒消费市场。 2007年以来,洋酒在广东、福建、上海等南方城市又掀起一股“洋务运动”,许多经销商开始放弃白酒而向洋酒倒戈,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白酒行业连续演绎了5年辉煌的“广东现象”正面临洋酒冲击。全球烈酒市场2008年增幅达到15%,销售总金额高达1818.93亿美元,其中亚洲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未来几年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洋酒厂商争夺的重点。

与洋酒兵临城下相比,中国白酒市场更是高速增长,企业界认为目前洋酒在中国不足2%的市场份额,与2008年1400亿的白酒大盘相比,不值得一提。2009年10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应邀参加全国糖酒会千商大会,关于洋酒威胁话题,龙永图语惊四座:“中国不要过高估计国外的力量,洋酒对于中国酒业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记,洋酒已被中国酒业边缘化了”。龙永图的郑州讲话产生了巨大反响,媒体用“中国酒业刮起‘龙’卷风”形容这次思想冲击,似乎为中国酒业提振了不少信心。但是,很多一线的经销商与龙永图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这种发言是官腔官话,有粉饰嫌疑,其实,整个白酒界都在掩耳盗铃,不愿意面对现实,洋酒的冲击比想象的要大,仅仅一个广州就达到了3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洋酒”可能就是杀aihuau.com伤力很大的新型武器………孰是孰非?新世纪10年来,洋酒销售数字似乎成为一个谜团,“洋酒威胁论”也成为一个大家不愿深究的话题,而洋酒为什么能在中国土壤越扎越深根?这也为业界罩上一层迷雾,让白酒界10年中都在雾里看花,不曾破解。

国际化:万里长征第一步

与洋酒之根在中国土壤越扎越深根相比,中国白酒在国外市场似乎还是蜻蜓点水式的尝试,大多国外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白酒主要还在国外华人领域销售,销量也很有限。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白酒界曾掀起一场国际化的讨论,媒体也进行了大量报道研究,2007—2009年,连续三年举行的具有“中国白酒APEC”之称的“白酒东方论坛”上,“国际化”每届都会成为焦点话题,更多白酒专家和大企业老总越来越关注国际化。

但是,10年来白酒出口依然不容乐观,综合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白酒业出口额达到17亿元,占销售总量1574亿元的1%多,出口量不稳定,时好时坏。以白酒出口日本为例,2001~2003呈递增的趋势,从2003年开始,白酒出口量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2004~2005年出口额上升的速度较慢。

从白酒大省四川可以看出,2006年全年川酒产品出口创汇总额6919万美元,同比下降1.14%,到2008年总出口同比下降51.59%,其中,五粮液酒的出口量下降了50%以上,五粮液出口额为1亿美元,剑南春220万美元,而国内其他的名酒企业出口的数据微乎其微,五粮液就占据中国白酒出口的80%以上。但也有专家乐观预测,未来10年,中国白酒业出口增长将达到5%至10%,利润将达到20%。从数字可以看出,10年间尽管白酒出口额平均是上升的,但与洋酒在国内增幅不可同日而语,10年的白酒国际化进程,并没有实质性大的进展,无论品牌、文化、渠道等都还是徘徊在初级阶段,国际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酒法》:这10年我是看不到了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五粮液集团副董事长唐桥、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张裕葡萄酿酒董事长孙利强在内的酒类行业人大代表达成一致共识,纷纷在青岛啤酒老总金志国提交的《关于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酒法>立法》的议案上署名,联名呼吁尽快建立《酒法》,这一事件立刻成为两会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酒法》的提出已经有十余年,1990年代末就有人呼吁倡议,2002年中国葡萄酒出现“洋垃圾事件”,再次引起业界关注,呼吁尽快出台《酒法》,2008年第二届“中国白酒东方论坛”上,一些大型白酒企业老总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更加详细和规范的《酒法》,惩罚和制止不法商贩,为白酒正名,直到2009年的金志国两会提案《酒法》,但仍然没有出台,成为中国酒业“新世纪10年”未尽的一大憾事。

【尾声】

期待10000亿(二标)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产业)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用这首大家无比熟悉的国际歌歌词,歌唱中国白酒产业21世纪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尽管有些悲壮,倒也显得合适。

 蝶变 电视剧 中国白酒“世纪10年”蝶变启示录(二)

10年前的2000年,白酒产业的大盘收入是350亿,与五粮液集团一家企业2008年的总盘子几乎相当。当新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对世界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但进入新纪元的白酒业似乎并不美好,质疑批评此起彼伏,负面案件不时发生、经营业绩连年下滑、产业价值危机重重……人们甚至觉得“夕阳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直到2004年的触底反弹。阳光总在风雨后,2009年白酒产业大盘收入达到1700亿,10年增长了5倍。

10年,是什么力量使白酒产业涅盘重生,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未来10年,又将是什么力量使白酒产业稳健发展,实现持续辉煌?2007年,双沟集团董事长赵凤琦在“首届中国白酒东方论坛”上曾说:“中国白酒企业不要自己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被自己吓倒了,夕阳产业纯属无稽之谈……”;2009年,五粮液董事长唐桥在“第三届中国白酒东方论坛”上发表演讲说:“传承和创新-爱华网-是白酒产业的永恒之魂,团结和谐是白酒产业的壮大之路”;而泸州老窖总裁张良的演讲充满激情,他认为:“白酒产业的大盘应该做到10000万亿……”。

10000亿,是一个足以让人兴奋鼓舞的吉利数字。由1700亿到10000亿,如果还能10年增长5倍,到2019年正好接近这个数字。不知是张良先生的现场感慨,还是他粗略算过,这个数字似乎无意中为中国白酒产业制定了下一个10年目标。

10000亿,并不是一个痴人说梦的数字,冥冥之中,它象一盏灯塔,为产业未来发展照亮了信心,坚定了信念,鼓舞了斗志。

是的,“团结起来到明天”,10000亿,真的并不遥远。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67111.html

更多阅读

单身贵族俱乐部 中国白酒百亿贵族俱乐部即将成型(上)

  上部:谁能进入白酒百亿贵族俱乐部  2009年对中国白酒来说注定是惶惑、骚动和大调整的一年。其中有一个更大的亮点使行业必会感到振奋:面对世界性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在中国的白酒集群中却有一些企业公布了5年内年销售突破100亿元

我的世界1.7.10启示录 中国白酒“世纪10年”蝶变启示录

  前言     10年足够长,也足够短,可以长篇大论、娓娓道来;可以三言两语、盖棺定论。   如果说,“千年”是白酒业的一部史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建国60年”是白酒业的一部长篇,工业起家,产业革命;“开放30年”是白酒业的一部中篇,计

生化危机启示录2win10 中国白酒“世纪10年”蝶变启示录(一)

前言10年足够长,也足够短,可以长篇大论、娓娓道来;可以三言两语、盖棺定论。如果说,“千年”是白酒业的一部史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建国60年”是白酒业的一部长篇,工业起家,产业革命;“开放30年”是白酒业的一部中篇,计划坚冰,商业乱相;那

声明:《蝶变 电视剧 中国白酒“世纪10年”蝶变启示录(二)》为网友幸福持有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