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拟 比拟-类型,比拟-拟人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比拟,不管是拟人还是拟物,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比拟时要注意感情色彩协调一致,避免褒贬不当。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客观事物经过人们合理的属性转移和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变得富有艺术魅力。

比拟_比拟 -类型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2.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比拟_比拟 -拟人

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

把动物拟人:

(1)……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简析】列文处在失恋的苦闷中,可是,春风给他带来了安慰,希望和信心。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

把植物拟人:

(2)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简析】 诗人满怀激情,以拟人符合的方式描绘了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着“偷偷开放的野花”。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

把无生物拟人:

(3)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看它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瞄你,只是练功。星星笑了,笑着跳上了准星。眼睛――星星,一条线,牵来了多少黎明! ――(石祥《瞄星星》)

【简析】 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 又怎么会“笑”怎么会“跳上准星” 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它,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

以事理拟人:

(4)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简析】“教条主义”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实行起来,害人不浅。许多反对教条主义的同志要它罢休,有的同志却偏要推之以出。作者将教条主义人格化,形象地说明:它躺着休息,便安然无事;若是活动起来,害人至深。

比拟_比拟 -拟物

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把人当做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

人拟为动物:

(5)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而是认得上乘法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

【简析】 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

人拟为植物:

(6)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孙犁《荷花淀》)

【简析】 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

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

拟无生物为动物:

(7)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简析】“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巍巍群山,能“衔”住,滚滚长江,能吞吐,可见洞庭湖之阔大,气势之宏伟。

拟抽象事理为物:

(8)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

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郑文光《火刑》)

【简析】“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

比拟_比拟 -构成方法

比拟是以人的联想为基础,通过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不同属性转嫁的关系而构成的修辞方式.构成比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感情性格的转嫁,把人的感情性格转用于物上。

比如:

(9)井冈山上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袁鹰《井冈翠竹》)

第二,动作,行为的转嫁。有两种情况:

A 由人到物的转嫁:

(10)“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解说词)

(11)她在呢喃低语中朦胧睡去,窗口的两支红烛滴落着一滴一滴红色的泪。――(刘绍棠《两草一心》)

B 由物到人的转嫁:

(12)“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社会主义好》歌词)

第三,呼唤的转嫁,把适应于人的呼唤转用于物上。

比如:

(13)英雄的纪念碑啊,你可曾看见,此刻,在北京,在全国,在全世界,为失去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在哭泣,在沉思,在焦灼不宁。――(韩瀚《写在祖国的江河和土地上》)

第四,称谓的转嫁,把适用于人的称谓转用于物上。

比如:

(14)看,榕树老人捋着长髯,木瓜弟兄睁着大眼,候着出海的渔民哪,披风戴露满载鱼虾回家园。――(郭小川《厦门风姿》)

第五,人称的转嫁,用指代人的代词指物。

比如:

(15)是的,外面有和风,丽日,可小白杨,你是否知道什么叫严霜,冬雪,风雨霜雪中,你会结结实实地生长起来。――(韩作荣《小白杨》)

第六,抽象转嫁于具体,使抽象事物具体化。

比如:

(16)他们……挥动竹枝扫把,在默默地扫着,默默地扫着.好像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是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接一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古华《芙蓉镇》)

(17)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构成比拟的手段绝不止以上几种,人们在运用中总是不断创新,使比拟方式不断发展变化。

比如:

(18)民政干部回到区政府,从头到脚都是笑眯眯的。――(古华《芙蓉镇》)

拟人一般是使人之外的事物具有人的属性,可是上面的例子却反把拟人方式用在人身上,让人从头到脚都具有笑眯眯的人的情态,这就使拟人方式出新,别致,语言也显得格外生气勃勃了。

效果

第一,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客观事物经过人们合理的属性转移和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变得富有艺术魅力。

比如:

(19)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

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

第二,通过比拟,还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比如:

(20)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胆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

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

比如:

(21)速胜论者则不知道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在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一定的变化以前,就要举行战略的决战,就想提前达到解放之路,也是没有根据的。其意见实行起来,一定不免于碰壁。或者只是空谈快意,并不准备真正去做。最后则是事实先生跑将出来,给这些空谈家一瓢冷水,证明他们不过是一些贪便宜,想少费力多得收成的空谈主义者。――(毛泽东《论持久战》)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一个道理: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

比拟_比拟 -运用

运用比拟,应注意以下几点:

修辞效果

比拟的特点是作者凭借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它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所以它具有思想的跳跃性,有助于读者或听众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对事物的鲜明的印象。比拟的修辞效果主要有三点:

1、运用比拟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

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使之栩栩如生,让人倍感亲切。

运用比拟表现讨厌的事物,可以使之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厌恶感。

2、运用比拟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这一种修辞效果多见于拟物的句子中。

3、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注意问题

1、比拟要与情境相协调。

比拟是通过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手段,必然会融进表达者的真情实感。在运用中应注意情与景相协调,即情景交融。

2、比拟的拟体要符合本体的特点。

运用比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以,拟体要尽量符合本体的特点。否则就会不伦不类

3、比拟要避免褒贬不当。

比拟,不管是拟人还是拟物,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比拟时要注意感情色彩协调一致,避免褒贬不当。

4、比拟要注意语体。

运用比拟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一般而言,文艺语体中使用比拟手法较多一些,科技语体、公文语体一般要慎用,否则会削弱公文的严肃性和科技文章的严谨性。

第一,本体事物和拟作事物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具有可拟性,符合事物的特点,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如歌声可以传向四面八方,这与鸟会飞的特点近似.因此可以说"歌声在飞翔",倘若说"歌声在飞奔"就不恰当了.再如:如"五洲向我们歌唱,四海向我们招手"."五洲"和"歌唱","四海"和"招手"没有什么可以联系的地方,这样的比拟不符合事物的特点

第二,要注意言语环境.比拟修辞在文艺性作品中用得较多,如寓言,童话,民间故事中便较多地运用,其他文体中则少见;书面语中用得多,口语中则少见.

第三,要注意感情色彩.比拟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抒发思想感情,因此比拟的感情色彩必须鲜明.说"侵略者夹着尾巴逃跑了",感情是基于对侵略者的憎恨;说"人民用乳汁哺育了我",感情是基于对人民的敬爱.

比拟确实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用得不当,还不如不用.比如,我们在叶圣陶的《前途》一文中看到原句运用了拟人格,当再版时,作者将拟人手法舍弃了:

原句:(22)嫁时的几件衣裳……略为体面一点,藏在一只不充实的箱子里头,逢到天气好太阳老的时候,便取出来晒着,算是温温旧日的情谊,等一会,重又请它们回入箱子里.

《叶圣陶集》

改句:(22′)嫁时的几件衣裳……略为体面一点,藏在一只不充实的箱子里头,逢到天气好太阳老的时候,便取出来晒着,算是温温旧日的情谊,等一会,重又塞进箱子里.

《叶圣陶文集》

改句去掉拟人手法,可以更好地表达出"她"那种沉重的心情;用了拟人格反而使沉重的心情显得轻松和悠闲了.

从叶圣陶重版的修改中,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严肃、严谨的文章中,拟人句要慎用。开个玩笑,可以使气氛活跃;用个拟人,可以使行文活泼。

例句

1.例如:“她似乎衣袋里全装着天真,一掏出来就可以用。”(韩少功《火宅》)“天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个例中被比拟成一个有形的事物,十分形象

2.在这里的人们中间,我最不愿与之离别的就是海涅,我恨不得把您也装进我的行李袋中去。”(马克思《给海涅的信》 )在这个例句中,马克思将海涅当做行李一样来处理,是拟物的手法,显得十分风趣。

3.高粱笑红了脸

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拟 比拟-类型,比拟-拟人

把红红的高粱比做人红红的脸,且是笑红的脸,是拟人的手法。一个红字,表现了行文的活泼,写出了丰收的喜悦。

比拟_比拟 -区别

比拟同比喻的区别

郑业健《修辞学》“盖必在观念上有联络处,想象上有变通处,始可以互相比拟。故比拟亦可谓为比喻之一种。但比喻为就其相似处着笔,比拟乃就其可变处着笔。”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比拟,向来是一个独立的辞格。但是,如果从本质上看,比拟其实就是比喻,比喻中的一种。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把人当作物,把物当作人。为什么要把,为什么可以把两个不同的事物混淆起来,把甲当作乙呢?因为这两种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或者是客观存在的,或者是说写者主观心理上的一种情绪。”

两位专家都认为,从本质上讲,比拟确实可以看成是比喻的一种。因此,比拟和比喻的界限有时确实不好划分。这是因为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时,甲乙两物往往存在某种相似之处。如“青山起舞河欢笑”不能改为“青山欢笑河起舞”因为这里暗含着比喻。

但比喻还是不同于比拟,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比拟是直接把拟体当成本体来写,本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拟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也就是说,可以把人当作物也可以把物当作人写,本体和拟体的关系是重合,相融关系,彼此是混同的。因此,当物被拟作人或此物被拟作彼物时,我们很难确切地说出“人”是什么样的人,“彼物”是什么样的东西。比如“青山起舞河欢笑”中的“山”“河”,我们只能笼统地说被拟作了人,至于是天真的小姑娘,还是活泼的小伙子,无法回答。“阳光洒在海面上”中的“阳光”,我们也只能笼统地说被拟作了可以洒的东西,至于是闪光的金子还是发亮的珍珠,也无法回答。比喻是借喻体表现或说明本体,本体同喻体的关系是类似关系,彼此不能混同。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引喻,喻体都是比较确定的。

第二,两者的性质和表达效果不同。比喻通过事物的相似点使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重在“喻”,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具体形象地感知事物。而比拟则是借助事物的不同特征,重在“拟”,用模拟的方法刻画人或事物的情状,使一个事物具有它本来不具有的另一种事物的特征。即拿甲物特征描写乙物,从而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第三,句法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无论哪一种比喻,都可以成为“主-谓-宾”式,这种主宾都全的句子,主宾之间是靠“象、是”等词连接的。一般说来,不用表示动作形为的动词作谓语,而在比拟的句子中,一般都是“主-谓”式。这种主谓句,主语若是由表示动植物的名词充当,谓语则由表示人的行动,感情的动词充当;主语若是由表示人的名词充当,谓语则由表示动植物行为(情状)的动词(形容词)充当。

第四,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省去本体,但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以拟体的某些特性赋予本体,拟体一般不出现,而本体必然出现。

第五,在比喻中,本体和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比拟所描摹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现象。

比如本文中的例(6)中所描写的人的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变成了荷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现象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90103/174705.html

更多阅读

批量授权、零售版和OEM的区别 oem授权书

批量授权、零售版和OEM的区别——简介批量授权、零售版和OEM的区别当涉及到购买许可证(license)的问题,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迷茫。不知道一些相应的license的问题。而购买license的渠道很多,那么我们应该要购买哪些license呢?他们的区别又

告诉您高丽参和西洋参的区别方法 高丽参 西洋参 人参

许多消费者都在问高丽参和西洋参的区别。西洋参又称广东人参、花旗参。高丽参和西洋参的区别主要是品种和药用功效的不同,但这两种参都统属人参科。高丽参和西洋参的区别方法高丽参,又叫做韩国红参,是属于热性的中药,大补气血的上品

哈士奇和阿拉斯加的区别 狗狗智商排名

哈士奇和阿拉斯加的区别——简介有一种狗狗和哈士奇长得很像,毛要比哈士奇长了许多。不要惊讶,它叫“阿拉斯加”。原产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为什么它长得那么像哈士奇,而且都是雪橇犬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哈士奇和阿拉

文旦和柚子的区别 姑娘果的功效与作用

文旦和柚子的区别——简介文旦和柚子是属于关系,文旦是柚子的一种文旦和柚子的区别——工具/原料文旦和柚子是属于关系,文旦是柚子的一种文旦和柚子的区别——方法/步骤文旦和柚子的区别 1、文旦 名称:文旦 产地:浙江台州玉环 别名

声明:《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比拟 比拟-类型,比拟-拟人》为网友我行我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