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道传 电影 郑道传 郑道传-简介,郑道传-正文简介

郑道传(朝鲜语:???,1342年~1398年),朝鲜古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儒学家、改革家,在朝鲜王朝开国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字宗之,号三峰,本贯奉化,生于高丽荣州。自幼博览群书,入仕高丽王朝以后力主改革,作为新兴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而与守旧的世家大族对立。后投靠大将李成桂(后来的朝鲜太祖),并辅佐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封奉化伯。郑道传主张实行科田法,加强中央集权,大力崇儒排佛,对明朝采取事大政策,并主导规划新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晚年卷入王位之争,终于在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戊寅靖社)中被李成桂五子李芳远(后来的朝鲜太宗)所杀。遗着《三峰集》。后世韩国史家称其为“王朝的设计者”。

郑道传_郑道传 -简介

身世


郑道传家谱图

郑道传出身于高丽王朝的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祖父郑均官至检校军器监,父亲郑云敬官至刑部尚书,并曾作为书状官奉使元朝,并与高丽名士李谷结为忘年之交。而郑道传的早年生平却不详,他的出生年就有1337年和

1342年两种说法,而争议最大的则是他的母家,郑道传称其母禹氏为“荣州士族散员(禹)渊之女”

,但他的政敌则说郑道传“家风不正,派系未明”

、“起身贱地”

,《朝鲜王朝实录》也记录他的外祖母为僧人通奸所生。

而据现今韩国忠清北道丹阳地方的传说,有相士预言郑道传之父郑云敬在十年后结婚所生的儿子将成为宰相。郑云敬相信了这个预言,前往金刚山修养十年。十年之后在回老家安东奉化的途中遭遇降雨,郑云敬寄宿于丹阳三峰的草庵之中,并邂逅了当地禹氏少女。郑云敬娶其女而归,生下了郑道传。取名“道传”就是因为他在道路上诞生的。

郑道传身世的各种说法反映了他在当时的巨大争议。

早年

郑道传由于其父郑云敬与李谷的忘年交的缘故,因而拜李谷之子李穑为师,并与同门的郑梦周、李崇仁等交好。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在李穑门下“讲论不辍,闻见益广,为文章汪洋浑厚,诸公咸推让之”。1360年(高丽恭愍王九年)参加科举考试,中成均试,两年后进士及第,历任忠州司录、典校注簿、通礼门祗候等职。正月丁父忧,郑道传奔丧,同年十二月,又丁母忧,庐墓终制三年。时高丽丧制紊驰,士大夫遭丧,皆百日即吉,郑道传庐墓三年,丧礼俱尽。服丧期间,郑道传讲究经籍,南方学者多从之,教诲诸弟,皆能成立。1375年,因反对权臣李仁任等人的亲元反明政策而遭到流放。在流放期间,郑道传努力进行学问研究,从事教育事业。1377年从流放地回来之后,成为了将军李成桂的幕僚。李成桂十分信任郑道传,将他比作自己的张良。

1389年,李成桂废黜昌王,拥立恭让王。郑道传参与了此事,因功封为功臣。郑梦周等人支持恭让王,欲压制李成桂势力。郑道传系李成桂的幕僚,因此在1391年被弹劾,再次处以流刑。1392年被释放,同年4月李成桂在游猎中落马受伤。在李成桂疗养期间,郑梦周等人以“家风不净、家系不确”为名义弹劾郑道传,因此再度被流放。李芳远暗杀郑梦周之后释放了郑道传,同年7月17日,郑道传拥戴李成桂为王,建立朝鲜王朝。

郑道传 电影 郑道传 郑道传-简介,郑道传-正文简介

后期

权力集中于郑道传的手中,其权力甚至凌驾于朝鲜太祖李成桂之上。朝鲜王朝任命他为门下侍郎赞成事、判都评议使司事、判户曹事、判尚瑞司事、普门阁大学士、知经筵艺文春秋馆事、判义兴三军府事等官,历任或兼任朝廷的要职。同时认定其为开国一等功臣。

朝鲜王朝迁都汉城以后,宫殿、宗庙的位置和称号,以及汉城诸门的称号,都是郑道传拟定的。同时,他编纂了《朝鲜经国典》,为朝鲜王朝的法制基础作出了贡献。其着作《佛氏杂弁》为后世朝鲜王朝崇儒抑佛的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军事上,郑道传对军制进行改革。高丽王朝末期,出现了私兵化,即有势力的人拥有私人军队。郑道传废黜了私兵,将指挥权收归国有。同时他新增了一些阵法,增强了朝鲜王朝的国防实力。

郑道传势力在朝廷非常大,朝鲜太祖将自己的幼子宜安大君李芳硕册封为世子,并指定郑道传为太子的师傅。这引起了太祖的第五子李芳远的不满。李芳远遂于1398年发动兵变,杀死了李芳硕,夺取了政权,史称第一次王子之乱。郑道传在此次政变中被杀。

郑道传_郑道传 -正文简介


郑道传

朝鲜高丽末李朝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字宗之,号三峰。朝鲜庆尚北道奉化人。贵族家庭出身,李朝开国功臣之一。1362年考中进士,翌年任忠州司录、典校主簿。1375年遭权臣保守势力的诬陷,过了7年的流放和地方飘泊的生活。1383年恢复官职后,成为改革派的核心人物。李朝建立后,郑道传先后担任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国家要职,后在王宫内乱中受牵连被杀。他的着作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哲学等各领域,哲学代表作有《佛氏杂辩》、《心艺理篇》等,均收录在《三峰集》(14卷)中。还有《学者指南图》。

郑道传以朱熹的“万理皆实”为武器,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的“万理皆虚”的宗教迷信说。他认为“太极”是先行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精神实体,阴阳是从太极中派生出来的第二性的东西。他的“理气”观是唯心主义的,认为“理”是“天理之先”,派生万物的精神实体,是“气”“心”的根据和始源;“气”由“理”派生,“心”亦由“理”禀生。他的专着《佛氏杂辩》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佛教进行全面批判的着作,发挥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思想。郑道传反对佛教“轮回之说”,提出天地万物由“气”形成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人和万物都为“天地之气所生”,“气之凝聚者,为形质,为神气”,“形质”与“神气”紧密相连,一旦形质消灭,神气也不复存在,人死了,精神再不能存在。他还提出事物处于不断发生、发展、消亡的运动变化之中的辩证思想,认为“人物之生生而无穷,乃天地之化,运行而不已者也”。这种“生生无穷”,“运行不已”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质的变化,前进的发展。

郑道传在认识论上尽管有“知万物之理具于吾心”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但也提出对复杂多样的客观世界,人们可以借“璇玑”、“玉衡”等仪器和数学“乘除”的计算法来认识和计算的合理观点。

郑道传的伦理道德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极力鼓吹"三纲五常",特别强调“忠孝”思想,又是“性三品”说的提倡者。但是,他作为改革派的政治家,在同佛教大僧侣、权臣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提出整顿土地制度、抑制世臣大地主和大僧侣的特权、巩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等有利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思想。

郑道传_郑道传 -传闻逸事

郑道传跟随太祖到了东北方驻军的地区,当时太祖李成桂还是高丽的将军,看见李成桂的军队军容齐整,对李成桂说:“这么强大的军队,什么事情不能实现呢?”太祖问他什么意思,郑道传只说自己是乱说的。后来在东南方讨伐倭寇,营地门前有老松一株,郑道传请求在老松上题诗,诗云:苍茫岁月一株松,生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310103/53573.html

更多阅读

三块地 上的牛吃草问题最简解法选择 华容道最简解法 图解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为5,6和8公顷。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1头牛吃1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12头牛吃14天。问:第三块草地可供19头牛吃多少天?【 解法1:化为单位面积:先求1公顷原有和1公顷每天生长量。解法2:化为公倍数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毙是什么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故事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尤其是在文革时代,这句话常用在大批判的文稿中。“毙命”、“枪毙”这些词是大众所都熟悉的,我也不假思索地认为“毙”就是死的意思,而且这种认识根深蒂固。在《左传·隐公元年》中读到“多

炒股冠军是怎么3年把2万炒到2000万的_股道至简 股道易简

在人大投资研修班的开学典礼上听到了路雷十几分钟的讲座,得出了一个个人的感受,路雷---大将风度。路雷这个名字几天前还少有人知。11月28日,首届“中国股市民间高手大赛”的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从20万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以204%的总收益

老梁闲扯:股道是致简

我想股道致简这个词的出现可能是源于“大道致简”,人类自身发展和繁衍生存的过程就是在与大自然不断的做斗争的过程,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规律加以利用从而获取到人类生存所需,满足人类个个方面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是自古以来人类延续至今的

声明:《郑道传 电影 郑道传 郑道传-简介,郑道传-正文简介》为网友不爱江山爱美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