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就是国家、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整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十一系列法令、措施、条例的总称。
政策系统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政策主题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客体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的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政策环境指影响政策产生、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如社会经济状况、体制或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国际环境。
民主决策体制有两种形式,即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前者可以很好反映选民爱好,但决策成本高。在民主决策体制中经常使用的投票规则的成本有外在成本和决策成本两种,外在成本指在决策规则的选择中,由于其他人的行动而使单个参与者预期个人所承担的成本;决策成本是指单个参与者为使集体决策得到所需的同意人数而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公共政策所涉及的是千百万人的利益,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公共政策制定的成功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而它的失败终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思想库。
作为政策科学的奠基人,拉斯韦尔将政策过程划分了几个阶段,其学生布鲁尔将政策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对以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共政策学: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
问题界定:它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也是一种感知活动的过程,涉及人的利益及价值观,决策者往往面临的不是一个既定问题,不能只看到其表面——设立标准:要比较方案就必须设立相关的评估标准,通常有成本、净收益、效益、公平、容易管理、合法性和政治上的可接受性等——结果预测:通过预测,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政策方案的前景及结果的信息,加深对政策问题、目标、方案的认识——政策的执行与监测——结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