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皮沟:中国黄金第一矿

黄金,是价格昂贵的稀有金属,又是世界上通用的货币,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多少,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及国家经济基础的现状。黄金还有许许多多的实用价值,用黄金做成的器皿或首饰,经过数年后,有的不仅价值连城,甚至成为了文物或国宝。


与夹皮沟金矿党委书记李新清在矿前


夹皮沟:中国黄金第一矿
作者和矿党委书记李新清(右二)等人在长白山天池

几百年来,在世界上的许许多多国家,都在本国的领土上上寻找金矿、开采金矿,用黄金做储备,在本国急需或经济困难时,用黄金在世界上购买本国所需的产品。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已不再是简单的黄金交易,而是被商品交易、等价交换等等多种形式所取代,但是黄金货币的价值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006年5月,我应桦甸市的邀请,参加了他们举行的[]“大金牛丛书”的首发式。好客的主人忙里抽闲,陪同我们驱车走进夹皮沟金矿,使我们有幸参观了中国金矿,了解了黄金生产的基本过程。

夹皮沟金矿,中国黄金矿山之一,有“中国黄金第一矿”之称。在桦甸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凡夫、秘书长宫润田等人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夹皮沟金矿,受到了金矿党委书记李新清、党办主人赵海军等人的热情接待。在会议室,李书记向我们远道的客人介绍了矿山的发展史和黄金生产的全过程,然后陪同我们一起参观了金矿的选矿厂。

我第一次听到“夹皮沟”的名字,是在“文革”时期,看革命样板戏《林海雪原》,李勇奇的一段唱腔提到了夹皮沟,此时我想:“今天我们来到了夹皮沟,是不是当年李勇奇所提到的那个?”我扭过头来询问身边的矿山主人:“李书记,您说的夹皮沟金矿,是当年李勇奇提到那个夹皮沟吗?”

李书记看着我,笑呵呵地说:“哪里哪里,一些人来到这里,都以为这里的夹皮沟,就是样板戏里的夹皮沟,实际上样板戏里所说的夹皮沟,在黑龙江深山里的一个地方,这里是吉林的夹皮沟,我们这里是个有近200年生产历史的老矿山,是同名不同地点的两个地方。”

“啊,原来虽然都在大山里,却是不同的两个地方。”我点头答应着说。

我们从矿山办公楼出来,沿着登山的大道向山上的选矿厂走去。夹皮沟,这座大山深处的矿山,坐落在两山之间的沟壑中,向下望是金矿错落有致的厂房、高楼和居民住宅区,只见这些建筑在沟壑的两旁整齐的排列着,三道岔矿、二道沟矿、北沟矿、八家子矿、金岭矿等采矿,分布在沟壑的两旁,简简单单的楼房和建筑,在绿树的掩映下,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厂或作坊,如果没有人介绍,您决不会想到这里就是响当当的中国黄金第一矿,这里就是开采了近200年的黄金矿山。

我们沿山路而上,看到眼前的选矿厂几乎从半山腰建到了山顶上,沿山上而下的厂房就是选矿厂,这一排排掩映在深山密林中的建筑,就是大山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真让人难以置信,在这深山密林中居然还有如此完美的建筑。到了选矿厂,我站在高处向下眺望,真是金矿“风景这边独好!”

我们跟随在主人的后面,走进了选矿厂。有趣的是在选矿厂的干部介绍矿石生产过程时,只见他手里拿着含金量极高的矿石说:“你们看,岩石中金黄色的矿物质就是黄金,当然在这里面还含有铜、铅等金属,这些都是黄金矿的副矿……”

我弯下腰,找了一块品位较高的矿石,左看看右瞧瞧、爱不释手,试探地问道:“我选一小块留作纪念,可以吗?”站在一旁的市人大秘书长宫润田,手里也拿着一块矿石幽默地说:“给你一块大的,回去后可以打一个金戒子……”我和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从矿石加工粉碎的第一道工序开始参观,目睹了从各采矿运来的矿石,在这里经过一次次粉碎后,选矿的基本过程。只见粉碎后的矿石,顺着水溜子向下冲去,急流将石头杂物迅速冲洗下去,留下砂粒大小的就是黄金,在密封的溜子里清晰可见。李书记边走边介绍说:“你们看,那些金黄色的小颗粒,比小米粒还小的东西就是黄金,因为黄金比石头的比重大,石头冲了下去,它却沉了下来。”

听了李书记的介绍后,大家站在水溜子上面,睁大了眼睛仔细观看,我高兴地叫了起来:“看见了,看见了!我看到了亮晶晶的黄金!”

李书记接着又介绍说:“为了将矿石里的黄金全部精选出来,选矿厂还将冲下去的小颗粒矿石磨成粉,这种细粉比我们食用的面粉还细,最后经过化学处理后,将黄金分解提出后再还原。”

他的一席话使我感到,黄金的生产过程如此复杂,可见黄金的价值昂贵不仅仅是储量少,而且加工生产工艺十分复杂也是分不开的。

夹皮沟金矿是中国著名的黄金矿藏富集地区之一,它地处长白山下的松花江畔,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最高海拔在1000米以上,这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野生资源也十分丰富。夹皮沟历史悠久,早在5000——4000年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这里,并留下部分古代文化遗存。人们何时开始采金,很难让今天的人说清楚。但是,从1820年建立“把头制”以来,有组织有规模的开采,至今已有187的历史,这其间金矿饱偿了外国列强沙俄帝国的掠金、日寇的掠金,不屈不挠的金矿工人,多次组织起来,反抗外来列强的侵掠,魏拯民将军在这里,还积极组织人民,抗击日寇的掠金,留下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故事。

“八·一五”光复后,夹皮沟金矿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山,金矿的发展,为解放全中国和抗美援朝做出了积极贡献。解放后黄金产量连续七年列居全国第一,夹金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把世代人们的追求,熔铸成金子的光辉,熔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陪同我们参观的技术干部,向我们讲述了夹皮沟金矿开采的历史。他说:“金矿的开采方式和机械化程度、采矿工艺,都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年提高的。在光绪年间以前,都是用锹镐来采掘,采下来的矿石使用火烧、水激方法,让矿石脆裂,然后再经石碾子压碎,在水里淘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沙里淘金’。”

我接过话说:“我们的人类就是聪明,知道怎样采矿,加工生产贵金属,用劳动换取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他接着又说,“后来人们引用了黄色炸药,开始用手钎凿岩,提高了生产效率,当时的矿石搬运、坑内排水等仍用人力,矿工的劳动作业环境十分艰苦。后来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矿山后,采用柴油机组发电,实行了机械凿岩,空压机供风等,并建立了选矿厂、变电所,同时采用卷扬机提升和机械排水,先进的生产力,使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掠走大量的金矿石资源。相反矿工们的居住条件却十分恶劣,生活也更加困难。随着全国的解放,夹皮沟金矿回到了人民的手中,采矿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升,矿工的劳动作业环境、劳动保护有了极大的改善,先后采用了浅孔溜矿法、矿削壁充填法、微型铲运机干式充填法等多种采矿法。选矿工艺也由原来的混汞——浮选——金精矿氧化炭浆法提金和氰渣浮选铜、铅流程,改建成金泥氰化流程,保证了金矿生产的稳步发展和在全国金矿的领先地位。”

听了金矿领导和同志们有板有眼的介绍,我深深的为金矿的发展而赞叹,这个为共和国发展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古老矿山,今天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仍然是共和国建设的脊梁,为国家上缴效益可观的利税,成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

参观结束后,我们纷纷来到金矿雕塑前拍照留念,在大金牛塑像和采金人塑像前留影,留下我们在金矿的足迹……

(2006.5.3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2775.html

更多阅读

广西巴马:中国第一长寿村 广西巴马疗养中心

广西河池市的巴马县,依山傍水,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长寿之乡,虽然只有24万人口,但每10万人中却拥有39.8位百岁老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8.4倍。其中,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全屯515人,百岁老人多达17人,是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近

转载 《夹皮沟记事》 华为记事本文件夹

原文地址:《夹皮沟记事》作者:duan凄惨的轮回-----明朝末年“菜人”的悲惨经历-----献给留恋火宅的人们大明正德十五年安徽凤阳寒食节快到了,上个月黄叔叔还是死了。他刚咽气,他的老婆就转身去厨房拿菜刀回来准备剁他的肉来吃,而他的两个

黄金资料:中国十大金矿

黄金资料:中国十大金矿从目前勘察的阶段性成果来看:我国已查明的金矿资源量有1254吨、银62119吨。目前未查明的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天山、秦岭中西段、滇黔桂邻区、阿尔金-柴达木北缘、东昆仑成矿区带以及西藏等地,中东部地

声明:《夹皮沟:中国黄金第一矿》为网友妖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