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言悖而出者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出自《大学》的这句话直译就是——不谨慎地说出去的话,会轻易地回来;不是谨慎、经过努力得到的东西,也会轻易地失去。也就是说人要言行认真谨慎。

“轻诺寡信”、“祸从口出”,说的就是“言悖而出,亦悖而入”的意思。而“崽卖爷田不心疼”--纨绔子弟对继承得来的家产肆意挥霍、坐吃山空,土匪小偷用偷窃抢劫来的财务物东西吃喝嫖赌、胡吃海喝,正印证了“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货悖而入,亦悖而出”,引申开来就是人们对没有付出努力、没有付出成本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不能从中得到相应的价值,最终会失去它。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会熟悉这样一个模式化的“大侠之路”:苦大仇深的主人公郭靖、杨过、张无忌们往往在历尽艰辛、走投无路之时,突然在古墓石棺、深山古洞之中发现一部武功秘籍,如获至宝,勤学苦练而成盖世神功,随之横扫江湖、快意恩仇……我们提炼一下,可以发现“金庸式神功”是一般是这样炼成的:主人公人出身寒微、遭遇不幸、吃尽苦头、饱尝人间冷暖--千辛万苦获得一本“武功秘籍”--苦练之下终成正果。这里有这样一个潜在的逻辑:因为苦难,所以努力;因为来之不易,所以“秘”;因为“秘”,所以百倍珍惜;因为百倍珍惜,所以勤学苦练;因为勤学苦练,所以终成正果……

金庸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故事?读者为什么喜欢读这样的故事?因为故事只有这样发展才合情合理,这样的模式符合生活常识和大家的预期。毫无疑问,金庸先生是一位深谙人心,善于渲染故事的高手。如果杨过像周星驰一样花5分钱买一本《如来神掌》来苦练,恐怕后面写得再天花乱坠也少有人有胃口读下去了。因此,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从心底里相信“货悖而入,亦悖而出”的。

小说中是这样,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大家都在有意无意地避免“货悖而出,亦悖而入”。我们相信态度认真的人说的话,相信以实际行动作出承诺的人。企业招聘员工需要三番五次的面试,入党需要考察、考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增加难度,让当事人付出努力,才会更加重视自己将要做的工作。盛大活动的开幕仪式、重大行动的宣誓仪式、入党的宣誓、隆重的婚礼,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当事人通过这样的活动郑重其事。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马克思说: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七个习惯》引用佩因(ThomasPaine)的话说: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才有价值。上苍深知如何为其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

无论小说还是现实,东方还是西方,实践还是理论,真理往往是简单而又相通的。努力产生价值,付出成本才会珍惜,不劳无获--“货悖而入,亦悖而出”在东西方都是一个普通而又普遍的认识。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言悖而出者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也在不断印证“货悖而入,亦悖而出”的事实。比如技术进步给很多人带来的迷惑:通信方便了,人们可以通过短信随时传递问候,但很多发短信的人是例行公事,收短信的人也未必当回事;人们可以通过mail进行营销,但收到的人会视为**邮件;人们通过电话营销,而接到的人会视为骚扰电话;人们通过网络营销,网络因此也没有了可信度。信息发达了,人们可以轻易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但人们感受到的是信息淹没,并没有几个人能成为伟大的管理大师、科学家,思想者。交通便利了,人们可以频繁走动、密切接触,可却在抱怨“人情淡薄”,心的距离在拉远;人们可以到处游览名山大川,可再也写不出能媲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那样的文字了。技术进步了,物质丰富,交通便利了,人们已经再也无法体会“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感觉了。

好像走入了一个怪圈:技术在进步,具体的个人却在退步。实际上,技术进步并没有什么错,错误在于技术进步带来我们心态的变化。技术进步带来了便利,而人对越容易做的事情越松懈、越不认真,对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被珍惜,结果是从中真正得到的价值也越有限。因此态度才是关键!

要走出这个怪圈,还要从态度上找原因,从“货悖而入,亦悖而出”中找答案。认真、谨慎、顺其规律做事则不悖。如果怀着一颗诚敬之心,一言一行谨慎认真,待人接物一丝不苟,工作学习敬业负责,勤奋踏实不求捷径,一定能够水到渠成,达到我们的目标。

说到这里,对“不劳无获”、“成功无捷径”、“一分辛苦一分才””、“汗水多了总会甜”、“天才出于勤奋”、“伟大的事业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一些司空见惯的格言俗语,或许会产生一些与以往有所不同的认识吧。

其实,这不过是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4533.html

更多阅读

一代大商孟洛川的经典台词 一代大商孟洛川百度云

无事若有事防范,才可弭不料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柜前论价,不如柜后算帐。大商无算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至极我为峰。纵横四海,吞吐宇宙。舍尔生,取而死,置之死地尔后生。贵出如粪土、贱取

“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是“卸磨杀驴”的意思吗? 忘筌

如今有这种意思,但不是原义,是后起义。“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语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此语中的“筌”也可以写作“荃”,是用竹子或草做的捕鱼工具。“蹄”是捕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古之天下 亦今之天下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悖德型人格障碍

节录自: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二一三集「背亲向疏,不止一端」,这个事情太多太多了,这个地方也不过举几个例子而已。「如瞒背父母」,瞒着自己父母,也就是现在人说,他爱护他妻子的家庭,比爱护自己的家庭重,对妻子的父母,他尊敬超过自己

声明:《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言悖而出者》为网友糖果兮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