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你好,再见,乔治梅里埃

坦白讲,如非马丁西塞克斯拍了《雨果》,浅薄如我,除了第一时间把这片当做对那位法国大作家的树碑立传,就是对乔治梅里埃是何方神圣一无所知,更奢谈对片中暗藏的许多致敬细节的挖掘与理解——好在,看了两个钟头,查了一些资料,总算对这片,有了基本的观感。

乔治梅里埃,当过魔术师,喜剧演员,后来拍起了电影。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如今看来稀松平常的特技,都是从他手中诞生与发展。在卢米埃尔兄弟还停留在靠火车进站来猎奇观众时,他已经引入戏剧元素,自编自拍自摄自剪,使得电影从一种“产品”进化成一样“艺术”。

他的蒙特鲁伊摄影场不仅早早出现厂房作业,就连摄影棚也是全玻璃制作,使得拍摄时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并利用幕布来调节光的强弱。他更是亲自设计了一整套复杂的机械装置,以便复杂场面的拍摄。而在他的剧院旁,有洗印车间和售片所。他创立了明星电影公司,集制片与发行于一身,定期举办影片发行首映礼,并设计海报,最早开始电影宣传。

——以上种种,来自百度。看起来,很伟大,也很枯燥,可经由老马的镜头一描述,立刻鲜活起来。

单从片名与海报看,谁都会以为,这是一部儿童片或历险片,还主打3D,绝对是奔着视觉奇观去的。可当那个流畅得简直有些过分的镜头一开始,我就随着雨果——一个巴黎的孤儿——的视角与脚部开始欢腾——乃至要飞——起来:埃菲尔铁塔俯瞰下的巴黎光影交错,犹如巨大的转盘,每一栋房屋,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人,都是精雕细啄的零件,严整无缝的契合其中。而与之遥遥相对的钟楼,日复一日的提醒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有二十四个钟头,生命有无数的二十四个钟头,滴滴答答,而隐藏其后的,就是雨果,他偷窥着这座城市,那些人。仿佛上帝。

而随着他在蒙帕纳斯火车站与巡警和猎犬上演追捕与逃窜的好戏时,当他一次又一次潜入玩具铺偷取零件时,当那个老头逮住他两撇白胡子颤颤发抖时,当那个以雨果父亲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神秘机器人居然动手画画时,我才发现这是一部伪装的传记片,所有的铺垫,譬如雨果的偷窥者身份,机器人的来由,巡警与卖花女的欲言又止,老头与老太的借狗传情,都在那个图书馆馆长出来时,找到最合适的交集点:乔治梅里埃。

没错,那个玩具店的老板,那个威严的老头,就是乔治梅里埃,消失已久的电影大师。在一战后,他的电影事业频临绝境,最后将所有胶卷付之一炬,而他也就此杳无音讯,不再拍电影,看电影,更不允许他的妻子——曾经的电影演员——与女儿,在家里放映电影。仿佛电影从梦想成了梦魇,他不断回避,躲在琳琅满目的玩具后,上着发条,那只蹦跶了一会儿就停的老鼠,何尝不似他的过去与现在——直到他碰到了雨果,直到雨果碰到了图书馆馆长。

而其实,雨果和图书馆馆长,是同一个人,他们都是对神奇事物的忠诚爱好者,对有着对“谜”的莫大兴趣与热情,乔治梅里埃之于他们,是未知,是梦境,更是可供寻找的未来,隐身他们之后的,是老马对电影发源之初,这位点石成金的大师的追忆与缅怀。他把这一切描述得那么美好,通片洋溢着那个时代才该有的气息,充满伤感,也满怀希望,一直坠落,又不断向上,在一切矛盾的拧巴处,所有聚合的撕裂点,乔治梅里埃仿佛神通,给予疲惫生活中的人们以英雄梦想与不死渴望——以至于桀骜如老马,也甘愿露一个脸,当起梅里埃身旁的摄像师,复原偶像那些奇思妙想的瞬间。

于是,也就不会去介意,历史上的梅里埃,最后其实孑然一身,在养老院里孤独离去,也就不必苛求,这么一部“影迷作品”,情节是不是平淡了,人物是不是符号化了,这些在纷繁华丽的画面与无比动听的音乐前,在老马所致力呈现的那份情怀前,反而显得多余了,就好好的坐在电脑前,享受那120分钟罢。哪怕我们不是资深影迷,也可以在其中,发现电影诞生之初的美妙,即便如今看来,多少简陋,稍嫌搞笑,可在光影的魔术手面前 ,谁该保证,此刻的淡定,下一秒就不会被新的奇观所颠覆?正如梅里埃更新了电影的特技表现手段,老马也用如今最时髦(毋宁说最泛滥)的3D特效,来复原那个时代的种种。如此一想,更堪玩味。若梅里埃还在世,看了,不知是羡慕嫉妒恨,还是鼓掌叫声好。

离开片子,说说其他。年前看了尔冬升的《大魔术师》,也是主打怀旧风,大力呈现电影发源之初的故事。再看到刚刚过去的奥斯卡上,夺得最佳影片的《艺术家》,据说也是这一路数,靠黑白默片更彻底的逼近旧时代,呈现老情怀。似乎致敬老电影,怀旧那个黄金时代,已渐成风尚。如今特效遍地,尤其好莱坞,在营造视觉奇观上,早已轻车熟路,甩开其他国家何止几条街,观众也见怪不怪,哪怕做得再逼真,最多也只轻轻哼一个“嗯哈”,再无其他。胃口被养刁了,口味被调重了,也就难怪会有人杀了个回马枪,不和你玩未来世界,不和你外星球,不和你大历险,就回到过去,回到那个一切还很笨拙的黄金时代,回到那个只有观众没有粉丝的年头,回到那个电影好就是好无关其他一二三四的天地,回到那个,所有人,认识的不认识的,坐在刚刚落成的电影院里,看大幕拉开,放映机咔擦咔擦,慢慢转动,光亮影生,迎接一个新世界缓缓降临的美好时刻——就像《雨果》里,老马所想要的梅里埃该有的结局一样,站在舞台中间,大幕拉开,众人鼓掌,一切就该如此,电影就该如此。

《雨果》:你好,再见,乔治梅里埃

——而我也边看边想,其实,把巴黎换成上海,把雨果换成三毛,巡警还是那个巡警,图书馆馆长变身小巷深处的地摊老板,车站依旧人流如梭,夜景仍然灯红酒绿,电影还是那个时代的新鲜事物,小贩们在老式海报前叫卖门票,绅士名媛,贩夫走卒,不分彼此,依次入座,也同样等大幕拉开,等光亮影生,在这个星球的另一个维度,开始另一场白日梦——而那个创造奇迹的人,就藏身观众中,偷看大家反应,暗自窃喜,独来独去——这不就是《大魔术师》的续集了么……

至于有人问的,这部片会不会在我们这儿上映,还真不知道。不过……2010年的《国王的演讲》都能在2012年上映,也不是不可能。但考虑到大陆似乎从未有引进老马的片子的先例,这片估计照样只能坐等高清版本流出(我看的这个就挺高清的,5G多,在此谢谢克爷)。而且……据高人分析,这片就算被引进,也要等到十八大后。因为……看看这片子的英文名:Hugo。拆开来,读,就成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9514.html

更多阅读

《雨巷》教案 雨巷获奖教案

《雨巷》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2.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二、教学重点品味意象。三、教学难点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四、教学方法感悟法朗读法启发法五、课时:一课时六、课型:新课学习七、教学资源

《雨说》教案余映潮 最后一课教案余映潮

《雨说》简案(余映潮)一、导入二、作者简介:屏幕展示对于郑愁予的简介,学生朗读教师让学生将“温柔华美、抒情韵味”(郑愁予的诗歌风格)几个字写下来三、介绍创作背景:PPT展示,学生朗读四、学习生字词(一)PPT展示生字词的音、义,学生集

电影《雨果》赏析 雨果诗歌评论赏析

电影《雨果》赏析中美班自体心理学取向的老师杰弗瑞带领我们一起赏析电影《雨果》。影片围绕主人公雨果修复父亲生前想要修复的机器人展开,从他开始偷盗火车站里玩具店的零件用于修复之用到相识玩具店老板乔治,及其养女,发现自己要修

声明:《《雨果》:你好,再见,乔治梅里埃》为网友嘛咦呀吼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