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穴位图 脚掌对应五脏六腑图

方法:自購足底穴位圖一張。泡一盆熱水,水溫在60℃左右。把腳在熱水中泡5-10分鐘後用毛巾搽干。從足底穴位圖找出找出胃部﹑甲狀腺﹑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區,在每個部位按上1-2分鐘,左右腳各按3次。
按摩甲狀腺及其他上述反射區乃是非常有效的消脂法,因為甲狀腺主要功能乃治療肥胖症及情緒不安等症狀;而按摩胃部可以減少食慾;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區則是幫助增加免疫力及排毒功能。
連續做完一個星期之後,因為人體的整體的循環轉好了的關係,身體會覺得比以前輕快,皮膚也會變得漂亮而有光澤。
有时间多按摩按摩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腳板底是人體所有身體器官的反射區。一般來說,腳底按摩乃是全身的保健護理,因此傳統的腳底按摩也都是為了治病,殊不知減肥也能以腳底按摩來達到目的。





涌泉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人体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解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大敦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人体的足部,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详见此脚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太冲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详见此脚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太白穴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太溪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详见此足部穴位图解中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申脉穴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申脉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详见此足部穴位图中的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丘墟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详见此足部穴位图中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心理压力等。

昆仑穴取穴法:
  昆仑穴位于人体的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详见此脚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足临泣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详见此脚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行间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人体的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详见此脚上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里内庭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

下痢穴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详见此脚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下痢非常有效。
 
高血压点取穴法:
  此穴位于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详见此脚底按摩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位,对于治疗高血压很有疗效。
 
第二厉兑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第二厉兑位于人体的足部,第二趾甲根、边缘中央下方的二毫米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呃逆、呕吐、食欲不振等。
 
第三厉兑取穴方法:
  第三厉兑位于人体的足部,第三趾甲根边缘下方约二毫米处,稍微靠第二趾。(详见此足底按摩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位,对于治疗烧心、嗳气很有效果。

脚底反射 脚底穴位

脚底反射区的定位

1、肺经:手太阴肺经取太渊,定位在掌后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2、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取大陵,定位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心经:手少阴心经取神门,定位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4、 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取腕骨,定位在手背尺侧端,尺侧腕豆骨前凹陷中。

5、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取阳池,定位在腕骨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6、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7、脾经:足太阴脾经取太白,定位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8、肝经:足厥阴肝经取太冲,定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9、肾经:足少阴肾经取太溪,定位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10、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定位在第五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11、胆经:足少阳胆经取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12、胃经:足阳明胃经取冲阳,定位在足背高处,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上 5 寸(约合受检测者 5 个大拇指宽度)。

13、督脉:定位在大椎,俯卧,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4、任脉:定位在中脘,仰卧,前正中线,脐上 4 寸。

15、带脉:定位在带脉,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外取穴。
16、寸: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
17、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
18、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后(腕端)为尺。
19、阴维:定位在筑宾,内踝上高点 5 寸,腓骨肌内侧肌腹下端取穴。
20、阳维:定位在阳交,外踝点上 7 寸,腓骨后缘取穴。

21、阴跷:定位在照海,内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2、冲脉:定位在公孙,第一趾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23、阳跷:定位在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4、左足外侧:第三趾上三寸。
25、左脚:第一拇指中间

26、右脚:脚板第四趾下四寸。

7、右脚背:第三、四趾中间上三寸。

28、足内侧:内踝尖下两寸(男左女右)。



足底按摩的简单方法单食指扣拳法:

食指关节弯曲 其余四指握拳拇指固定在中指上顶住弯曲的食指 双指钳法: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 钳住脚趾间穴位 压在穴位上 双指拳法:用手握拳 中指食指弯曲 关节凸出 以凸出的关节着力以手腕施力 拇指握推法 : 拇指与四指分开用拇指指腹为着力点以手腕手掌施力 扣指法 :拇指与四指分开呈圆弧状 四指为固定点 拇指指尖施力

全足按摩程序如下:(可采用“提示音”掌握30分钟时间或自我灵活掌握时间。)

一、 足底部分:1、 “自上向下移动按摩”基本反射区,(在肾反射区位置多停几秒钟再往下移动)从肾→输尿管→膀胱共3~4分钟四声“提示音”后结束。(包括试行,请使用四分钟便于计时。)

2、同时“点压按摩”足大拇趾(包括大脑、垂体、视觉中枢敏感点、额窦)1分钟后,接着“横向来回移动按摩”5趾头(额窦)1分钟,共计2分钟,二 声“提示音”后结束。

3、同时“横向来回按摩”足趾和足底交界处(包括血压调节点、小脑脑干、特效降压点、眼、耳、新失眠点、美容点)共2分钟,四声“提示音”后结束。4、同时“横向来回按摩”斜方肌,肺。“自下向上按摩”支气管共计2分钟,二声“提示音”后结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7191.html

更多阅读

怎样按摩四个穴位在家轻松丰胸 艾灸丰胸穴位图

导语:减肥瘦身最怕就是胸部也跟着“瘦”,想要打造纤瘦身材,却又想留住美胸,那么改如何丰胸呢?今天教你如何按摩丰胸穴位,无需吃药、隆胸、做运动,轻轻松松在家就能做丰胸按摩,真是天然丰胸的最快方法,减肥不减胸,再也不需要羡慕别人的婀娜身材

督脉按摩穴位图 人体穴位督脉详细地址

督脉按摩穴位图督 脉:称为“阳脉之海”。主 治:神经、循环、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28穴。本经循行路线: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顺着脊梁骨从下往上,沿头正中线一直到嘴。长 强(络穴)位置:尾骨下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金津、玉液 金津玉液穴位图

金津、玉液(课堂笔记整理)经外穴名。【标准定位】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右侧的静脉上。在舌下系带两侧紫脉上,左名金津,右为玉液。【取穴】正坐位,张口,在舌系带的静脉处取穴。【穴位解剖】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

★足底按摩穴位图及手法 脚底按摩疼痛说明什么

  作者:白浩言 整编:Niuniuyumami脚底按摩的功能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脚底按摩」有以下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之顺畅。疏通人体能源循环管道之障碍。促进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与各器官系统间的协调。增进内分泌之平衡,缓和趋於紧张之系

声明:《脚底穴位图 脚掌对应五脏六腑图》为网友从未被记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