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梁启超墓 梁启超墓地

拜谒梁启超墓 梁启超墓地

梁启超是好眼光,他生前选择了北京西山植物园这一块占地近两万平米的地方作为自己身后之地。现在看,还颇有些风水相:背依西山,前临开阔地,不远处还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湖水。北京近郊能找这么一处安静地不容易。但最先安放在这里的不是他本人,而是因患了乳腺癌去世的他的第一任夫人李惠仙。
那时,梁启超率家人把他深爱的这位在事业上生活上均有恩于他的李夫人葬于此,为了死能同穴,他当时还在墓穴旁边留了一个小门,为的是有朝一日自己能不打扰夫人地躺在她身边。那时,安葬了李惠仙女士的这块墓地还是一处普通的墓地。而1929年梁启超由于过分相信西医,单一求西医手术治疗自己的肾病,医生又手术失误,把他那只健康的肾去掉,致使命断协和医院。1931年他那著名的建筑师儿子梁思成亲自设计了墓碑,使梁与夫人同穴后,这里便不再普通了――――躺着的是喧嚣于世几十年的文人、思想家,甚至可以看作是政治家;设计者是后来参与过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徵的设计,参与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新中国建筑学奠基人的梁思成。如此种种,终使这里成了不凡之地。

现在在北京西山植物园的指示牌上,标明梁启超墓地的名字已经不大准确,确切地说,这里应该叫梁启超家族墓地。因为,这里除了有梁启超夫妇同穴外,还有他的一位弟弟、两位儿子、一个女儿的墓穴。更有意思的是,还象征性的埋葬着他的第二位夫人王桂荃女士。之所以说是象征性的,是因为这位对梁家子女 成长有恩的王夫人死命于文革,尺骨未存。梁氏后人为了感怀于她,在1995年的时候,在梁启超夫妇合葬的墓的左侧稍后一点,植了一棵白皮松,并立了一块碑,上书“母亲树”。也把它看作是这位夫人的最后安息地。想想这位王夫人也够可怜的,她生没名分,死无墓碑,她本是穷苦出身,四岁到十岁期间被继母多次转卖,最后归于梁家,为梁启超夫人李惠仙使女,李惠仙对她不薄,最后又由她作主,在她十八岁那年被梁启超纳为妾。梁启超是文人,但在这件事上并不风流,她坚守一夫一妻制,对这位王夫人半推半就,就使王夫人陷于尴尬之地。好在她并不计较这些,尽力辅助梁的事业,照顾其子女,梁在日本时,这位夫人先于他掌握日语,并给了他不小的语言帮助,他们在北京出生的儿子日后成了新中国火箭专家,也是梁启超九个子女中唯一一个学习自然科学的人。

如果单从形式上看,梁启超墓看不出是出自大师之手,墓体呈长方形,墓碑是一典型凸字状。但从稍远处端详,黄色的花岗岩质材,近三米高的凸字形碑体,加上平展的供台,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受,特别是背倚西山,周围侧柏环抱,就使整个墓地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这种质朴的设计更有了作为墓地的一种特殊安静。这也是作为大师平中见奇的高人之处。近三米高的墓碑只是刻着梁启超和夫人的名份标志,没有碑文。一生著述无数的梁启超早已看破了文字留存于世的浮华,所以,在世时留存遗嘱,要求不着一字浮华。

梁启超墓前左有他弟弟和儿子的墓,右有他女儿梁思庄的墓。他那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炮兵上校儿子也曾很为梁氏家族引以为骄傲,曾参加过“一二八”战役,可惜英年早逝,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疾病。右前方女儿梁思庄
的墓设计的似乎更有特点,梁思庄先是在加拿大著名的麦基尔大学学习,后留美学习的是图书馆专业,一生致力于图书事业,是国家图书馆的奠基人之一,特别是西方文献资料的规范方面,有突出贡献。她墓碑底坐是有八册图书形的石雕造型,颇有新意。

梁启超买下这块墓地原也是作为家族墓地使用的。但世事沧桑,它不可能是真正的家族墓地,就是亲自设计了父母墓碑的梁思成,也没能陪在这里和父母一道安息。他和他的夫人林徽因都葬在八宝山,而且夫妻也不在一起,梁思成作为生前的全国政协常委,其骨灰安放在国家领导人专用大厅,林徽因早于梁思成先逝,也是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他是用一块林徵因生前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品作为林的墓碑,上书“建筑师林徽因”,隐去了她建筑师之外的许多耀眼身份。

梁启超墓地还有两处遗存叫人唏嘘。一处是墓右前方有一个八角亭,亭子是空的。据说,原是想放一尊梁启超的塑像,后梁家财力不足,放弃了,终成空亭;而墓正前方还置放两块大石碑,也没著字。也是据说,这两块石碑是有来历的,它原属于康熙年间,皇家碑林之物,梁家买回把上面字磨掉,原也想刻
上梁氏家族的文字,也因财力问题而放弃。想想,梁启超生前挥金如土,曾官至财政总长,而身后的财力落到这等不济,人事沉浮,生前身后的喧嚣与沉寂真是不可捉摸。

梁家人是聪明的,在1978年时,梁家后人把这块家族墓地捐给国家。这便使它有了永久保存的保证。因为,听说位于北京陶然亭附近的梁启超“饮冰室”近日被当地政府写上了一个“拆”字。

因为是乍暖还寒时走的梁启超墓地,看过后,觉得有些空寂,不过,别个季节也可能如此,这毕竟是墓地,无论生前多么喧嚣,死后是终要归于沉寂的。不沉寂的,只能是观瞻者的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5946.html

更多阅读

资料积累: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赏析

论证严密,语言凝练——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赏析黄明敏人生百味,痛苦与快乐如影随行。何谓苦?何谓乐?近代著名的“维新变法”的领军人梁启超用精辟严密的论证、凝练流畅的语言,写下《最苦与最乐》,堪称对人生苦乐观最好的诠释。技法探

梁启超三个儿子都是院士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的儿女较多,除了未养育成人的不计外,已养育成人的是5男4女共9个。这9个儿女中,由李夫人蕙仙所生的有3个,他们是思顺、思成和思庄;由王夫人桂荃所生的有6个,他们是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和思礼。在这5男4女中,大女儿思顺生于1

梁启超《呵旁观者文》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笔 端梁启超《呵旁观者文》原载1900年2月20日《清议报》第36册。其文开首便道“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进而指出:旁观者,人类之蟊贼,世界之仇敌也。继而分析道: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而“旁观者,立于客位之意义也。

因——徐志摩《致梁启超》 徐志摩

因,按:近段时间发现网络上有不少人又再重新转载徐志摩先生在给恩师梁启超先生的那封著名的信中的那句名言。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徐先生原话是这么说的,但,现在网络转载的却普遍是这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全文

少年中国说 背景资料:梁启超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

声明:《拜谒梁启超墓 梁启超墓地》为网友伤痕累累的疯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