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积累之我见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作文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写一篇优秀作文,学生必得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要有对生活的正确积极地态度和深刻的体验和情感,能对字、词、句、篇、语法、逻辑、修辞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学生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清晰的思考力、良好的记忆力。所以,作文毫无疑问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思想、知识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可是,现在高中生的作文普遍低劣,“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啊!”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这样感叹学生的作文水平。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差,语言干瘪,没有文采,一篇800多字的作文,很难发现几个成语,“言之无文“;其次没有真情实感,矫情造文;再次,作文无话可说,言之无物,或者所用的材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例。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素材的积累,又难于写出好文章。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巴县中学语文教研组决定,从抓学生素材积累着手,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写规范作文,写真情作文,不要求写优秀作文。我们抓作文素材积累,主要是从一下几个途径。

一、从生活中积累。

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到处都是我们作文需要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是最有生命力的素材,才是鲜活的素材。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范围十分宽泛,取材形式十分丰富,这实际上表明了作文命题走向生活化的趋势。高考作文也十分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个体,强调学生写出真实的自己,真挚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要留心生活,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资源,重视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1、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考场上,作文时,多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灵,想想那些使你幸福、使你痛苦、使你欢乐、使你忧伤、使你反省一幕幕情景。平时,对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也需要整理,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从纷纷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生活的本质,发现生活的规律,提炼生活。特别是生活中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更需要你作为素材认真提炼,其实,这不仅是为作文准备素材,也是为我们的人生的品位和思想内涵准备素材。有了生活底蕴,面对作文话题,你就能够迅速开启自己的心灵,打开灵感的通道,激活情感的密码,点燃激情的火苗,让自己内心的话语变成文字,像涓涓细流,像汩汩的泉水,甚至像汹涌的江河,这样的语言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语言,最精彩的作文语言。

2、描写生活场景片段。

化用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其实,身边有很多好的素材,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只是因为你没有留心,一提到母爱,都千篇一律的写自己生病妈妈送我上医院,或者,放学了,妈妈给我送雨伞。其实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远远不只是这些,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饱含了对子女的关爱,只是由于没在意,让这些细节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古人就说过“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身边事,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只要你善于去发现,去挖掘,都是很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平时应该留心那些方面呢?首先是自然界,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天气的阴晴,月亮的盈亏,日出日落,春花秋月,花鸟虫鱼,山川河流等等,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留心的对象。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根枯草,一张蛛网,一只虫子,在他的笔下都流淌着真情,都充满了哲变。其次,留心身边的人事,周围的人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衣食住行,更应该重点关注社会热点。比如,走读的同学,对马路上的车来车往,对街边一个场景,对身边走过的陌生人等等。住读的学生可以留心寝室的生活细节,可以留心食堂的一角,可以留心几百人同时用餐的场面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都应该随时留心,同时注意对观察对象进行比较,认真剖析,挖掘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普遍,能从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这样多分析,多记录,多积累,作文时就能生动的再现生活场景,有血有肉,鲜活灵动。为了达到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目的,我们语文老师进行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引导,要求学生的周记,就写自己身边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同时提倡每日一记,把当天感触较深的东西写下来,哪怕篇幅短小,哪怕只是一个片段,哪怕就是几句话,甚至几个词语,都用文字记录下来,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积累了生活素材。其次,课堂片段练习的时候,老师有意识的从生活的角度命题,比如身边的对话片段描写,身边的景物片段描写,眼前的场景片段描写等等。只有老师正确的引导点拨,才能把生活中的素材资源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起来。

二、从阅读中来。

阅读是积累素材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前人的一些间接经验,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坚持多读书,并不断积累,无论是一个好词、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精彩的片段、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的素材。古人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为了从阅读中积累素材,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阅读。

1、每周一节阅读课。

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优势,老师每周用一节语文课,带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进行大量阅读。阅读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个月进行一次阅读总结,汇报阅读的收获,与全班同学分享。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作文语言。使学生的作文有了一定深度。改变了作文时无话可说的尴尬的局面。通过阅读汇报课,把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加以整理,总结,归纳,把零散的素材加以分类,在头脑中加工,分档存储在记忆之中。这其实也就是对所积累的材料筛选吸收的过程,也是提升材料运用能力提升的过程。

2、节假日作业必有阅读。

每学期结束放假,都要求把名著阅读作为必须布置的假期作业。把从阅读中收集素材作为周记的部分内容。并通过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积累做方法上的指导。比如:(1)写读书笔记。如:①摘抄文章中的名言警句、总结内容要点,或把文章中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比如精彩的开头、结尾,摘录下来。②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文章主旨,总结文章的段意。③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④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⑤改写文章,或对文章中某一部分进行扩写、补写,或续写文章的结局。

作文素材积累之我见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3、报纸电视中积累

看电视看报纸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只要不用纯娱乐的的眼光而是带着审视的眼光看电视和报纸,带着积累作文素材的目的,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的目的。都会有很大收获,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晚上的起点到七点半,都要看新闻联播节目,在节假日,也要求学生看《焦点访谈》、《人与自然》、《心理访谈》、《海峡两岸》等等,这些电视节目的信息量比较大,看这些节目的时候要用心倾听,深入思考,既可以获得时代感强的信息,同时可以激活思维;在作文时能恰如其分地引入这类信息和反思,会使文章内容既丰富又鲜活,同时,经常关心时事,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并通过学习电视报纸上的评论,提高认识水平,使得自己的作文有思想深度。

三、从课文中来

高中语文课本,其实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材料资源库,无论是所选文章内容,结构,还是语言,都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所以,留心课文,可以积累大量素材,包括语言反面的和材料方面的。有句话叫“材料不够,课文来凑”。从语言简洁优美的角度来看,我们课文中就有很多篇章的优美文句在作文时可以恰当引用,比如,在写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话题时,《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课文中,就有很多优美的句段值得借鉴,“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这些美到极致的用语言如果能够牢牢地记在心中,作文时可以直接引用或者化用,既可以是你的文章语言增色,有可以从美的享受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再比如要写恒心和积累方面的话题,课文《劝学》中就可信手拈来一大堆句子可以引用。从初一到高三的教材中,一样有大量的事例可作为我们作文时的典型“论据”,比如李白杜甫苏东坡,《项脊轩志》、《我与地坛》、《勾践灭吴》《屈原列传》

《过秦论》《六国论》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我曾告诉学生,如果考场上实在没有材料可写,就可以把初一到高三的课文在记忆中就搜索一遍,或者通过历史课本,把中外古今的名人事例在头脑中过滤一遍。比如,国内的,可以从先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这样按照朝代顺序快速把历史在头脑中进行梳理,就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素材。

为了利用好课文这个巨大的素材资源库,我们教研组专门进行了研究,其中梅竹老师和钱俊义老师,分别以《巧借课文,扮靓作文》为题目,上了两堂研究科,给我们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进行了有效地示范,收获非常大。

四、老师收集中来。

虽然,积累素材的渠道非常的广泛,但是,由于客观或者主观原因,学生积累的素材少之又少,比如,有部分学生为了高考分数,不重视语文,不重视作文;部分学生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的良好习惯;还有部分学生讨厌阅读,即使阅读也懒于动手动脑等等。加之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在课堂上度过,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几乎没有,就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社会,没有太多时间阅读,看报看电视。所以,在高三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积累作文素材,我们每届高三备课组全体老师,都要群策群力,收集大量的作文素材,然后精心分类整理,交给学生。我们大致按照如下方法整理。

1、对素材进行分类。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的题材,无非逃不出那几大类,如果能按类分别整理素材,每一类题材,准备几个典型的事例材料,并学会如何围绕主旨进行分析,考场上如果能把这些积累的素材灵活运用,信手拈来,就不乏是一遍中规中矩的作文。

我们综合了各种资料,针对我校学生的现有基础水平,把作文素材主要分为以下七大类:(一)人与自然类;(二)文化现象类;(三)哲理思辨类;(四)社会热点类;(五)价值观念类;(六)生活情景类;(七)道德美德类。其中每一个大类,又分很多小类。当然如果分得太细,太复杂,就很难把握了。为了简便,我们把每一个大类中的小类,只选择典型的进行整理,比如,在第一类中,我们只是整理了两个小类,一个就是自然环境类,再一个就是

性情心灵类。再比如第七大类,我们重点整理了亲情和友情两个小类的素材。

2、根据分类,整理相关事例和语段。

每一类素材,我们都选取了3——5个相关典型事例,并且整理一些相关经典的语段。这里我以亲情为例。为亲情整理的事例素材有:

①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②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③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④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⑤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为亲情整理的优美语段有:

①亲情是六月里的一阵凉风,把舒适和清凉吹进你的心灵;亲情是严冬中的一件毛衣,把温暖和幸福送进你的美梦;亲情是风雨中安全的港湾,把快乐和安逸摇进你的爱心;亲情是黑暗中的一丝烛火,把光明和未来为你点亮!②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③亲情是什么?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是明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柔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是严厉的责罚,督促我们改错。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我们依赖亲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拥有亲情,有如寒冷的小麦盖上了洁白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④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⑤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⑥亲情,是你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她使你在黑暗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增强你战胜病魔的决心;亲情,是你顿挫时的鼓励与支持,她使你在绝望中感受到无私的胸怀,鼓舞起你继续前行的信心;亲情,是你得意忘形时的棒喝,她使你在骄横无比时感受到严厉的目光,保证你正确前进的方向。"⑦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⑧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溶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亲情是父母额上增多的白发,是父母眼中无限的关怀和盼望,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给你的无可替代的家的感觉与温馨。是的,世间最美的感情便是人间的亲情"。⑨亲情是一瓢飘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独的人滋润心灵的干涸;亲情是一汨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安的人领略到诗般的恬静;亲情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到得爱的庇护;亲情是一道飞架在天空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感受到世界的温馨"。⑩亲情,是一盏明灯,给浪子回头照亮了道路;亲情,是一个避风港,给飘泊的游子一个平静的港湾;亲情,是一碗心灵鸡汤,给受伤的心灵一声呵护;亲情,也是一把利剑,给不知悔改的人一招力劈华山。

3、根据分类,整理相关名言警句: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作文语言是智慧的语言,应用一些名言警句,可是使我们的作文言简意赅,充满思辨的哲理。

其实,我们中学阶段,要求背诵的课文,就是我们作文借鉴的做好名言警句,比如《劝学》中,每一句话都充满哲理,在写有关“恒心”、“专一”、“勤学”等话题时,《劝学》中能引用的句子比比皆是。再比如《报任安书》中的第四段,“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在表达有关“困难挫折”、“坚持恒心”等方面的主旨时,就是很好的素材。所以,高中课本中这样的篇目我要求学生能做到烂熟于心,并能得心应手的运用。这样的篇目还有《藤蔓阁序》、《六国论》、《归去来兮辞》、《谏太宗十思书》、《陈情表》等等。

其次就是整理一些课外的名言俗语,还是以亲情为例,我们为亲情这一题材准备的名言如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 
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印度《摩奴法典》) 
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钱大昕《恒言录》)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王豫《蕉窗日记》) 
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古德《家庭》) 
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吕得胜《小儿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 
当然,作文素材的整理积累,只是作文的第一步,积累再多,如果不能灵活运用,也就失去了整理的意义,所以,在素材的积累过程中,还要要求学生边积累,边运用,也只有运用到得心应手的地步,积累的才能变成自己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914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学医心得张涵之我见 转载 教研员培训心得

原文地址:学医心得张涵之我见作者:上善若水学医心得张涵之我见http://pyzhanghan1.blog.163.com2009-08-1721:40:06|分类:中医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学医心得张涵我在随恩师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因为资质愚钝,当然属于一些

转载 物有本末:“系统”理解之我见(钱神电信)

原文地址:物有本末:“系统”理解之我见(钱神电信)作者:同心圆镜物有本末:“系统”理解之我见作者:无住  出处:钱神电信按(道一):  基本系统:“德为先,智为重,道为用”。系统法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李天一到李冠丰命运之我见 李冠丰案女主角杨佳

从李天一到李冠丰的命运之我见 近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冠丰等五男在二月十七日涉嫌轮奸一女的犯罪事件,人们在关注此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埋怨李双江老师的教子之道,其实从根源上来看,这不仅仅是李双江老师一人

“朦胧诗”之我见 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之我见——倦客1986年所作论文注——近期,朋友文茹先生诗兴大发,佳作迭出,对曾经因诗而喜欢文字的倦客来说,阅朋友佳作美文,不禁心急手痒,蠢蠢欲动,总想网上涂鸦,以和朋友浅吟低唱,谁知电脑码字,脑袋一片空白,江郎才尽,老年痴呆,即

声明:《作文素材积累之我见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为网友奧特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