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书屋与徐渭》 青藤书屋附件宾馆

词客登临信笔裁,每于花谢笑花开。请观世上看花者,曾见花开不谢来?─徐渭青藤书屋,原名榴花书屋,位于绍兴市城区大乘弄十号,它是我国明代杰出文学家、艺术家徐渭之故居。书屋坐北朝南,占地约四百余平方米,三开间,分前后二部分。书屋前有一方水池,名曰“天池”。池内养有锦鲤鱼,池旁有联云:“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池旁有徐渭亲手所栽植的一株青藤和一株腊梅。故居屋中高挂着徐渭绘像和青藤书屋图,并上悬明末清初箸名画家陈洪绶之手书,“青藤书屋”匾额。南窗悬挂有徐渭本人手书联:“未必玄关别名教,顺知书户孕江山。”书屋后辟有徐渭文物陈列室。书屋之东有一小园,园内植有芭蕉、石榴、葡萄等植物,并有“自在岩”、“天汉分源”等景观。书屋面积虽不大,然小巧雅致。它是绍兴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有着浓厚文人气息的园林。现书屋已被列为淅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等。他是明代箸名的诗人、文学家、戏剧家、书法家、画家。徐渭淅江山阴(绍兴)人,生于明正德十六年,卒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徐渭一生不幸,命运多舛。百日丧父,十四岁丧母,家道很早中落。二十一岁入赘沣家,二十六岁丧妻,被迫从沣家迁出,唯以教书糊口。渭少有才名,六岁读书,九岁能文,十余岁即仿杨雄《解嘲》作《释毁》,名闻乡里,人称神童。其长师同里季本,年二十为生员,极负盛名。然,其性放拓不羁,蔑视权贵,少慢礼法,且不屑八股,故屡应乡试,先后八次皆被黜。三十七岁,被淅闽副总督胡宗宪招之为幕宾,执掌文书。宗宪得白鹿欲献于朝,令诸客草表,唯徐渭表文最佳,遂上献。明世宗见鹿表大悦,宗宪故益重之。宗宪抗倭,渭颇知兵,乃参予军事策划。常献奇谋异策,宪宗依计大破倭贼,遂视之为心腹。后宗宪因涉严嵩案而死于狱中。渭惧株连,曾一度发狂。以巨锥刺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贤囊,皆不死。又狂发而杀继妻,判论死罪,系狱备受折磨凌辱。里人张元忭力救方得免出狱,时年已五十三岁。*徐渭从此潦倒,痛切达官贵人。劫后浪游金陵等处,又抵宣辽诸阨塞,纵观诸边形胜及风光。万历五年返乡,时五十八岁矣。遂足不出户,闭门谢客。唯闻元忭卒,遂着白衣骤至,抚棺长恸片刻,而后转身即逝。平素以售卖书画及变卖书籍和家什度日。原有藏书数万卷,悉数卖之殆尽。常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最后在非常孤寂的景况下,凄然地了却一生。临终,家徒四壁,凉风飕飕,唯有一床破蓆,一条家犬,相伴而已。他的景况实如其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视徐渭才情,纵观古今,博闻广识,涉猎多门且均有建树者,唯唐摩诘与宋东坡可与匹。其歌,人云奇伟恣肆,沉郁悲愤,风格近唐人李贺。尽诉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愤。部分则歌颂抗倭战争,慷慨激昂,颇具盛唐边塞之风。袁枚尊其诗作为明代第一。戏,则受到箸名戏剧家汤显祖的极力推崇。他的剧作,具有很浓的反封建意识。他之《南词叙录》为我国第一部关于南戏之论箸。文亦纵横恣肆,远启金圣叹之流。其为我国艺术史上,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是大写意画之宗师,擅画山水花鸟人物。画作皆有诗意般意境,音乐般律动。刚健而又蕴含妩媚,作品堪称人间奇珍。其画风之影响,远及八大山人、石涛、杨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郑板桥自称愿为“青藤门下一走狗”。齐白石言:“早生三百年,愿为他磨墨理纸。”吴昌硕说他是“画中之圣”。书法,他长于行草。自称已才为:书法第一,文次之,诗再次之,画又次之。*其在政治上,他同情反严嵩的斗争,支持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思想观念上,他对儒家某些违反人性之陈腐陋见和一些所谓传统,非常蔑视。在文艺创作上,其强调创新,反对守旧和模拟,他对公安派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之箸作现存主要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南词叙录》、《笔元要旨》、《路史分释》、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传于世。*文长虽为一贫士,然喜酒善饮人诙谐,不拘小节,童叟无忌,风流百出。浙江和长三角一带,流传有许多有关他嘲弄富贵小人、仗义逗乐的故事,足见其虽然终身潦倒,然仍深受普通民众之喜爱。*历史上,大凡对文化有着杰出贡献的人,往往未必能受到政府及当朝权贵的赏识。而那些受到当朝赏识的人物,常常又给人以似乎并不怎么伟大的感觉,往往会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掉,可叹!*为一睹文长情怀,下录其诗二首,以与诸君共同飨赏:送到阊门日已西,自将光景比乌栖。平生不解依枝宿,今日反成绕树啼。花开花落隔水津,栈桥茅屋终堪邻。扁舟若不寻归路,便是武陵深处人。相关参考资料见:《明史 * 艺文志》、《中国绘画史》,《中国文艺史》、袁宏道《徐文长传》等。

《青藤书屋与徐渭》 青藤书屋附件宾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5598.html

更多阅读

资料积累: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赏析

论证严密,语言凝练——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赏析黄明敏人生百味,痛苦与快乐如影随行。何谓苦?何谓乐?近代著名的“维新变法”的领军人梁启超用精辟严密的论证、凝练流畅的语言,写下《最苦与最乐》,堪称对人生苦乐观最好的诠释。技法探

对比《金婚》《王贵与安娜》 王贵与安娜电视剧

去年热映了一部电视剧《王贵与安娜》,在看到这个电视剧的第一眼我就想到了《金婚》,原因之一是其中有几位重复的演员,包括主角王贵和安娜的妈妈,随后被搞笑的台词吸引看了下去,看着看着越来越感觉这两部戏就诸多相同之处,呵呵。对比这两部

爱,约等于犯贱----简评电影《春娇与志明》 春娇与志明

《春娇与志明》是彭浩翔导演继《志明与春娇》后的又一力作,它们既可以认为是姊妹篇,也可以认为是互相独立的两部。前者讲的是两人走到一起的故事,后者讲的是两人走散了再走到一起的故事。其实《春娇与志明》是一部很通俗的爱情电影:他是

声明:《《青藤书屋与徐渭》 青藤书屋附件宾馆》为网友遇之表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