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治寒湿2011-06-22

【1】一回到北京,我就被闷热的空气来了一个下马威,只见整个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暖暖的雾气中,来到室外,立刻身上就开始出汗,这叫一个湿热啊。

这些日子,全国其他地方可能也是雨水偏多,很多朋友反映,周围的环境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结果,患病的朋友非常的多,患的最多的,就是感冒了,这个感冒,是萦绕着我们不去的一个疾病,虽然说是一个小病,但是令人不舒服,而且还能引起肾炎等其他严重的疾病,所以我总是说,如果能够把这个感冒搞明白,就是人类医学的一大进步了,但是很遗憾,现在我们对付感冒的办法还不是很多,甚至现代医学基本上认为七天这个病自己就好了,不用花太大的力气去干预。这点我不大赞同,我觉得,如果能在最初的阶段干预,我们很多人都不会进入感冒的状态的。

今天,就和大家谈谈湿气重的时候,患了感冒,中成药藿香正气散的用处。

藿香正气散历代同名的方剂很多,现在我们通用的方子,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记载下来的,这本书,是宋朝的皇帝命令太医局整理出版的,宋朝的皇帝打仗不行,但是也有个好处,就是重视人文的知识,他们特别的重视医药,曾经下令让全国的人民献医书和医方,谁献的多了,不但有赏,还可能给官做呢,所以宋朝那个时候,方书特别的多。

这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就出现了我们中医历史上一些非常著名的方子,比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牛黄清心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等的,我们今天用的很多名方都是那里面出来的,藿香正气散也不例外,这些方子组方精良,可以说用对了,效果是立竿见影,如鼓应桴。

前几天我在庐山,别看全国都热,庐山可真是凉快,二十多度吧,凉爽得很,结果,我晚上睡觉很大意,窗户没有关好,窗外十几米远就是山,晚上山风阵阵,结果早晨起来就要感冒了,鼻子声重,浑身酸痛,我知道,这样发展下去,很快就会咽喉肿痛,发烧感冒。

此时,我分析了一下,这里湿气很重,每天都下点雨,同时又凉,所以是感受寒湿无疑,于是,打开随身带的行李,拿出藿香正气丸(水丸),说明书上让服用八粒(相当于生药三克),我一次服用了十八粒,服用两次以后,感冒症状解除,没有继续发展下去。

同行一人,患感冒,已经发烧,用藿香正气丸,配合双黄连口服液,结果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有朋友感冒发烧,电话问我怎么办,我问了情况,知道是寒湿引起的感冒,于是告诉用藿香正气丸,结果很快退烧,感冒痊愈。

这几天,我接了很多电话,询问感冒事宜的,有的时候,接电话的地方很有趣,比如我正在山边峭壁上呢,接到电话:“罗博士,我感冒了……”,我面对前面万丈深谷,回答:“发烧吗?有黄痰吗……”咨询半天,旁边的人都看我,呵呵。

这些人里面,有很多都是用藿香正气丸解决问题的。

那么,大家会问,藿香正气散不是去除寒湿的吗?而这么热的天,应该是暑湿啊,是热啊?这一寒一热,是相反的啊,怎么用藿香正气散也起作用呢?

的确,从藿香正气散的药物组成来看,这个方子以温热散寒祛湿的药物为主,是治疗寒湿的,但是,在暑热的天,它却大有用途。

罗大伦: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治寒湿2011-06-22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要从暑热的天,人们的习惯说起。

从古至今,人们的习惯都一样,到了暑热的天,都是喜欢贪凉饮冷,古代就有喝冰凉的井水的习惯,用井水镇西瓜吃那也是常事儿,有的人甚至在砖地上铺上凉席,在上面睡觉。在夏天,天气热,人们的腠理开泄,皮肤的毛孔都打开了,此时用那么多凉的环境来影响自己,寒湿之气就比平时更容易入里。

上面我讲的什么凉水镇西瓜、睡砖地等引起的疾病,古代都有医案记载,我不多讲了,现在讲讲现代的。

现代就更不得了了,比如冰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浑身大汗,然后冰镇饮料,一口灌下去,寒湿直接进入脾胃。

其中,问题最大的,就是空调了,我最近遇到的这些感冒患者,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因为空调引起的。

外面的湿气本来就重,此时再加上空调,就是寒湿。本来是暑湿的天,直接被我们改成寒湿了。

我常说,所有的感冒,都是因为温度变化的产生的温度差导致的,此时我们从湿热的室外环境中,直接进入寒冷的开着空调的室内,本来在室外,体内的一些湿气可以通过汗液排出,结果进入室内后空调的寒气闭住毛孔,腠理凝闭,这样,湿气就被阻滞在了体内,于是寒湿的格局形成。

所以,藿香正气散是治疗寒湿引起的病症的,而暑热之天,也是人们最容易感受寒湿的时候,过去很多医家也没有对此细想,结果很多人说此方治疗暑湿病症,其实不对的,是寒湿。

很多朋友问:夏天我们也不能没有空调啊?看你这么反对空调,我们怎么办呢?

回答是:如果当地实在是热,必须用空调,那么,请记住,在进入空调的房间的时候,务必要先适应一下,要把身上的汗散散,在一个过渡的环境先停留一下。大家想想,在冬天的时候,我们从温暖的房间里面,走到寒冷的外面,难道会一身汗地出去吗?不会,那一定会感冒的,我们会先散散汗,让自己的汗收了,然后再出去,这和此时是一个道理的。

那么,寒湿容易在哪里作乱呢?它们会引起上中下三焦的混乱,伤于上焦,则会导致心烦、头昏、头痛;伤于中焦脾胃则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呕或吐;伤于下焦则引发便溏或泄泻。

在现在这个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导致的,就是感冒发烧。以前大家认为,藿香正气散只治疗胃肠型感冒,就是感冒同时上吐下泻的,其实这是有些拘泥了,其实很多感冒发烧,并没有上吐下泻,但是,是因为寒湿引起的,我们用此方,一样可以解决问题。

很多朋友问:怎么辩证呢?

一般认为:藿香正气散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效果,可以治疗寒湿感冒,头痛身重,呕吐恶心,泄泻肠鸣,纳谷不香,口中黏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等病症。

那么,除了上面这些症状外,我的方法是:看此时的气候环境,如果此时雾气满天,接连数天不见日光,湿气很重,人在气交之中,怎能不病?此时感冒,一定要考虑到气候的因素。遇到此种气候,我通常会在一般治疗感冒的方法的同时,告诉患者加用藿香正气散。有很多人甚至其他的方法不用,就用藿香正气散来处理。

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的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一个,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这个方子里面,藿香发表解暑,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主药。紫苏叶、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湿,为辅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行气宽中;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补脾益气,利湿和中,共为佐药。生姜、大枣既能调和营卫,又能调和脾胃;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之功。

下面是这个方子的注意事项:

  (1)素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这是必须注意的一条,很多朋友面对自己八九十岁的长辈,居然敢自己抄了方子就给老人服用,这是拿老人的健康冒险,您没有受过医学训练,怎么谈得上辩证呢?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必须要让医生来分析处理,这是对自己的家人负责任的做法。

  (3)患者服用三天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4)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5)除非在医师指导下,否则不得超过推荐剂量使用。

  (6)该药应放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7)过敏体质者慎用。

  (8)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饮食宜清淡

另外,需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此药有几种剂型,需要大家了解。

藿香正气水是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我一般对于上焦症状明显,比如呕吐、头痛明显的,推荐服用藿香正气水,因为水剂起效主要在上焦。服用时可先将药水倒在杯中,再冲入约30毫升左右的热水趁热饮服,10分钟后再饮1杯热水。服后要避风,让身体微微有汗时最佳。服药时要忌食生冷、荤腥、油腻、酸辣等食物,对酒精过敏或不能饮酒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

藿香正气丸是最常用的剂型,是散剂的变形,尤其是水丸,效果更好。一般的情况都可以用,如果是腹泻明显,我更推荐使用这个剂型,因为丸剂会融化的慢些,一般对于中、下焦的效果更好。

藿香正气软胶囊是中药的新剂型,容易服用、口感较好。软胶囊我也经常推荐,对于脾胃等中焦的症状明显的,我会主要用这个软胶囊。

一般情况下,我觉得使用藿香正气丸(小粒的那种水丸,不是大蜜丸)就可以了,这些天我一直都推荐感冒者使用这个剂型来着。

古代的经典方子,都是创立者千锤百炼而来,所以只要对证,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些天我总是听到回电,告诉我真是感谢,感冒的情况立刻好转了,我的心里也是非常的高兴,看到我们古人的智慧,直到今天还在为保护老百姓的健康起着作用,打心里佩服我们的老祖宗。

当然,这是寒湿引起的感冒,可以用藿香正气丸,暑湿的还可以用三仁汤等其他的方子,而且,每次感冒,还是需要辩证的,不能我写了藿香正气丸,大家就都用这个了,各个地域不同,感病原因不同,病情也会不同的,中医讲究辩证,所以遇到难题还是可以让附近的医生帮助分析一下。

呵呵,回头一看,我的博客里面,写了那么多感冒的事儿,但是因为这个病总是困扰大家,所以就又写了这一篇。

【2】我六月初在江南逗留了若干天,讲课和考察,刚刚回到北京,这次又赶上了雨季,很多时候,江南的细雨从天飘落,人们根本就不打伞,然后进入办公室,空调开着,冷风再吹,结果,大家在夏天受的居然是寒湿,原来以为江南夏天会是湿热,那是清代薛雪和王孟英等名家所擅长的理论,结果,我居然没有见到,可见必须灵活掌握,估计过些日子天气会更热的,湿热当然也会存在,但是现在确实与清代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冷饮和空调,所以夏天的寒湿并没有现在这么多。

回到了北京,看到天气也是非常的湿,本来也是应该很热的天了,但是,患病的也是有很多寒湿的情况,我仔细体会,原来,虽然白天很热,但是晚上还是有一点凉,所以很多朋友说,虽然上床的时候热得浑身是汗,可是,下半夜,却要盖上被子,否则会冷的。

这种寒湿的病症,很多情况下,可以用藿香正气丸来处理的。

我举个例子,有位江南的朋友感冒了,头痛,身上冷,向我咨询,我首先考虑到此时江南的气候,整个大环境是湿气重,于是就在这方面多考虑了一下,我看到他的舌苔是满布的,就问他恶心吗?腹泻吗?结果他回答:腹泻。

于是我明白了,这是寒湿导致的外感,在现代医学里面这是胃肠型感冒,就是在感冒的同时,出现了上吐下泻等脾胃症状,此时用普通的治疗感冒的方法是效果不好的,我们必须去除寒湿,他的身体才能康复。

于是我告诉他买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丸,这是我的经验,如果寒湿感冒,头痛,或者呕吐,我会让患者用藿香正气水,让药力在上中焦起效;如果患者腹泻,我则会用藿香正气丸,让药力在中下焦起效。

结果他服用后,第二天感冒就明显好转,腹泻也停止了。

这样的例子,这些天经历了很多,所以提示大家,切勿在夏天就觉得此时是湿热多,其实很大的比例是因为寒湿而病的。

藿香正气这个方子我在以前的博客里面写过,大家可以参看,这是一个去除寒湿的方子,里面温热的药物居多,但是,现在不知道打什么时候起,很多人说这个药物是治疗中暑的,于是很多单位在夏天都把它作为福利来发送,其实,这个方子是用来去除寒湿的,为什么会有错觉在夏天用的多呢?是因为人们夏天喝冷饮多,结果导致脾胃寒湿重,那么外邪就容易入侵,此时用藿香正气丸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真的中暑了,在非常热的环境里面汗出得太多了,气阴两伤了,服用藿香正气会越来越糟糕的,因为是热上加热,您给酷热中汗都快出没了的人喝藿香正气水试试?喝完了立刻鼻子冒火。

其实,如果真的中暑了,我们民间有很多方法,此时补充津液是第一位的,民间一般服用绿豆汤,或者用西瓜皮熬汤等方法,都可以,西瓜皮叫西瓜翠衣,有很好的去暑作用。

之所以现在藿香正气丸能够治疗中暑的说法能够如此盛行,其实主要是因为现在真正的中暑太少了,除了一些特别辛苦的工种,一般很少有机会被炎热所伤。现在的夏天,大家因为冷饮和空调而导致的寒湿反而很多,所以这个方子在夏天大有作为,这让大家把夏天和它紧密联系起来了。

藿香正气这个方子,让我们来看看,成份是:藿香、苏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这里面绝大多数的药物都是祛湿的,其中基本都是温热药,最让人叫绝的就是:在治疗外感病的过程中,这个方子里面并没有任何我们通常意义的解毒的药物,没有那些在药物实验中所谓的杀灭细菌病毒的东西,可是却能治疗此类疾病,这其中的奥妙,确是需要我们体会一下的。

下面聊聊这个外邪,很多人说中医理论比较玄妙,虚无缥缈的,有过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朋友问我:你们中医说的这个寒邪、风邪、湿邪,都是什么东西啊?能检测出来吗?风在体内哪儿啊?

这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中医是怎么认识外界的邪气的。

一般西医考虑人体是怎么患病的,会觉得有两个因素比较重要,就是“因”和“果”,他们通常认为,有这个“因”,一定会导致有这个“果”,这是西医的思路,比如这个外界的致病因素,古人知道有种外界的邪气,古人对此称呼很多,比如“戾气”等。现在我们拿感冒举例子,这个“邪气”,就是现代医学说的感冒病毒,我们可以当做是“因”,西医认为有这个“因”就一定会有那个“果”,所以他会觉得杀灭了感冒病毒人就不感冒了,但是现实情况是,感冒病毒根本就无法杀掉,因为那些著名的大制药公司知道,化上亿美元,几年的时间研究出来控制感冒病毒的药,刚刚生产出来,结果会在一夜之间,感冒病毒就变异了,这个药就失效了,所以没有制药公司干这样的傻事儿。

况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这个“因”,未必就导致这个“果”,好比说,您的家里人感冒了,发烧很严重,可是您会发现,家里的其他人可能一点事儿都没有,没有感冒,这就说明,有“因”未必导致“果”,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医里面,我们讲究的是,“因”之后,还有一个“缘”,著名中医徐文兵先生就特别重视这个“缘”。这个“缘”是什么呢?就是致病的条件,有外部条件,有体内的内部条件。只有“缘”这个条件具备了,“因”才能导致“果”。

古代的时候,这个“缘”字的本意是衣服的边,后来指的是事情发生所需要凭借的条件,我们通常所说的“缘何而起”,就是凭借什么而发生的意思,我们可以说“缘门而入”,意思是顺着门这条渠道进入,但是我们不能说“因门而入”;我们可以说“缘木求鱼”意思是顺着树木往上爬去找鱼,但是我们不能说“因木求鱼”。所以这个“因”和“缘”是两回事儿。

在中医里面,外界的“邪气”(也就是西医所讲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是“因”,民国时候的火神派名医祝味菊认为外邪,也就是这个“因”其实只分“有机之邪”和“无机之邪”两种,有机之邪是指微生物,可以繁殖的;无机之邪指的是如砒霜等无法繁殖的毒物。

除了“因”之外,这个“缘”是造成“邪气”入侵的条件,它可能是患者自己的正气不足,也可能是外界气候的变化,比如:天气突然变寒冷了,导致了我们的经络运行不畅,防御部队无法运送到前线;外界湿气突然重了,也导致了我们经络的运行不畅;比如天气过热了,会蒸发津液,导致经络运行不畅。这都是“缘”,有了这个“缘”,“邪气”才能侵袭到我们的身体,所以中医对身体致病的过程分析得很透彻,我们知道如果去对付这个“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因为这个“因”(比如说病毒),会有千奇百怪的变化,比如说根据文献记载,古代每次瘟疫病情表现得都不相同,所以我们中医虽然也讲究清除这个“因”,但是更加重视清除这个“缘”,尽管你有千奇百怪的变化,但是我们不管它,我们只是清除它进入人体所需要凭借的条件,也就是清除这个“缘”,这样它就无法凭借,无法进入了。

所以,我们古人会更加重视这个“缘”,重视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干脆把“缘”作为主要祛除对象,干脆把“缘”当做邪气来称呼了,或者说:我们把“因”、“缘”放在一起称为“外邪”了,这样更直接,更清晰。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我们古代所说的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其实都是“缘”,是致病的条件,本来它们都是自然界气候正常的变化,但是如果反常了,就会过分,古人认为它们是致病的关键,所以直接把它们标示为邪气,这样很直接,既讲清楚了什么重要,也不必绕来绕去讲因缘的,这是中国人比较擅长的“体用一源”的思路。

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中国人一听说寒邪、风邪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外国人就会吃力些,他们会找这个风在体内哪里呢?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我们中医调理感冒的时候,为什么要在方子里面加入散寒的温热药,加入祛湿的药,加入清热的药,其中绝大多数是在祛除“缘”这个致病环境呢。结果,这个“缘”清除后,身体自己就把那个“因”给驱赶出去了。

所以,大家看到了,藿香正气散里面一个所谓的解毒药物都没有,全部是祛湿散寒的,实际上我们知道这是去除那个“缘”的,可是,使用了以后,我们体内的寒湿——“缘”没有了,外邪,那个“因”——那个被西医检测出来的感冒病毒,结果也被我们的身体给清除掉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个“因”本来是依靠这个“缘”才进来的。

我说的这些内容,其实有些绕口,大家都已经习惯说湿邪湿邪的了,但是为什么叫湿邪,恐怕也不了解,看了我的内容,会有人说我在用西医的思路解释中医,其实不是,道理只有一个,中医西医都是一样的,全都是这些内容,祝味菊早就思考过,这些思考是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医的。同时,对于这个“缘”的理论,西医的研究是不够的,应该向中医学习。

所以,我们了解中医,要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我们要知道我们说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为什么叫它们外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1502.html

更多阅读

罗大伦:三七粉的妙用

罗大伦:三七粉的妙用2010-04-25方子:三七鸡骨汤。如果有跌打损伤,尤其是骨头受伤骨折,就可用这个方子。取三七粉10克,把鸡腿肉剔掉,取骨头,用刀背把骨头砸碎,然后用这碎骨头和三七粉熬汤。每天喝这个汤,骨骼愈合的速度会加快,能减轻患者的疼

解读罗大佑:《罗大佑自选辑》文案(1995)

2003年补记:1995年我刚退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要干嘛,零星接了一两个案子做,多半的时间还是混来混去。有一天,魔岩张培仁打了一通电话来。他说罗大佑打算出自选辑,希望能有比较详尽的作品解说。张培仁觉得,应该让年轻世代来执笔写这篇长文,展

罗大伦:看着舌头诊病中医舌诊

中医舌诊看着舌头诊病摘自罗大伦新浪博客 现在大家去医院看中医,一般都是号脉,看舌头,我们都习惯了,其实大家不要以为中医从一开始时就擅长舌诊,这个舌诊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时间并不久,虽然看舌头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里面略

罗大伦《古代的医生·喻嘉言·下》 罗大伦 古代的中医

  在靖安行医若干年后,喻嘉言接到了来自常熟的一个当时著名人物的邀请,这位著名人物就是钱谦益。  钱谦益是何许人也?  此人还不得不讲,因为后来他与喻嘉言的关系太密切了。  这位老兄是个大才子,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曾经官至礼部尚

声明:《罗大伦: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治寒湿2011-06-22》为网友风流野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