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转载的读后感和书评
——————————————————————————
《狼图腾》是纪实体长篇小说,本书的作者姜戎,30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他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直到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院。在草原,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并与他亲爱的小狼共同患难,经历了青年时代痛苦的精神“游牧”。蒙古狼带他穿过了历史的千年迷雾,径直来到谜团的中心。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草原人对狼的爱和恨、狼的神奇魔力,使姜戎与狼结下了不解之缘。
《狼图腾》是一部关于狼的著作,是由几十个有关狼的故事集合而成,情节紧张而神秘。狼在中国传统中并不能和真善美联系在一起,并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相悖,也不可能将狼作为自己的信仰,唯有龙图腾才是炎黄子孙的代表。狼的贪婪、凶狠、狡猾是我们永远不能接受的。然而我们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中华龙与狼的相似之处:狼的每一次侦查、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等等,无不是我们联想到:我们缺少的狼精神,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了局限,我们需要的是一只现代狼。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与日韩的差距是无法例举的,然而我们也渴望大唐盛世、同样渴望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同样渴望清朝的康乾盛世,希望国家强盛,为了这一梦想,我们不该拒绝狼的精神,树立自己内心的狼图腾。
——————————————————————————
以下是转载的读后感和书评
——————————————————————————
作者简介
姜戎(笔名),北京人,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主业: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媒体推荐
狼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动机
康庄
在《狼图腾》这部书出版之前,我们对“狼”知之甚少。极其有限的关于“狼”的零星知识,来自于幼时被曲解的童话和寓言,以及当下电视中的部分动物环保节目。
在潜意识里,我们惧怕狼;甚至憎恨狼。我们想当然、习惯性地把狼与“残暴”“
凶恶”“贪婪”等恶性语词捆绑在一起。在我们当下的文化观念中,“声名狼藉”之“狼”,声誉其实早于其肉身的灭绝。
因而,阅读《狼图腾》一书所引起的震惊,是具有某种颠覆性的。它超出了我们的日常阅读视野和想象——此前,尚无一部书能将“狼”的生物性,与“狼”在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精神性”,如此天衣无缝地勾连起来。锋利的狼牙如同一根根锥子,血淋淋地楔入并咬透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填补了历史与文学史的重大空白。这部书中所发出的声声叩问,犹如暗夜里旷野上的凄厉狼嗥,尖锐地敲击并激活着农耕文化麻木迟钝的神经。“引狼入史”——由此,我们头脑中常年缓慢行走的、带有家畜性的怯懦“羊群”思维,被迫开始疾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