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谁来分割出版商机这块蛋糕(2)



给图书打开一条通向世界的路

主持人:您刚刚出访了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在和这些国家新闻出版行业的官员交流的时候,他向您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您印象比较深?

柳斌杰:什么时候让我们进入中国来搞出版、搞报纸。

主持人:那您给他们的答复是什么?

柳斌杰: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欢迎你们进入到中国来发展。像现在我们有52家刊物同国际上最先进的刊物合作,凡是世界知名的品牌和中国都有版权合作。我们的发行、印刷市场是开放的。当然将来我们在新媒体领域,比方说数字传播、互联网出版、电子书刊、报纸,这些领域他们有先进技术和管理,我们还继续可以合作。

什么不开放?电视的发布权是不开放的,出版也一样,不管你是新媒体产品还是传统产品,必须通过国家允许的、有资质的单位去出版。

主持人:无论未来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中国跟外国新闻出版行业的人和企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在座的各位,你们在和国外的同行打交道的时候,如何来评判他们的实力和我们的实力?

谭跃:2004年的时候,国外市场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很小,在谈合作的时候基本谈不拢。但是这两年的变化非常明显,比如说世界著名的阿歇特出版公司,他是主动上门来找我们谈的,现在我们跟阿歇特已经逐步地展开从项目到资本层面的合作,谈判已经有阶段性的成果。他承诺在他全球的网络向我们的图书开放,这样可以实现我们中国走出去实实在在的一条路径。

陈天桥:在数字媒体行业里,我们和国外企业是同一条起跑线。我们可能看到很多传统的出版集团,他们可能面临到巨大的内容、分发压力,因为传统出版业已经成为有一定垄断、市场和规模的领先者,但是对新媒体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观众:如果出版行业真的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那么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它的影响会有多大?

柳斌杰:谁家孩子不读书,那么读书离不了这个行业,哪个公民不想了解新闻,新闻也离不开新闻传媒这些载体。丰富传媒载体,能给更多的人及时、快捷地提供各种新闻信息。最直接的是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整个新闻出版行业现在从业的人员已经1100万。

谭跃:我们建一个1万平米的书城,可以提供200到300个就业岗位,今年我们的规划是建10个书城,平均下来大概能提供1000个工作岗位。就我们一个地方性的集团,不算大,虽然前两年经过改制分流以后,人数减少了5000人,但是现在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是10000个。

再比如讲,我们的印制厂达到100家,这100家的工人大概是2万人。此外,我们需要的纸张来源于15家,共8万人,对就业起着支撑的作用。

李国庆:改革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读者最受益的就是便宜。你以后可以到盛大文学网、当当网免费阅读一部分,花两块八就可以阅读一本书,这个可能是消费者最关心的。

王亚非:股票上涨对股民是最好的事情,所以文化产业也能上市,也能有好的股票。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谁来分割出版商机这块蛋糕(2)

砸掉药罐子 换汤也换药

主持人:这么美好的前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去实现它一定不是一条坦途,一定会经过很多的障碍。也许很多走在路上的改革者他们都有体会,包括我们希望改革的人,也许都会提出自己的困惑。我们不妨从江苏凤凰集团开始。

柳斌杰:他们拿出了几亿的资金和海南岛实行了重组,我最近到海南岛去,海南省委省政府非常满意,完全改变了海南岛图书发行的网络市场结构,给人民带来了好处。

谭跃:海南整合是比较成功的。我们看中的主要不是经济利益,虽然去年8个月以后它的销售利润就增长了15%,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介入到当地的文化建设,同时获得一张网络,等待今后的回报。下一次整合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集中度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当中普遍感觉到,这个事情很难谈。

某一个省,比如说2007年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双方都很高兴,但是最后他有一个前提,你不能够控股。这样我就要算我的帐了,要不要带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和优质的团队去?如果这几个都不带,今后的成长又会怎么样?因为这个行政壁垒是几十年形成的,虽然大家理性认识上感觉到,但是回到自己本位的时候很难推动。《指导意见》里面我们都学习了,讲得非常明确,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有没有推动性的具体的举措?

柳斌杰:中央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从中央部门、党政部门出版社开始转制、脱钩,创造一个跨地区、跨媒体发展的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打破行政资源,各种生产要素向高地集中,我们现在这个规律还没有完全形成。按照中央的要求已经明确提出了六七个大型的传媒集团,通过上市筹集社会资本。

第二,融资是我们要吸收大型国有企业进入的渠道。最近我们在策划打造重大传媒集团,中石油、中移动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真正的资本实力要进来,解决这个行业长期自我滚动发展,资本不足的问题。

第三,和民营资本要链接,它的市场敏感度、策划能力、对危机处理应对的速度,都是原来的体制所不具备的。这些政策推动,会催生中国出版传媒[12.26 0.25%]企业的航空母舰,能够跟国际上大型的传媒集团同场竞争。

主持人:谭先生,您觉得哪一条可能更能够解决你当前遇到的这个困难?

谭跃:资本的概念,可能是一个比较中性、容易接受的观点。比如用基金的形式,用中间人的方式,然后来联合两边,两边心理上都比较容易接受。第二点,比如上市,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我们相互置换股份,背后主要不是近期的利益,而是交换、融合相互之间的出版资源。

王波明:90年代,中国在企业改革的时候,变成了翻牌体制,就是一个企业只是简单地从事业体制翻牌到企业体制,但是实际上经营机制还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我关心,是不是这次的改革会真是换汤也换药,也就是说它的整个制度建设方面是把过去的级别概念取消,把工资、人才的竞争机制能够真正地引进来?

柳斌杰:这次改革要防止这一点,不但要换汤,而且要换药,还要砸掉药罐子。

首先,资产要真正地从党政机关,政府事业性的资产剥离出来。第二,建立与公司制相结合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股份的多元化,仍然是一股独大。第三,政策上要创造依法、自主、独立经营的环境。

所以这一次改革是在我们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改革,反复推敲设计前进的线路图,就是不让它有反复,就是要改革到位,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不是政府的附属部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5774.html

更多阅读

伫立在布瑟列侬的土地上 像布瑟列侬的歌曲

喜欢马修连恩轻轻的吟唱,夹杂着淡淡的忧伤,还有漫漫的人生沧桑。舒缓的旋律,直入人的心灵,直击人的灵魂。听了不同的版本,唯有马修连恩才能淋漓尽致地诠释这首天籁之音的神韵。那是心灵的歌唱,那是灵魂的呼唤,那是美好的珍藏,那是无奈的逃亡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落雪刘兰鹏文章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艾青作(蒋海澄)。1937年发表。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中国最神奇的绝壁上的村庄——郭亮村 神奇的村庄

馆友“灤水鍾靈”:您好!您的文章“中国最神奇的绝壁上的村庄——郭亮村”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2年6月1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社会/财经”下“地理/旅游”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

失落的未来免费观看 失落的后半生 谁来为我们的未来买单

   你设想过60岁退休那天,牵手你的另一半进行一次犒劳人生的旅行吗?  旅途或近或远,或朴素或奢华,对于彼时已经失去工作能力(机会)的人来说,答案很大程度上将仰仗于你积累的财富。  一段体面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谁来为它买单?你所服

声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谁来分割出版商机这块蛋糕(2)》为网友傲似你祖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