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诽谤门”:谁的灵魂缺失



“诽谤门”无疑使伊利和蒙牛这两大乳业巨头成为近期新闻事件的主角。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民众的口诛笔伐。对大多数人来说,愤怒的原因并不是就餐的心情受到了影响,而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和忧虑。如此巨无霸的企业,其行为却犹如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种因爱而恨、因恨而忧的情绪不免纠结于心。

忧虑不是多余的。近些年来,有多少巨无霸企业顷刻之间轰然倒下。三九、德隆、三株、科龙、健力宝,这些曾经风光无限、寄托着民众无限希望的企业,都已成过眼烟云。因此,对伊利和蒙牛,善良的人们当然不希望这样的结果出现。因此,重要的是要从愤怒的情绪中回过神来,找出企业不良生长的基因并进行修补,以避免重蹈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覆灭的厄运。

野蛮成长,有弊无利

 乳业“诽谤门”:谁的灵魂缺失
“它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这是前些年颇为经典、流传甚广的颁奖词,是对蒙牛和它的创始人的赞誉。蒙牛的发展速度,的确创造了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企业的成长和人的成长是一样的。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增速过快,企业文化、管理势必无法跟上,就会埋下致命的隐患。当然,这并不说快速成长不好,也不说企业不能快速成长,而是一定要意识到快速成长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策予以克服。

据说无论是伊利还是蒙牛,在内部都讲着同一个关于速度的经典故事——“狮子和羚羊”:每天太阳升起,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就必须快速奔跑,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会活活地饿死。羚羊也必须快速奔跑,如果不能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就肯定会被吃掉。不难看出,追求飞速发展,成为两家企业的发展理念。应当说,蒙牛和伊利,其发展速度都是超常规的。然而,速度是靠素质作保证的。无论是狮子还是羚羊,要想快速地奔跑,必须要有充沛的体力作保证的,否则,就无法实现快速奔跑。而“诽谤门”事件的发生,恰恰暴露了这样快速成长所带来的致命缺陷,至少说明这两家企业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成熟而强大公司的标准,或者说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大而不强的企业。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实现目标,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55101|32

不知从何时起,狼一下子成了一些企业和管理咨询机构崇拜的偶像,狼性法则,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中,很多企业如同恶狼一样,在野蛮地成长着。在这种理念支配下,很多企业对内采用毫无人性的、残酷的所谓“目标化管理”,对外则把对手当成猎物,攻城掠地、不择手段地厮杀。

这种单纯追逐利润的野蛮成长,其结果必然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要结果,不问过程。从蒙牛的声明中,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蒙牛在澄清声明中称安勇“在未向任何上级请示的情况下,擅自与合作公司联系,发表了鱼油中含有的EPA成分对婴幼儿健康不利的言论”,并一再强调安勇“没有向任何人请示,擅自而为”。而且还举例“当年酸酸乳超级女生就是由产品经理做的,在做之前,公司高层都不知道”作为佐证。蒙牛的声明,无非是想撇清和事件的关系。你看,连下属人员策划超级女生这样影响巨大的活动公司都不知道,安勇的行为公司怎能知道?然而透过这一声明,不难看到其只要结果、不问过程的发展思路和理念。这一声明清楚地表明公司不需要知道下属做什么,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这样的管理模式,不出问题那才叫怪。

这种单纯追逐利润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公司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灵魂的锻造。一个企业要想基业常青,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和锻造优秀的企业灵魂。企业文化的建设,绝不是在墙上刷满标语和口号,也不是在纸上写满感人肺腑的词句,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内心和灵魂深处的优秀的文化、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优秀文化和灵魂的企业,就像体力不支的羚羊和狮子,即便一时奔跑得很快,也难免死亡的厄运。

既竞争,也共生

表面上看,竞争是同对手争夺市场、争夺客户、争夺资源。思路狭隘的人,一定会把市场、客户、资源看成恒定的,既然是恒定的,在他们看来,只有千方百计把竞争对手打垮、搞垮,自己才能生存。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当自然界一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物种就会消亡。企业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其实,市场、客户、资源都不一定是恒定的,市场需要培育,客户需要开发,资源需要挖掘,只有竞争对手充分,市场才能得到有效的培育,客户才能得到广泛的开发,资源才能得到深度的挖掘。当一条街上只有一家餐馆,可能是门可罗雀,而当这条街是餐饮一条街时,则会车水马龙。这就是共生的结果,也是竞争的结果。其实,只有对手强大,你才能逐渐地变得强大,因此,要树立敬畏、尊重对手并同对手一同发展的意识,而不是不择手段地消灭对手。要知道,市场不是猎物,客户不是猎物,资源不是猎物,对手不是猎物,如果非要把狼性法则用在企业上,也要学习狼的团队精神和狼群内部的规则意识,而不是狼的残忍和贪婪。

尽管目前我国法律还不十分完善,但是,并不缺乏规范竞争的法律。早在1993年,我国就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了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和其法律责任,同时在刑法里也对损害商业信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了规定。

然而,由于习惯于野蛮生长,蔑视规则成为常态。“诽谤门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因没有规则规制的结果,而是行为人故意践踏规则的结果。

当然,人们更应当反思导致蒙牛和伊利“诽谤门”事件发生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且不说当今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沦丧、腐败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仅是当前这种崇尚快速成功的浮躁的社会风气,也会使企业失去作好内功的耐心。如果这种浮躁的风气不能得到遏制,“诽谤门”就会层出不穷,企业也就无法摆脱由风光无限到昙花一现的宿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81847.html

更多阅读

养老金入市:谁的养老金?

养老金入市:谁的养老金?家宝同学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在中国两会中,温总的一句7.5%,立即让全球的股市、大宗市场和外汇市场炸了窝。不过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戴相龙老哥拼命向大家显示裤衩,让大家看到社保基金的9%回报的骄人战

蒋昕捷:谁的城市?(中国青年报 2009-2-25) 新闻联播2009 05 25

首页->> 中国青年报图形版->> 冰点特稿冰点特稿第699期【冰点】:谁的城市?本报记者 蒋昕捷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25    [打印] [关闭]中央电视台新址的电视文化中心(缩写TVCC)着火的时候,李照兴正在上海的一家小饭馆里喝

汪晖与王彬彬:谁的学风问题?

赵牧王彬彬批评汪晖的“学风”的文章,在网上掀起了又一轮讨论学术不端的高潮。毫不讳言,汪晖是我颇为仰慕的一位学者,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却不是为他辩护,而是感到一种悲凉:哪怕对当前学术的圈子化、利益集团化有不少腹议,但总

傅斯鸿:谁的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是曹髦讨伐司马昭的檄文。但曹髦不仅没有能成功讨伐司马昭,反而刚一冲出皇宫就被司马昭手下将领成济给杀死了。…………………………谁的司马昭之心文/傅斯鸿什么是“司马昭之心”?根据史书《三国志》裴松之

声明:《乳业“诽谤门”:谁的灵魂缺失》为网友反差与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