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问题及成因

  1.缺乏银行认可的抵质押品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资金实力较弱,流动资金匮乏,信用评级较低,缺少银行认可的房产、土地等抵质押品,而符合银行担保要求的大企业又不愿为中小企业担保。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之间往往相互担保。因此就出现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现象。

  2.缺乏贸易融资审批标准

  国际贸易融资属于授信范畴,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在当前银行的统一授信管理中,由于没有针对贸易融资业务制定专门的授信审查标准,导致银行在审查贸易融资业务时,往往比照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审批,审批环节多、期限长、程序繁杂,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额度小、频率高、时效性强的特点不一致,给企业办理业务造成了很大不便。

  3.融资产品单一,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仍以传统的产品为主,即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信用证业务为主,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国际上新兴的贸易融资产品如:国际保理、福费廷等则很少有银行开办,发展缓慢,且业务额极其有限,很难满足那些积极参与国际化的中小企业的需要。从融资对象来看,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而对广大中小企业,则往往设定额外条件,不利于中小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即使中小企业能从银行获得贸易融资,融资的比例和金额都相当小,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

  4.信息不透明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与中小企业有关的财务和经营公开信息难以取得,银行无法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与风险评级,因而不能提供相应数量的融资服务。

  5.缺乏高素质业务人员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专业性强,中小企业和银行都需要懂国际贸易业务和银行业务的综合性人才。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也千变万化,由于业务人员水平有限,不但限制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和融资方式的创新,而且不会利用贸易融资业务合理规避风险。

  6.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还没有能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涉及到的票据、货权、信托等行为的权利和责任给出明确法律界定的相关法律。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与国际惯例不符情况,例如,银行在押汇业务中当客户违约时如何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另一方面,有些国际贸易融资的常用术语和做法在我国法律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由于这些法律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银行和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阻碍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

  二、促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

  1.政府大力支持

  (1)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信息发布系统。政府应创造条件,搭建银企双方交流的平台,促进银企合作;逐步完善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多样化政府支持手段,如政府补贴、优惠政策等;尽快完善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支持体系,综合运用信贷、保险等多种手段促进中小企-爱华网-业扩大出口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业务。

  (2)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二是建设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为企业利用信用产品进行融资和交易提供便利。三是建立中小企业的担保市场体系,支持建立民营商业担保机构以及企业间的互助担保机构;四是政府要拨出专款作为融资担保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并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级担保制度。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立法部门应该既立足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接轨,尽快建立健全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国际贸易融资当事人的权利和责任在法律上做出具体的界定,避免因现有法律与国际惯例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银行与企业在业务操作时产生法律风险。

  2.银行通力保障

  (1)改变观念,加强融资产品创新。从目前形势看,我国各商业银行必须更新观念,提高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认识,树立贸易融资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同时,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应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融资产品创新,特别注意创新一些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例如:除了发展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融资产品外,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如结构性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将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与新型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

  (2)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客户的了解,准确把握贸易背景,保证还款来源;拓宽抵质押物品种及担保形式,通过多种手段控制风险;整合内部结构,实现审贷分离;建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考核制度,动态控制授信额度;通过对融资品种和结算方式来控制风险;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道德和操作风险。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根据贸易融资业务的“自我偿付性”和中小企业的特点,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办法和评级标准;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进行风险评级,核定授信额度;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

  (4)技术创新。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运用。一是要有开发内部业务应用系统的能力。二是采用信息科技手段将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自动化和网络化,向客户提供即时的信息服务。三是使用外部电子网络应用系统,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信息咨询公司合作。四是倡导商业银行之间协作和联合开发应用系统。

  (5)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一是引进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二是充分利用代理行的有利条件,学习国外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三是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更好地处理各种结算与融资业务,向更多的客户推销金融服务,有效控制风险。

  3.企业积极参与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
  (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经营管理。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做到:第一,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采用科学化管理。第二,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第三,树立风险意识,合理规避风险。第四,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第五,运用先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第六,培育自身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树立企业新形象。

  (2)增强信用意识,提高融资能力。中小企业首先要增强信用意识,尽量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并通过严格规范的企业制度、编写详实的财务报表、透明的经营管理等实际行动取信于银行。银行只有在完全掌握企业状况、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才愿意并放心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其次,借助“外力”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与大企业联盟,可由实力雄厚的供应商或最终用户提供担保,获得银行贷款。

  (3)培养相关人才。中小企业应不断加强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方面的知识,并力求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及授信审批过程。同时,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对熟悉国际贸易知识、银行业务和外贸业务的学习。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更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融资产品,灵活运用融资产品,降低经营成本,获取业务的先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70360.html

更多阅读

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 要:近年来,内部控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来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首先,在内部管理控制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不顺,控制力度薄弱,除

论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一、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与相关法律制度概况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十年来,我国积极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迈上了新台阶。十年来,我国出口规模增长了4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贸易理论、贸易模式和贸易获利三方面的问题。理论的发展可分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量部分。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现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论,而比

声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为网友惡女嗵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