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话题 文化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在多数中国人沉浸在人民币编织的生活中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社会有钱也有很多事情搞不定了。比如你给老师明明送过节费了,可是他对你的孩子还是不好;比如你明明给城管保护费了,但是还是被打得稀巴烂;比如你明明给医生塞了红包,但是医生还是那样冷冰冰。类似的比如,在我们周边正在普遍化!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以钱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正在从潜规则变成基本规则。我们以为我们的国民吃饱了饭就会遵循老祖宗说的“仓廪食而知礼节”,就会有了文化,岂不知我们只知道了“礼”是礼物的礼,而忘记了“礼”是谦让、尊重、包容、帮助、真诚。更甚的是,很多人吃饱了饭之后,应了流传千百年的民间俗语“饭饱生驴事”!这不,前几天就有蓬安县残联理事长刘习全酒足饭饱之后没事干,将陈佳抬进宾馆给睡了。这事情还没有消停,鹤山市桃源镇镇府宿舍楼内副镇长张志清就睡了下属小芳。大家为什么争先恐后地生“驴事”,我看“驴事”挣在从潜规则正在向基本规则转化。

    有人说,这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阶段;也有人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克林顿还搞莱温斯基呢;更有人正襟危坐地说,你不送礼不就没有贪官了吗?你不陪领导吃饭,领导就没有时间把你抱到床上或者爬到你床上了嘛!让他们这么一说,似乎送礼的都是王八蛋,被领导宠幸了的下属都不检点。中国不缺乏思想家,从这样的评论我们也能够看到,我们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也正在从潜规则成为基本规则。

    城管是打人的!幼儿园老师是虐待的!领导是要睡觉的!我们麻木了。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变化。

    这个变化使得我们对暴力拆迁无动于衷,对跌倒的老人不敢搀扶,对压在车轮下的孩子不敢施救,对幼儿园的孩子捆绑在马桶上呵呵一笑,对大学校园不足百米的地方建设钢厂造成污染轻描淡写。这不,长江大学的教授和师生跪在了政府门口!我相信,很多人可能还认为这些老师都是神经病,可是,我们也看到了,他们正在用自教师己的尊严和人格鞭策政府。

    但是,他们或许没有想到,正是他们教授下的学生在管理中逼迫了他们要跪在自己的学生面前。

    这是一个轮回,也是一个无奈的轮回。因为我们的小学生不向小学生,像大学生,我们的大学生不像大学生,像小学生。应试教育和教育制度下的升学已经不是教授学生成为健康的人,而是成为应试的机器。

    机器是没有感情的,自然更谈不上人文精神了。这样,下跪其实只是制造了舆论,事实上作用并不大。因为这样的根源在教育体制上。

 沉重的话题 文化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曾几何时,文化就是学历,有文化就是有学历。我就记得,我农村的村花就是嫁给了恐龙级的中专生,为什么?他有文化啊,是干部。我还记得,我上高中的第一天,班主任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问句:“上高中干什么?”然后让全班人回答,答案五花八门,有人想当县长、有人想做科学家、也有人想到老师等等。最后我敬爱的老师在满黑板的答案上用红粉笔花了一个大大的叉号!!然后呼喊着说,你们错了,全错了!!他疯狂地将黑板上的问句和答案擦掉,有神经质地写下了“上大学!”三个血淋淋的大字,然后教授我们齐声朗读。

    全班同学就在那一刻被赶上了不归路。我相信老师肯定也是看透了这个社会,他很明白农家子弟不上大学就不可能改变命运,但是他举起的大刀却杀害了全班级同学的理想和人格。直到今天,我还觉得他是我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侩子手,而非恩师。

    事实上,我的这位老师已经明白了潜规则正在成为规则。因为那个时候有文化的规则就是有文聘,你再有能力,国家不分配,你没有文聘你就找不到工作。应聘的时候,被应聘者经常被两个问题困扰,你是那个学校的?是大专还是本科?而这两个问题就决定了你是否有资格。现在还加上了两个问题,你工作几年了?在哪里干过?我每年都会招两个应届生到公司,然后也全力将我的经验和所学给他们传授。其实就是想突破这个规则,也感激当时没有经验的我,被一位姓常的老师直接聘任。|!---page split---|

    姓常的老师就不相信潜规则,也不拘泥于是否是名校,是否是应届生,他看中你当时的判断和对未来的理想。于是,我就有了机会。才有了以后的发展。但是,对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寄托希望到常老师这样的个体上,因为幸运的我的背后可能是成百上千的不幸者。那样,这个社会就缺乏宽容和真诚的文化了。

    说文化,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别急,让我用百度搜搜。

    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看完了,你闭上眼睛想象,你灵魂深处的文化是什么?然后用一句话表达一下,你会发现很难表达。似乎自己没有“文化”似的。事实上,对文化的定义很多,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人或组织可以给他下一个严谨和精准的定义。

    这么说,似乎我们都没有文化了。这是事实,因为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不,国家还提出文化改革和创新呢?正因为没有一个严谨和竞争的解释,恰恰说明了文化本身的包容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文化的土壤。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想,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可能有了微笑。昨天,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黄秋丽女士聊天,他刚采访完绿城集团老板宋卫平,她说宋卫平给绿城集团的内部幼儿园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让幼儿园的老师有“天使般的微笑”!

    好一个“天使般的微笑”!我相信,有天使般的微笑的老师,肯定不会给孩子五花大绑到马桶上。宋卫平有人文精神。无独有偶,任志强说他退休后将潜心做幼儿园,不知道老任同志会不会将斗争精神带到幼儿园,那样,花骨朵就被摧残了。

    而事实上,特别小的城管和一个小小的幼儿园老师都在透视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我们这个社会人民币太充斥了,而爱太少了,发自内心的微笑太少了。

    我们一度认为有GDP就有文化了;我们也一度认为,再造几个亿万富翁的王中军就有文化了;我们还一度认为,我们都举办奥运会了就有文化了;我还一度认为,孔子学院都开到德国了,就有文化了;我们还一度认为,我们有几上千万的大学生,我们就有文化了;我们还一度认为,我们有文化部了、文化站了、图书馆了,就有文化了,等等。

     我们有没有错,也没有错。问题是,我们没有将文化触及灵魂,没有将文化和人的自尊和人格关联。最后,我们早就的都是死的文化,而不是活的文化。所以,城管在对商贩下黑手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就在另外的城市摆摊;我们的老师在将孩子五花大绑到马桶上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也要生儿育女等等。

    “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知道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了不改!不是问题但是批评你了,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一直都是这样教导我的。

    祝福中国的文化改革深入,有效,胜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9198.html

更多阅读

6月18日最近流行的萌文化是什么东西? 最近流行的拍照软件

萌文化是什么东西?  20岁的女孩:一头长发,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也圆圆的,嘴巴嘟起看上去很可爱,整个打扮下来十足一个婴儿模样。明明是个大妈,打扮出来却像个20岁左右的女孩,还若无其事地走在大街上,看到这一幕,你会做何感想?据媒体报道,近日,在

厚古薄今:斯托克顿和保罗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控卫

厚古薄今:斯托克顿和保罗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控卫 由 西徳隆东墙 发表在虎扑篮球·湿乎乎的话题 http://bbs.hupu.com/votelz认为评价斯托克顿的两个点是1991年和1996年,先看1991年(梦一内容转帖自网易考古系),1991年是斯托克顿进入联盟

人是一个矛盾体,我也是 人也是停矛盾的

一位网友在拙文《告别革命是个人选择而非社会选择》后面留言:“陈先生曾经感谢这个时代,也多次感谢中国社会造就了一代新人。但是,这一篇却声称都无关紧要,那么紧要的又是什么?请陈先生自我切割一番。”非常感谢这位网友这条很有价值的留

声明:《沉重的话题 文化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为网友比你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