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民国“拿来主义”的是非



    鲁迅的《拿来主义》(1934),记得有行家译为“grabbism”。相对于“拿来”是“送去”。听鲁迅说来,自“海禁”给洋人的枪炮打开后,“送去主义”竟成时尚。古董古物等“学艺上”的东西,一批一批地送去巴黎伦敦等名都大邑去展览。送出去的除了物外,还有人呢。梅兰芳博士就是这样先“送”到苏联去催进“象征主义”,然后顺便到欧洲传道。


  《拿来主义》尽见鲁迅杂文本色。听他口气,可以看出他对新兴的“发扬国光”的路数很不以为然。“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他说。但他觉得,我们不能光“送”不“拿”,要不然我们的子孙日后就变得家无恒产。东西得由我们自己“拿”,不能任由别人“送”给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要的,不是鸦片、人家早已作废的军火枪炮、法国人的脂粉和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玩意。“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所谓“拿来”,就是自己动手精挑细选。“拿来主义”对国家的发展关系至大,鲁迅说因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清末外交官郭嵩焘(1818-1891)1875年出使英国,主张向西方学习,支持洋务派的自强新政。他在《使西纪程》有此一说:西方在“格致”与“政事”的领域上高于中国,但“文章礼乐不逮中华远甚”。这种见识,正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互相呼应。但从往后的历史发展看来,天朝要向番邦“拿来”的不单是枪炮水电弹药这些“奇技淫巧”,还有文章做法也得向西方取经。


  要向西方取经,只能通过翻译。梁启超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处今日之天下,则必以译西书为强国第一义……及今不速译书,则所谓变法者尽成空话,而国家将不能取一法之效。”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民国“拿来主义”的是非


  任公在其鸿文《译印政治小说序》鼓励国人发挥“拿来主义”功能,“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任公突出了政治小说的地位,希望借此“改良群治”、“开导民智”,可幸后来域外作品翻译的种类五花八门,远远超乎他个人的指望。《译印政治小说序》发表于1898年。一年后林纾的《茶花女》上场,严复看了也不觉心动,赞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魂。”


  《茶花女》是个多情妓女为了顾全爱郎前途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光以内容看,实难跟“富国强兵”拉上什么关系。但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林纾在翻译西方小说上所做的“拿来”工作,贡献至大。这位洋文半字不通的古文大家得友人之助译出了小仲马一个“哀情”故事,使他变成为胡适眼中的“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茶花女》因是“域外”作品,其叙事与言情模式自然有别于国人习知的才子佳人大团圆老套。继林纾后近百年的域外翻译工作,成了我们新文学的建设基础。鲁迅的话没错,“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要是鲁迅时代的信息已“全球化”,知识产权受到国际法的保护,“拿来主义”恐怕不是grabbism这个意思了。版权不错是可以用钱买回来,但交易除了“银货两讫”外还有好些细则要遵守。就拿林译《茶花女》做例子好了。据陈平原在《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所说,林纾在《茶花女》删节颇多,主要集中在前四节,其中包括另一妓女的故事和叙事者对有关妓女的议论等枝节。这些在译者看来都是无关重要的闲笔,删去一点也不可惜。


  西方国家为了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成立了《版权法》。要引用或翻译一本立了“案”的出版物,得跟作者和他的出版商或经理人洽商。原著内若需要任何改动得先征得“事主”同意。1976年美国修订了版权法,把作者权益受保的年份延至死后五十年。好让其子孙续享余荫。


  拿今天的眼光来看,早年的域外小说翻译,没有几本够得上翻译标准的。林纾恣意删节《茶花女》叙事的“议论”,可说开了清末民初译者凭一己所“好”夺原作者之“志”的先河。后来“意译”或“改写”风气之形成,说不定与冷红生的先例有关。根据谢天振和查明建写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苏曼殊、陈独秀翻译雨果的《悲惨世界》,形式上采取传统小说的章回体。从第八回起,整整有六回的篇幅是译者凭空添加的情节,编造了一个与原著完全不相干的情节。小说人物之口,多数责备‘奴隶的支那人’的丑恶习俗,并以反对拿破仑称帝独裁为结尾,借此来宣传自己反满的民族革命的思想。”雨果的旷世名著《Les Misérables》就这样给我们“拿过来”炮制成为反清的“革命”小说。


  事有凑巧,对我们思想影响至巨的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也是跟《茶花女》同年出版的。科学的著作,译者无由任自己的意气随意增删或改写的。幸亏我们从严复的译作学会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的道理。这道理给维新派诸子做了“新民”运动的基础,不然说不定我们今天还得在三呼万岁的日子过活。


  更值得庆幸的是,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活跃的时期,英国的《版权法》还未成立,否则我们哪能得知“天演”这个概念的由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63845.html

更多阅读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丰南区经安中学肖静 2015 1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共15条,其中位置与分布5条,联系与差异6

3.《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策略

3.《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的课文。本组课文主要是描大自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领略大自然的丰姿。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描绘了这

6.万年牢教学设计 6 7的认识教学设计

6.万年牢教学设计 说课稿《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

奇妙的金属物理性质及合金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奇妙的金属物理性质及合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3)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重要的常见合金2、过程与方法(1)由学生的生活

声明:《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民国“拿来主义”的是非》为网友稻草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