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事实模型 以正治企,虚事实做,持续发展



     阿里集团聚划算原总经理阎利珉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而被杭州警方刑事拘留,缘起阿里廉政部、合规部等部门主动发起的调查。自去年年中起,该团购网站的员工在招商过程中有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导致团购中出现假货。阎利珉由被解职到刑拘,无疑是内部调查“战果”的升格。联想到去年阿里“自我曝光”B2B涉嫌欺诈的客户,对公司价值观进行的整肃,马云将“虚事做实”的决心并非虚言。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可以被视为以正治企的经典案例。

  价值观的整肃就是以正治企

  知情人士说,在拍板聚划算总经理下课之前,阿里集团的灵魂人物马云多次通过内部邮件传递了阿里价值观成摆设的焦虑:看到反淘宝联盟攻击阿里,马云在微博上坦诚自己“疲劳心碎”;至少发了4次内部邮件谈论价值观问题。从去年让卫哲离开B2B到当下的聚划算的再次整肃,如果说这表明了马云一直在从愿景与价值观上着手解决阿里集团成长中的问题,那么就体现了一种以正治企的精神。

  以正治企可以视为老子“以正治国”治理诉求在现代企业里的表现,离不开对价值观的践行和整肃。作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来的三大治理原则之一,“以正治国”居于其三大原则之首,也是三大原则的核心。从字面上不难看出,“正”对个人而言指的是光明正大,对企业经营而言则是坚持走正道。从后人的商业实践来看,“正”在商业领域指的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商业伦理,比如以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等等,和阿里“客户第一”等六大价值观是一致的。“正”又与无为(静)相适应,必须消除挑战价值观的自私妄为。以正治企之“治”,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治理的内涵基本相似,是对管理者的管理,当然需要他们为企业价值观的弱化承担责任。

  应当承认,如果仅仅把以正治企作为一种理念,似乎很虚;把对价值观的探讨叫做务虚,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设法赚钱叫做务实,与以正治企对立起来那就错了。难怪周其仁认为很多的人把价值观、道德不当成底线,而当成一种智力游戏,只要有机会跳过去就OK。正是针对于此,在价值观上较真就需要“虚事实做”。一位与马云颇有交往的IT界资深人士在分析去年卫哲等高管引咎辞职时指出,“为什么一下子开掉CEO和COO?很简单,因为欺诈这件事触碰了马云的价值观底线”。其实,以正治企、强调价值观也是在务实,是为了务可持续发展之实。正如很多研究者所发现的那样,很多伟大的企业为什么能坚持100 年、102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用价值观驱动和约束员工。

  将以正治企的“虚事实做”,难免会碰到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当然包括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但是在企业既定的价值观体系中,以正治企的“虚事实做”,主要指的是坚守价值观与获得现实利益之间的冲突。负责任的企业家必须在其中做出选择,否则就是不正当得利。一方面,马云表示,阿里巴巴公司决不能变成一家仅以赚钱为目的的机器;另一方面,马云在致员工的公开信中说,“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这种义无旁顾的选择说明,坚守价值观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不肯付出自己的代价而声言坚守价值观,那只能是自欺欺人,进行价值观的整肃也只是在虚晃一枪。

  以正治企要从根本抓起

  如果说以正治企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家将“虚事实做”原本应该很容易做到;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在各种潜规则面前,阿里巴巴自曝家丑,“拿价值观这么虚的东西说事”,一些局外人难以理解。在这些局外人看来,相对于不止一次的“挥泪斩马谡”,对价值观念的坚守应当是个软指标,可以灵活对待。正因为如此,坐实以正治企更需要勇气,需要避开纠结,需要从根本上抓起。

 虚拟事实模型 以正治企,虚事实做,持续发展
  以正治企不能搞姑息迁就,以防止动摇公司立命之本。企业家一般都希望自己创立的企业能够像阿里那样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然而一旦接触实际,一点点利益诱惑,一点点选择压力,就可能让企业家产生动摇。在获利的过程中放弃对价值观的坚持,可以有一万个理由,但本质上都是姑息迁就,有了第一次放弃,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价值观终究会被业绩所绑架。要想避免在各种潜规则中越陷越深,企业家应当“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自始至终都应当较真,形成过硬的传统。早在2002年,在阿里巴巴致力于扭亏增盈的时候,有两个业务员违反了公司“不要给对方回扣”的规定,拿到了占全公司 70% 的销售收入。如果这在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老板那里,完全有可能是“英雄不问出处的”;但是阿里集团,还是把这两个业务员淘汰了。

  以正治企需要以身作则,防止滥用市场优势。应当承认,以正治企是需要话语权的;但这并非说明强势者天然就是正义的化身,而是说具有某种优势的人更应当强调自律。如果说企业在草创阶段不能求全责备的话,那么当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在价值观念上不坚持较高的标准,就很难走出兴亡周期律,妄谈打造世界级的品牌。马云对价值观进行整肃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阿里集团外部没有什么对手,问题来自内部。”自身的问题在没有曝光的情况下,外界是难以问津的。这时候只能通过自律“刮骨疗毒”,否则在企业内部难免会有利益主体利用已经形成的市场优势以谋私。对这种现象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们当然有理由怀疑其优势或者强势形成的正当性,使得本来正当的积累也会遭到唾弃。

  以正治企应当保证价值观落地,防止在基层失去基础。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对于领军人物来说,确有身不由己之处。即使领军人物自己一身正气,以正治企也未必能够保证价值观落地,就是因为出现了价值观念的“短板”。这个“短板”并非价值观念体系设计的不周全,而是说在基层失去了支撑,出现了不确定性。这当然与基层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有关,但他们切身利益的获得途径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假如他们切身利益的获得更取决于基层资源配置的执行情况,那么领军人物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同样会被虚置。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去年年底清退绝大多数实习生,对于减少管控风险是必要的,但更应当形成获得正当利益的共同体,而不是各自为战。

  用校正机制保证正当管理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实际上设定了一个前提条件:像马云这样以正治企,他所倡导的价值观是正当的;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基层有更多直接能够左右企业命运的权力,比如“资源配置权限倒挂”之类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土壤,出现了不正当管理。而企业家不能,也无法取消对下级的授权。如果基层管理人员并非反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是管理上出现了问题,那么,校正不正当管理就应当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马云今年年初曾经指出:任何商业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能体制化,都会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其特征往往是以管理的名义,实质上则属于不正当管理。以正治企无疑是要倡导正当管理,而它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在各种不正当管理面前的一种明确态度;并且不能止步于表态,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校正措施,马云把这叫做“自我修复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家坚持以正治企,并不是已经做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相反是发现问题后绝不遮遮掩掩,并且为了产生警示作用敢于将这种校正“公之于众”,公开透明。既然如此,就应当经得起考验,校正者事前应当做足功课,让被校正者在事实面前不得不认账,而不论背后的逻辑是潜规则还是行业惯例。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挑战面前,在以正治企中自我施压,当然需要企业家的魄力;但是随着各种信息的不断更新,不正当管理也在不断变换花样,运动式的价值观整肃不能代替经常性的校正工作。为了防止价值观的整肃以企业家个人的关注点为转移,需要一种正常的机制来主导。阿里集团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它在B2B公司的卫哲下课之前,采取的是“客户资质独立调查行动”,似乎是一个特例;而在“聚划算”的整肃中,则出现了廉政部、合规部这样正式组织的身影。无独有偶,去年年底,沃尔玛中国也宣布设立合规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事务,以保证其日常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由此可以看出,以正治企的校正工作形成一种机制势在必行,以便对不正当管理及时识别和反馈。

  一个有影响的企业不断的以正治企,固然是一种自我完善,但绝非是独善其身,会对同行、对整个市场不规范行为产生校正作用,有助于实现以企业“正天下”的抱负。当然,这主要是在与客户往来中相互约束,由此产生以正治企的辐射作用。阿里集团自2010年以来,以论坛发贴的形式,按月公布“诚信黑榜”,对内贸平台的“诚信通”会员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比如在2011年1月,有45家会员当月因贸易欺诈纠纷而被清退,有60家会员当月因发布违规信息遭遇清退。此外,“诚信通”还发起了诚信抱团活动,如果“抱团”的团员涉嫌欺诈,则全团商户要共同承担买家的损失。这种价值观的整肃如果能够由此产生滚雪球的作用,以正治企终将有望蔚然成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9992.html

更多阅读

海螵蛸乌贼骨 治脾虚胃寒 胃寒脾虚肝火旺有湿气

    海螵蛸(乌贼骨)治脾虚胃寒  文/梁迎春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相伴着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见的脾虚胃寒,多因饮食没有规律、劳累过度、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伤脾所致。海螵蛸具有通血脉、祛寒湿的功能,对脾虚胃痛的治疗效

穴位按摩治肾虚 肾虚按摩什么部位图解

穴位按摩治肾虚肾虚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有的症状:疲劳困倦、感冒不断、畏寒怕冷、爱喝水、四肢不温、又口干舌燥、比较容易口腔溃疡;夜尿多、腰痛、关节等骨头经常痛;怕热、腰酸、口舌生疮、小便黄热、烦躁无力、坐立不安。  以

声明:《虚拟事实模型 以正治企,虚事实做,持续发展》为网友奉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