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正能量 努力去做就是正能量



     和《千钧一发》比较,《神探亨特张》显得琐碎和混乱。但这不代表二者的叙事策略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老鱼和老张,都是警察,而本质上就是市井小人物,他们日子过得谈不上多么美满幸福,和其他人物一样,破事缠身,活得疲惫不堪却必须打起精神活下去,这基本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然后就是他们途经大街小巷,像《清明上河图》让我们看到大宋的街景。到处都是活人,老老实实或不择手段地活着,偶尔也有人会死,死于别人的活法,死于自己那摊子事儿。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生态系统。最后,老鱼和老张完成了自己“当天”的任务,也就是把这一天的“活”以及“活儿”给打发了。他们不会因此而兴高采烈,或者他们更加疲惫不堪了。

  从这一点看,琐碎和混乱并没有干扰这部电影的叙事策略,而使之松而不散。我倒想到散文的指导思想,所谓“形散神不散”。它仍然不紧不慢、节奏均衡、条理清晰地把一件事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作为一个历史久远的抒情大国,叙事难度像便秘一样长期困扰着中国的导演和作家们。看样子高群书对此颇为敏感和谨慎。

  从题材上看,导演高群书虽然参与制作过《东京大审判》这样的“大电影”,但就其大多数作品来说,他显然更倾向于拍“小电影”。特征是:当下、小人物、市井、群众以及他们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真相。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反英雄主义”。这个世界没有英雄,这是一个世界观和常识问题。即便在《风声》这种“谍战片”中,动人之处不在于间谍们的智慧以及这些智慧在惊险中的弄巧成拙和绝处逢生,而是“人”的那一面。人有什么?他们是情感动物,是血肉之躯,都想吃口热的,都是爹妈生的。

  关于“当下”的题材问题,也恰恰是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所缺的一种“德”。规避当下的现实生活及种种问题,很容易就被推诿到政治要求和审查制度上去。这固然是根源所在,但并非全部原因。寻求权力靠山和唯利是图才是核心问题。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作家一个导演在这方面付诸努力。我的理解,努力去做,正是高群书在电影中强调的“正能量”。成败其次,去碰去试就是一种“德”。这个国家并不缺北京奥运开幕式那种“史诗”,史诗太多了,五千年被封存在线装书里的文明,确实厉害。成千上万的人能在瞬间批量死亡,也很悲情。现实生活的场景如此分裂,我们强忍着千刀万剐的现实之痛,却又在荧幕前被史诗、娱乐节目、歌咏比赛搞得鸡血淋漓、前仰后合。

  基于此,使用微博活跃人士集体出演这部电影,我倒不以为是一种幽默和游戏精神。“微博中国”(本人发明的词,以区别于“电视中国”)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本身就和电影中的坑蒙拐骗偷等一切邪恶和正义密切相关。演员的选择和电影所要表现的当下市井生态,前者作为形式主义,可谓恰到好处。我臆测高群书并非是希望使用明星来召唤票房,从票房考虑,黄晓明扮演老张,范冰冰扮演票爷,可能更好。就做一部“微博电影”,框死它,局限它,又有什么不可以?

  我还注意到高群书在谈论这部电影时提到“人民暴力史”一说。电影中绝大多数角色都是施暴和受虐的典型人物。譬如换假币女在对他人施暴(广义上)的同时,自己的女儿却在街面上遭受肇事司机的反复碾压。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曾经如此赞美其祖国:“我在这样一个国家出生,希望、欢笑和生活之乐,在那里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有力,邪恶也是如此,因此你不是行恶就是受害。”挪用到中国来也未尝不可,不过,库斯图里卡将行恶和受害做了割裂,构成选项。在《神探亨特张》里却并非如此,老张抓过一个贼,后者在逃跑中遭遇车祸,瘫痪在床。这或许表明,贼是暴力,抓贼也是暴力。换言之,邪恶是一种暴力,正义同样也是暴力。

 这就是正能量 努力去做就是正能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4582.html

更多阅读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每个深夜?十点读书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时间很短,天涯很远。今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安静的去走完

声明:《这就是正能量 努力去做就是正能量》为网友今宵似酒饮离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