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2月起,西安市教育局在碑林、莲湖、新城、雁塔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一年来,改革赢得各界关注和认可。
日前,市教育局决定,从今年春季开学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各区县要确定优质学校资格,以区域内的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3所—5所学校,相对就近,合理组建“大学区”。 改革成效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能上学”转变为“上好学”,而优质教育资源的现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是新时期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目前全市172所高中,只有13所省级示范学校,所谓的“名校”更是只有五六所,优质高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基础教育乱择校、乱收费、奥数班等问题,从根子上来说都是这一矛盾的产物。教育工作要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颖科表示。 与此同时,西安的教育事业还面临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极其短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三个方面的重点问题。 2012年2月以来,西安市在4个主城区首推“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在区县域中小学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至5所同类型、同层次、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合理组建成为一个“大学区”,旨在由“学区长”学校示范引领,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资源向高水平、高层次均衡。截至目前,西安市4个试点区的283所中小学已组建起72个“大学区”。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日益壮大,办学体制从封闭走向开放,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012年7月起,市教育局在全国首开先河,启动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工程,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通过公开竞标,成为这一工程的建设方。他们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进校入户采集学校、学生、家长、专家等各方数据,然后组织专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得出评价结果。 据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林国强介绍,调研机构在西安四城区(雁塔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走访了7个“大学区”的24所学校,访谈学区长7人、成员学校校长17人,调查校长显示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较有成效。 这份调查报告显示,92%以上教师认为大学区实施对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有帮助。认为学区内学校间定期交流活动对学生提高有帮助的占到受访家长和学生的96%。教师、学生及家长中有91.62%的被调查者对“大学区”内实现“九统一”有信心,62.27%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区实现“九统一”会降温“择校热”。 雁塔区大雁塔小学办公室姚主任说:“现在实行的‘大学区’改革,就能有效地遏制‘择校热’的问题。”姚主任说,“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实施近一年来,学校有5名骨干教师长期在成员学校任课。同时,大雁塔小学联手曲江池小学、瓦胡同小学共同开展“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18位优秀骨干教师与三校的34位青年教师结为帮扶对象,同时搭建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记者了解到,雁塔区设置了19个松散型“大学区”和4个紧凑型“大学区”,2012年该区先后投入1138万元,对学区内的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同时,为有效提高区内老师的业务水平,雁塔教育局要求成员学校和学区长学校每学年相互派送5%—10%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 全市全面推广 李颖科介绍,在总结去年大学区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今年春季开学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各区县要确定优质学校资格,以区域内的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3所—5所学校,相对就近,合理组建“大学区”。 据了解,各区县组建“大学区”以辖区内同类型、同层次学校为主,但也鼓励探索跨地区、跨体制、跨阶段学校,组建紧凑型、松散型或混合型等多种形式的“大学区”,甚至跨区县组建大学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位于区县交界的学校,距离本辖区其他学校过远,不方便交流,可以允许和毗邻区县较近的学校组建“跨界大学区”;此外,学校为吸收先进办学理念,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组建“跨界大学区”,互相帮扶。 通过改革实验,各市(区)要建立和完善四项机制,包括:义务教育学校在布局结构、师资校长、经费投入等各项教育资源在城乡、校际、区域之间均衡配置、资源共享、整体发展的机制;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统筹管理、定期合理交流和流动的机制;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教育对口支援,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结对帮扶和交流服务的机制;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向辖区内初中分配的机制。 李颖科表示,通过西安“大学区”等教育改革,到2015年,西安市学前教育市一级以上等级幼儿园数量由现在的10%上升到15%;70%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所有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15%的普通高中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优质资源基本满足广大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市教育局要求,在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中,要合理配置优质教师等公共教育资源,通过向薄弱学校、薄弱地区师资倾斜,缩小校际人力差距,促进中小学校际间均衡。 紧凑型“大学区”的优质学校校长作为学区长,对学区实施统一管理,在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方面赋予一定管理权限。松散型“大学区”的优质学校通过输出品牌、管理、资源以及在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带动成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同时,形成“大学区”再生机制,在“大学区”内学校之间将逐步实施“统一管理策略、统一共享设施、统一教师调配、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课程规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西安市教育局强调,围绕“九统一”,大学区建设要在统一组织备课、共享设施和教师交流方面寻求重点突破。通过提高成员学校的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和社会声誉,促进成员学校在学区内成为新的品牌学校,鼓励其在一定条件下脱离学区,利用其品牌和教育资源组建新的学区,扩大优质资源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