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空壳洋品牌 揭秘“杜康”品牌之路



说起“杜康”商标之争,引起我们思考的问

题实在太多。曾经深深触动记者的,是 “杜康”商标的持有者伊川杜康的董事长刘更申先生的一句话:对于保护“杜康”品牌,我们要达到一刀封喉的效果。 然而这把封喉的剑究竟有多锋利,能否真正地统一伊川、汝阳、白水三家杜康,对于这个问题,记者不能自禁,开始踏上揭密“杜康”品牌之路。

刘更申:拿数据说话

 揭秘空壳洋品牌 揭秘“杜康”品牌之路
记者到达伊川杜康的时候,见到了董事长刘更申先生,并和他有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白酒对于刘总来说,是个新事物。曾经在房地产领域叱咤风云的他,能否玩转白酒?记者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出答案。

没有寒暄,没有闲嗑,我们相视,刘总爽朗一笑,我们的谈话就直接进入主题。

“作为我们伊川杜康,不但是在创造这个品牌,也是在保护和开发杜康这个品牌,这是历史赋予我们伊川杜康的责任。”刘总的谈话开门见山,一脸的庄严、痴醉。

记者(以下简称“记”):是杜康的什么让您这么痴醉?外行进入白酒,这坑水不好趟啊!

刘总(以下简称“刘”):杜康有他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河南人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以伊洛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历史最为悠久的发祥地之一,她代表的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又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杜康造酒的历史也有4000多年。在伊川发现夏代造酒遗址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汉代1800多年前曹操的一句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对杜康这一历史名酒的真实写照。

作为白酒行业,应该说,一部分是品质,一部分是文化,而文化的比率,远远大于它的品质。

记:那么伊川杜康作为“杜康”商标的法定持有者,是如何保护这一品牌的?

刘:这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中国现在是依法治国,加入WTO之后,一个品牌或者商标只能归属于一个,这是几百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依法保护杜康品牌,是伊川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第二,伊川杜康改制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已经从一个破产的企业,改制当年销售收入5000千万,到今年收入达到1.5个亿。

第三,伊川杜康整个产品结构和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一个造酒企业,原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能否把品质搞好的关键。伊川杜康坚持使用自己酿制的原酒。

当然,品质不体现在嘴上,体现在做上。

企业家被赋予了三种责任:

记:那么伊川杜康又是如何将“杜康”进一步延伸品牌生命,深化品牌涵义,并利用现代化的理念对这一民族品牌进行整合的?

刘:做企业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商人,一种是企业家。

商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的,同时也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正所谓无奸不商。

企业家则被赋予了三种责任

第一是企业责任。企业要获利,员工收入要有保证。没有保证,企业就不能获利,企业不获利就不能发展。周总理的话:保护不了自己,就保护不了别人。到现在为止,我们从来没有拖欠过一个员工的工资;伊川杜康也从一个年亏损几千万,政府每年都要补贴1000万给员工发工资的企业,到去年,我们给政府上缴了500多万的税金,估计今年要突破1000万。不但保护和发展了民族工业和民族品牌,而且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这同时又体现了社会责任。第三是对产品品牌的提升。产品的品质要有保证,要让消费者认可。那么你从酿造生产,到出厂。到消费者消费,整个过程都要有所保证,让消费者掏什么钱,喝什么酒。品质必须保证,靠广告和包装圈钱等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企业是不可能长久发展的。目前,我们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激活和启动了整个生产,生产的酒将近2000吨,产品结构也由原来的6个系列,上升到10个系列36个品种,高、中、低档,高、低度数相结合,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记:刚才您谈到要保护员工的自觉。您除了经济手段,还有其它什么方式吗?

刘: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老板文化。老板的能力,老板的个性,老板的经验,老板的管理理念,老板的管理方式。一是主流文化。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作为酒企业,服务与创新就是它的核心文化。而各部门又有各部门的文化,那叫次文化。

主文化、次文化和老板文化,三种文化相结合,才能形成公司有效的管理体制,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流程。在整个有效控制之下,加入人性化,这就形成了企业独特的文化。

记:那么您是如何将这种企业文化转化为执行力,有效地贯彻、执行下去的呢?

刘:企业文化的形成,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决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的,作为一个企业,重要的是要贯彻执行下去。

首先是要所有的员工对企业文化达成共识。所有的文化、制度、理念、流程,绝对不是某个人单独制定,然后推行下去的。在所有的员工统一了认识的前提下,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地推行下去。

执行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细化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物流部,降低成本,成本控制,供应生产,这就是它的企业文化;销售部,服务与创新就是它的企业文化。所有与公司相关联的企业,所有与企业相关联的人和相关联的项目,它都要去接触。所谓的创新,就是不能走老路,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市场是第一位的,消费者也是第一位的。生产部门,保证产品的品质就是它的企业文化。正是各部门文化的有效执行,相互配合,杜康才走出了破产的泥沼,得到迅速发展。

每个礼拜六,集团中层以上领导要聚在一起学习。这是我们“赢再执行”培训考试的总结报告,不是专一为你准备的,而是我们日常培训的一个项目。

一个民营企业,光靠唱高调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有一个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态度,对于公司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工作,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各项工作都要有序进行。

记:那么伊川杜康近期有什么执行的项目?

刘:目前公司董事会正在紧张进行品牌整合,搞经营的也要配合董事会的主格调。

在长期的品牌整合过程中,我准备建杜康文化城这么一个工业游园。以后旅客来洛阳旅游,可以到我们游园来观光。这就涉及到周边的一些商用房、文物古迹,以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项目。所有的VI识别系统都离不开黄,因为杜康是夏代国王的儿子,是皇族,又是酒圣。

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我们制定了两句谚语。搞经营的,要厂商结合;搞宣传的,要见苗浇水。踏踏实实,决不允许公司的每一项工作有虚妄的成分。网络建到哪里,宣传做到哪里。

所以每个公司,每个部门向我汇报工作,我就是一句话,你那数据来。不要说我如何如何能把工作做好,不要唱高调,必须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82786.html

更多阅读

姜国平:湖南汉子的净水品牌之路

     ——访深圳市金利源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国平  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六级一体超滤净水器”、中国第一台“中央机”到中国第一台“超能制水双膜家用净水机”,到连续四届荣获“中国净水机十大品牌”,过去的2011年,先是

中国品牌发展现状 中国教育产品发展现状与品牌之路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1年的今天,从以复读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教育产品,到如今iPad成为儿童学习机,期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市场风云,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也有走过的一些弯路。面对未来,中国教育品牌又该走上怎样的营销之路呢?复读机,中国教育产品

上汽荣威rx5试驾视频 上汽荣威的品牌之路

上汽自主品牌计划由来已久,这不仅来自于国家发改委要求推进自主品牌的压力,也来自于民间对于合资模式的抱怨。当初,为了和大众合资,上汽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品牌——“上海”,自主品牌之梦始终未能实现。2005年,上汽收购了MG8226;罗孚,得到了

声明:《揭秘空壳洋品牌 揭秘“杜康”品牌之路》为网友梦中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