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新区雁翔路南段 文化都心 产业雁翔 曲江开建雁翔路文化产业聚集区



     11月28日,西安曲江·雁翔路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简称QCIC)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奠基,西安曲江·雁翔路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管委会也于当日揭牌,该聚集区定位于建设国内首个全媒文化产业园。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西安市市长董军等领导和相关单位出席了仪式。

  这是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亮点,也是陕西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是西安曲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勇于担当,增强国家文化实力与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创新实践。

  新区发展 产业为本

  在“文化强”战略的引领下,陕西正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篇章上,曲江新区落下了重重一笔。

  十年来,曲江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有一系列“大”的作为:大项目带动、大策划指导、大资金融通、大活动引领,这一系列“大”战略,带动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快速前行,带动曲江文化品牌迅速叫响全国,继2007年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2012年又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一个新区的发展,产业是其最根本的支撑。在曲江,文化产业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强劲力量。

  西安曲江·雁翔路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启动,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聚集区将是未来曲江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板块之一,也将成为曲江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引擎。

  文化建设 跨越发展

  2月14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深入曲江新区调研时强调,要抓住文化改革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开阔视野、主动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平台作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步伐。

  他指出,要坚持文化立区,继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与周边区域合作互动,推动新区又好又快发展。要统筹谋划、综合施策,集聚生产要素,促进文化企业发展壮大。

  目前,曲江新区在实施“文化基金+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财税补贴+房屋补贴+小额贷款+专项奖励”七位一体的文化产业投资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已引进文化企业数达1800多家,文化企业注册资本突破360亿元,从业人数3万余人,形成了覆盖会展、影视、演艺、出版等15个门类的全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城市建设齐头并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文化与体制机制创新深度融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曲江新区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与启动雁翔路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结合起来,以“一年快起步、三年成园区、五年创品牌”为目标,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加快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和国际一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把聚集区打造成为国内首创的以文化产业及其配套服务为定位的文化综合体,将成为陕西建设文化强省和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聚集区将辐射带动周边5平方公里城市区域,亦将由此同曲江核心区(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曲江中央文化商务区(文化金融总部经济)、曲江会展商务区(文化会展)等形成错位、互补的发展态势。

  龙头带动 曲江集聚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雁翔路聚集区涵盖出版传媒、影视、动漫、演艺、创意设计等产业门类,定位建设国内首个全媒文化产业园,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催化作用下,实现集中度带动关联度,关联度引发规模效益,从空间汇聚到业态融合,将催生发展出全新的复合型文化业态。

  西安曲江·雁翔路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分为核心区与配套区。核心区分布在雁翔路、南三环沿线,将建设陕西华商文化产业园、陕西出版传媒产业基地、西安动漫游戏创意基地、西安演艺大厦、曲江风投大厦、曲江担保大厦、曲江现代艺术中心、中国百度西北总部等项目,还将建设曲江国际实验小学、曲江新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聚集区将重点发展出版传媒、影视广播、文化演艺、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数字网络等产业门类。陕西华商文化产业园和陕西出版传媒产业基地的开工奠基,将成为聚集区打造全国首个全媒产业园的重要支撑。

  文化立区 体制创新

  为推动聚集区良性发展,曲江新区特意设立了聚集区管理机构——西安曲江·雁翔路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QCIC)管理委员会。负责发展改革、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市政建设、文化企业培育孵化等工作。

  该区将充分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以构建完整的全媒体产业为方向,以培育引进重大文化企业为带动,以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化发展为抓手,以打造完善的文化产业硬件设施为基础,以构建完善文化企业孵化政策和服务环境为支撑,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

  聚集区管委会的设立是曲江新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文化产业园区化的最新探索,将更好地对各种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实现统筹,更快捷、更积极地吸引各种外部资源。

  聚集区将坚持“政策主导”、“金融创新”、“企业孵化”、“人才先导”、“科技融合”、“统筹资源”六大发展策略,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上下游的有机衔接和关联业务的优化组合,促进文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生产力。

  政策主导,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平台。聚集区规划伊始即确定了产业与城市整体成长,以文化为先导、以政策为主导,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城市区域综合开发的整体发展路径。

  金融创新,创建国家级投资融资平台。聚集区将继续开拓思路,以金融创新为抓手,通过“政府引导、银企合作、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给众多文化企业提供综合性创新金融服务、为文化产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引擎,创建国家级投资、融资平台。

 曲江新区雁翔路南段 文化都心 产业雁翔 曲江开建雁翔路文化产业聚集区
  企业孵化,创建国家级产业孵化平台。聚集区将在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等层面实现联动,整合项目资源、土地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打造完善的文化产业硬件设施,提供企业孵化平台政策和服务环境,着力构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孵化平台。

  人才先导,创建国家级人才交流平台。聚集区将围绕培养、吸引、汇集全球创意创新人才,通过政策优势、奖励机制、人文环境或文化氛围的创新与营造,吸引来自全球的文化产业优秀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创建国家级人才交流平台。

  科技融合,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聚集区将坚持推动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在出版传媒、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等新兴领域多头并进、均衡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增量开发,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统筹资源,创建一流政府服务平台。聚集区将以西安曲江·雁翔路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由曲江新区和聚集区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集开发、建设、运营、扶持、孵化和社会事务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创新构建一流政府服务平台。

  西安曲江·雁翔路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QCIC)将以国际化视野、全球化招商、管家式服务和全方位的扶持,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大型文化企业引领,中小文化企业跟进,文化氛围浓厚、文化产业充满活力的产业高地。三年以后,一个聚集文化企业1000家以上、总注册资本超过200亿元、文化产业年增加值突破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的国家级文化产业聚集区将在这里拔地而起,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亮丽风景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7850.html

更多阅读

上海市浦东新区园西小学课堂文化追求多情趣 上海浦东情趣酒店

提高有效教学的“到位率” 提升优质课堂的“满意度”关注课堂:创造智慧教学的“绿色湖畔”(附照片)上海市浦东新区园西小学课堂文化追求多情趣题记关注课堂,让每一位教师上课都出色,让每一个课堂都缤纷,让每一堂课都出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

无锡新区图书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

无锡新区图书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http://www.ce.cn/culture/gd/201507/14/t20150714_5924853.shtml2015年7月14日《中国经济网》邵希炜无锡新区图书馆位于无锡新区民生服务中心的5楼,推门进去,样式不一的矮柜、五颜六色

声明:《曲江新区雁翔路南段 文化都心 产业雁翔 曲江开建雁翔路文化产业聚集区》为网友死辶终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