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玩转华尔街:财富公式》
但索普拒绝承认基莫尔的这些说法。在接受专门报道赌博行业的记者彼得 鲁西曼的采访时,索普对基莫尔的定义是:"一个投机钻营之徒,他会编造各种谎言来利用别人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你从他的出身背景中就可以看出这点,不用这些伎俩就根本无法在那个圈子里生存下去,更不用提把生意做大了。"索普还说如果自己当时知道基莫尔和黑社会有联系,就不会"和甲乙两位先生一起去内华达州了"。 在索普和《战胜赌场》一书的影响下,美国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亚文化英雄。想不劳而获挣大钱吗?喜欢乔装改扮、霓虹闪烁、光鲜体面的生活吗?职业赌徒就是你的答案。一时间数以千计的美国人开始梦想着使用数牌策略在赌场中发家致富。但是,现实生活中职业赌徒的生活是非常孤独的,不但不能以真实身份与人接触,而且这种钱赚得也十分辛苦。 一个记者在报道中这样写道:

"大多数赌场认为,职业赌徒通常都是青年男子,性格内向,不苟言笑。"职业赌徒阿诺德 施奈德这样写道:"作为一个职业赌徒,你拥有战胜赌场的锦囊妙计,同时也清楚地知道赌场把自己视做眼中钉,为了除掉自己可以不择手段,这给人一种007式间谍战的印象。但这种感觉和小时候与邻居的孩子们玩捉迷藏和‘警察捉小偷‘完全不同,在赌场里挣钱绝不是那么有趣的事。" 索普自己就做了几年这样的职业赌徒。在1964年,美国《生活》杂志中的一篇专题文章中就把索普描写成这样一个可以把自己打扮得和芸芸众生毫无二致的年轻人。他留着深色短发,戴一副宽边眼镜,身穿深色西装,说话语速很快,略带一些不自信的样子。但这些都仅仅是表层现象,你可能会把他当做推销员、年轻的公司高管或者电视维修员。为了生存,他永远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在内华达州当地登记用的是化名,戴着隐形眼镜,穿戴像个从洛杉矶来内华达观光的理发师。 有一年夏天,索普留起了胡子。他在拉斯维加斯呆了两天,大有斩获。但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结果,赌场中所有留胡子的客人都成了嫌疑人。于是,索普决定转移到塔霍湖,结果发现那里的赌场也开始防范留胡子的客人了。在实战中,索普逐渐学会把目光盯在发牌员身上,只用眼角的余光来数牌。为了防备隔墙有耳,每次到内华达州,索普都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吃最便宜的饭菜,住最便宜的汽车旅馆。渐渐索普也了解了赌场作弊的门道,一看到形势不妙,抬腿就走。通过这些措施,索普成功地隐藏了自己的行迹。到1966年为止,索普到内华达州前后去了十几趟,赢的钱达到25000美元。 按照拉斯维加斯的标准,区区25000美元不过是豪赌中一两局的筹码罢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凭借数牌策略根本无法指望战胜赌场。并不是任何人读了索普的书之后都能领会书中所讲的数牌策略并在实战中运用自如,为我所用。真正能够学会运用数牌策略的人一百个里也很难找出一个。 与深奥抽象的凯利公式相比,数牌策略受到的关注自然广泛得多。1966年,美国《生活》杂志刊载了一篇关于索普的文章,这大概是索普首次在公众媒体中提到凯利系统,文章中这样写道: 爱德华 索普的数牌策略最具创见的特点就是对凯利系统的巧妙应用。凯利系统是一种关于资本管理的数学理论,由贝尔实验室的一位科学家提出创立。正是由于应用了凯利系统的原理,索普的数牌策略才能避免出现破产出局的情况(如果下注金额始终高于凯利系统计算的标准,即使在赌徒或投资人占有优势的情况下,也难免破产出局),凯利系统保证了索普的数牌策略能够百战百胜,这也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读者在翻看《战胜赌场》这本书时都不会意识到按比例控制下注金额的重要性。在局势对自己非常有利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自然会产生加大赌注的冲动,很多人的损失都是源于这种错误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