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无条件服从》
②个性因素产生的压力

几乎所有压力的产生都不仅仅要有外部条件,同时也有主观因素的作用,如果主观上乐观、积极主动、个性开朗、自信,那么外部的压力都可以得到化解至少可以减轻来自外部的压力。外部环境因素只有加上主观因素才会产生真正的压力。虽然大部分外部环境我们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个人因素,以减轻压力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在沉重的压力下,保持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身体,去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挑战。 主观因素是指人所能控制的内在主观能力。主观因素分别是对人对事的主观看法、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模式、幽默感等,而主观因素中主要是个性因素,比如不能自我肯定、过于追求完美、缺乏冒险精神、过于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自我谴责、期望过高,甚至性格差异等等表现: 1) 不能自我肯定,没有自信。 不能自我肯定的人就是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这种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对于别人的评论很敏感,常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不能正视自己,认为自己被伤害,怨恨自己不如人。这种人因害怕得不到肯定而经常患得患失,容易处于忧郁、焦虑不安之中,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 2) 过于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的人把每件事的标准都定得很高,原本只需1~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往往为求尽善尽美,而多花几倍的时间完成。求完美者常感觉时间不够用,为了解决时间不足的问题,只得被迫牺牲睡眠、与家人相处、运动、休闲的时间,导致长期失眠,缺乏与家人沟通,使自己常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3) 缺乏冒险精神。 它的程度因人而异,因压力种类而异。那些被心理学家称为敢于冒险和追求轰动效应的人,经常需要进行冒险和挑战,以加速脉搏跳动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然而,对于那些缺乏冒险精神,不敢追求轰动效应的人,一个具有挑战性特点的工作对他们是致命的压力。他们几乎不能长期承受各种挑战给精神造成的严重挫折。 4) 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 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的人,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缺少安全感,对自己缺乏信心。 5) 自我谴责。 我们为职业生活中的某些错误受到谴责时,一个成熟的人能客观地说出谁应该受到谴责。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不公正感会无形中增加压力。尤其是有些人会为一些实际上超出控制范围的事而坚持自我谴责,包揽一切错误,他们认为自己对紧急情况应该有先见之明,应该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应该更多地承担义务,应该工作得更勤奋一些。与此相反的则是一些人常常因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承受压力。因此,他们会指责环境或其他人的错误,而不能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误。 6) 期望值过高。 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是造成过度压力的原因之一。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就会过分费力地驱使自己,就会永远对结果失望。不切实际的自我期望,常常与上述的角色不明确和角色矛盾有关。这种不现实就是对自己的表现永远不满意,永远不会从已经完成的工作中获得轻松之感。由于认识不到工作的局限性,因而缺乏用准确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或努力,最终妨碍自己应有的作用。 7) 情感脆弱的压力。 许多人对情感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有时会感到比其他任何压力大,常常不得不依附于别人。这种压力主要就是情感和个人性格不适应产生的,在处理自己和别人的情感时,生活常常变得含糊不清、杂乱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