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次贷危机的惨剧:华尔街冲击波》
总之,随着美国救市计划的实施,美国的财政负担将大幅度上升,这种负担不仅仅通过美国纳税人承担,同时美国可能也会继续维持美元弱势,以便持有美元金融资产的国家分摊美国的债务负担。另外,美国还可能利用国际地缘政治的冲突,加大军火等出口,以缓解国内经济的压力,这都是以后值得关注的方向。 华尔街危机:缘起虚弱的膨胀“此次美国投行的倒下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放纵,更是美国全方面虚胀酿造的恶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小锋教授发表了他的观点。 随着次贷危机和信用危机的纵深推进,华尔街的投行和美国金融体系遭受了一场巨大的风暴。很多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都认为,造成此次金融大风暴的原因是金融监管的松懈,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鼓励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被过度开发和滥用。 何小锋对此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金融监管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喜欢说政府是万能的,只要政府出手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的思维受官本位制的影响,只要一出问题就找政府。的确,格林斯潘掌管美联储时期,美国政府在监管方面有所放松,不断降低利率,鼓励金融领域创新,刺激了金融风险不断膨胀,但不是这么简单,这只是一个方面。

美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了20多年,同时也积聚了四个方面的虚弱膨胀,简称虚胀。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就是这些虚胀因素累积的结果。 第一个是美国产业结构的虚胀。在过去的几十年经济发展中,美国第一、第二产业几乎大部分转移出去了,同时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搞研发,理论上没问题,但现实中产生了产业的空洞化。制造业、工业等实业都离开了美国,留下来的都是一些比较虚的行业,这是第一个虚胀。 第二个是金融产业的虚胀,投资银行业迅猛发展,大量实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过度膨胀产生了很多虚拟金融,特别是资产证券化。住房贷款证券就是这样一种产品,收入低和信用记录不良的人群本来是不具备买房条件的,而金融机构想方设法把它开发出来。同时,经济虚弱的繁荣也造就出拥有巨额资金的大的投行和金融巨头已经不满足一只股票的发行和承销,对超额利润的追求促使这些金融机构创造了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把一切资产金融证券化运作和包装。国际游资、另类投资如对冲基金等各种私募基金纷纷涌入金融行业,追捧金融机构开发出来的创新产品。 第三个虚胀与美国政府权力的虚胀有很大关系。美国政府认为,美国是世界军事、政治、经济的警察,看到有跟美国世界观不一样的事情,美国政府就扮演国际警察的角色进行干涉。在政治上,在国际社会中制造了很多矛盾,甚至动用了军事力量发动战争,这必然需要大量的美元。在20世纪废除金本位制后,美国政府向全世界发行了大量的美元,但随着其他国际力量和经济实体的崛起,在支撑美元的世界货币体系霸主地位方面,美国实力开始显得力不从心。美联储以前的降息政策也使低收入阶层能买房子,这也是脱离基础现金流的虚胀政策。 第四个是美国社会各个阶层贪婪之心的虚胀。可以从美国三个人群来看这个问题:一是低收入阶层,从客观来讲,这个阶层的人是不能买房子的,但是买房子了,这显然属于超出实际能力的一种贪婪;二是美国社会中的中产阶级,这个人群往往消费过度,没有存款的观念,把工资全部消费掉,甚至信用卡透支,从银行贷款消费,消费过度很普遍;三是美国的精英阶层,由于美国过去20多年经济的高度繁荣,精英阶层的人都不愿意去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实体经济部门工作,华尔街和曼哈顿是他们的去处。 何小峰认为这次危机是各种虚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单从监管角度去看,产业结构、金融业本身、政府权力和各个阶层贪婪等方面出现虚弱的膨胀,共同作用导致了世界性的全面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