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的警示与疏导



     中国央行公开出手维稳,“钱荒” 风波暂时平息,但由此引发的金融市场洗牌,似乎远没有结束。央行警示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风险的信号明显,也意在倒逼银行加快其去杠杆和去“影子银行”的进程,加快解决银行体系内资金空转套利问题,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刚刚过去的2013年的6月份,对于银行来说,非同寻常地难熬。

  在通过一场前所未有的“钱荒”警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风险之后,从上周开始,中国央行公开出手维稳,促使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稳步回落,使这场风波暂时平息。

  但这场由银行“钱荒”引发的金融市场洗牌,似乎远没有结束。

  市场并不缺钱

  市场真的“很差钱”吗?“事实上,从相关数据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并不缺钱。”陕西师范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胡秋灵说。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达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广义货币M2存量达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5.8%。

  工商银行近日的公开表态可谓佐证。工商银行目前境内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4.2万亿元,贷款余额约8.4万亿元,人民币存贷比保持在60%左右,远低于75%的法定标准。在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债券、同业融资、超额备付和现金等高流动性资产余额超过4.6万亿元,丝毫没有“差钱”的迹象。流动性充沛状况居全球同业领先地位。

  而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39.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

  但与此相反的是,银行间同业拆借隔夜利率自6月下旬以来不断上涨,20日盘中更是蹿升至30%的惊人位置。

  据记者了解,历史上只有四个时间段的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曾突破6%,但无论是上升的高度,还是持续时间的长度,都无法和这次相比。

  业内将这一现象比喻为“银行间互放高利贷”。

  同时,“钱荒”的多米诺骨牌也砸向了股市,上证综指、深成指双双创出四年以来的新低,A股市场至今惊魂未定。

  这背后,与监管层打击资金“空转”“挤泡沫”的决心不无关系。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郭田勇也表示,中国的资金在总量上并不荒,“钱荒”是个结构性问题。钱没有通过银行信贷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运作后,变成了“钱生钱”的虚拟游戏,在银行业内空转。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却无形中提高了中国实体经济经营者的融资成本,也使金融风险不断积聚。

  流动性的危机

  既然银行“不差钱”,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钱荒”呢?

  据记者从监管部门了解,6月底是商业银行补缴存款准备金的时期,并且今年银监会要求将表外业务纳入表内,从而增加了存款准备金缴纳的绝对量。

  从5月13日至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三次提到“存量资金”的问题,再三强调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推出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金融新政。

  6月19日的会议可谓是一锤定音,彻底浇灭了市场对央行“放水”的盼望。

  同时,外汇占款下降冻结了部分流动性,而5月底和6月初是财政清缴期,也致使流动性下降。

  “而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是此次‘钱荒’的一个因素。”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涛认为。

 什么是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的警示与疏导
  “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银行推出过多的短期理财产品。”冯涛表示。

  冯涛分析说,“钱荒”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从根本上来讲,还是由于银行随心所欲扩张所致,表现在表外融资规模的扩张,表内贷款的大规模增加。一方面,过去由于经济持续扩张,银行不甘于传统的贷款业务而利用银信合作将表外资金及部分表内资金投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同时因为项目周期和银信产品周期不一致而导致资金出现缺口,最终造成资金在同业之间空转。

  “在高杠杆化的盈利模式驱动下,大家乐此不疲,一圈圈地绕。”陕西一家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士表示,从原理上来说,这种杠杆是可以一倍倍无限放大。“但从近期的违约事件来看,一些激进银行的杠杆已放到了7倍-8倍。”

  记者获悉,截至201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7.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末的4.59万亿元增幅高达55%。

  “银行大肆大量发行理财产品,不顾资金期限匹配的风险是发生‘钱荒’的主要原因。”冯涛表示。

  今年政府为了约束社会融资规模过快扩张与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采取了控制货币增量和纠正存量的方式来打击资金空转。因此在资金价格飙升之际,央行不仅未曾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反而两次发行央票回笼了少量资金。

  “虽然多种因素叠加导致银行出现‘钱荒’,但我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商业银行忽视了流动性管理。”胡秋灵说。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循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利润是商业银行应该遵循的稳健经营原则。

  “然而,为了追求尽可能高的收益,一些商业银行过度发行理财产品,忽视安全性,忽视期限匹配,最终必然导致流动性危机。”

  同时,基于往年预期,导致6月上旬银行大规模地向市场投放信贷,商业银行体系内资金减少。而央行态度的转变让商业银行的预期落空,纷纷转为增加存款,同时部分有剩余资金的大行也不愿拆出资金,导致银行间流动性降低。

  而对于股市的近期表现,陕西省社科院金融投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普松认为,股市作为虚拟经济,它与实体经济的波动并不是同步的,这就是股市风险的根源之所在,但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迟早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一致。“因此,近日股市大跌,表面上看是央行控制信贷规模导致银行流动性不足,引起‘钱荒’,从而引发金融板块股价大跌,拖累整个股市大跌等一连串的事件,而实际上仅仅是‘十二五’以来国民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迟滞反映。”

  央行旨在警示银行

  6月25日,央行网站发布公告称,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6月25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回落至5.83%,比6月20日回落592个基点。随着时点性和情绪性因素的消除,预计利率波动和流动性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

  央行在上述公告中表示,今年5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备付率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

  对于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出现的上升和波动,央行在该文中解释说,这是受贷款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

  公告同时指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精神,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同时,也要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为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良好货币条件。

  “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央行在上述公告中表示,银行要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加强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防范。

  同时,此次央行也意在倒逼银行加快其去杠杆和去“影子银行”的进程,加快解决银行体系内资金空转套利问题,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央行的“松口”迅速引起市场一片哗然,强硬的表态没有持续太久终于还是“松了”下来。市场也开始出现不同声音。

  在冯涛看来,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与央行存在资金博弈关系,“特别是某些银行通过一些手段倒逼央行拿钱,而向部分金融结构提供流通性支持,一方面显示央行的态度不够坚决,一方面对其他金融机构而言,也缺乏公平性。”

  “‘钱荒’并非钱少的问题,而是流动性过多地进入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冯涛说。

  “尽管央行给部分金融机构注入了流动性,但是工具不再是传统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是采用逆回购操作调节流动性。”胡秋灵分析说,央行警示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风险的信号明显。商业银行必须从盈利性第一,转变为重视安全性、流动性管理。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发展大局的稳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只有到万不得已之时,才需要出手救市。”郭普松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961.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化州橘红 化州橘红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转自:www.lovemy.cn(化州橘红专卖店)本文转自:www.lovemy.cn(化州橘红专卖店)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grandisOsbeckvar.tomentosaHort.或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

声明:《什么是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的警示与疏导》为网友熬夜成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