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诠释落实真谛:关键在于落实》
8.常见的落实流程再造模式 在企业流程的再造过程中,人们创新、实践了许多不同的流程再造模式。陈志坚先生在《常见的流程再造模式》一文对这些再造模式进行了总结。下面我们根据陈志坚先生的总结,介绍这些再造模式。期望这些再造模式对我们进行落实流程的再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迈克尔?哈默模式 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也是著名的流程再造问题的专家。他的流程再造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再造队伍。再造队伍主要包括再造领导人、流程主持人和再造总管,必要时组建指导委员会,组织再造小组。 第二阶段,寻求再造机会。选择要再造的业务流程,确定再造流程的顺序,了解客户需求和分析流程。 第三阶段,重新设计流程。召开重新设计会议,运用各种思路和方法重构流程。 第四阶段,着手进行再造:向员工说明再造的理由,进行前景宣传,实施流程再造。 (2)乔?佩帕德和菲利普?罗兰模式 乔?佩帕德(Peppard,J.),和菲利普?罗兰(Rowland,P.)是英国著名的流程再造问题的专家。他们的流程再造模式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营造环境。这又分为六个子步骤:一是树立愿景;二是获得有关管理阶层的支持;三是制订计划,开展培训;四是辨别核心流程;五是建立项目团队,并指定负责人;六是就愿景、目标、再造的必要性和再造计划达成共识。 第二阶段,流程的分析、诊断和重新设计。分为九个子步骤:一是组建和培训再造团队;二是设定流程再造结果;三是诊断现有流程;四是诊断环境条件;五是寻找再造标杆;六是重新设计流程;七是根据新流程考量现有人员队伍;八是根据新流程考量现有技术水平;九是对新流程设计方案进行检验。 第三阶段,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分为六个子流程:一是检查组织的人力资源情况;二是检查技术结构和能力情况;三是设计新的组织形式;四是重新定义岗位,培训员工;五是组织转岗;六是建立健全新的技术基础结构和技术应用。 第四阶段,试点与转换阶段。分为六个子流程:一是选定试点流程;二是组建试点流程团队;三是确定参加试点流程的客户和供应商;四是启动试点、监控并支持试点;五是检验试点情况,听取意见反馈;六是确定转换顺序,按序组织实施。 第五阶段,实现愿景。分为四个子流程:一是评价流程再造成效;二是让客户感知流程再造产生的效益;三是挖掘新流程的效能;四是持续改进。

(3)芮明杰和袁安照的七阶段模式 在国内,较早对流程再造的步骤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是芮明杰和袁安照。他们认为企业流程再造应该包含七个阶段31个子步骤。 第一阶段,设定基本方向。分为五个子步骤:一是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将目标分解;二是成立再造流程的组织机构;三是设定改造流程的出发点;四是确定流程再造的基本方针;五是给出流程再造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现状分析。分为五个子步骤:一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二是客户满意度调查;三是现行流程状态分析;四是改造的基本设想与目标;五是改造成功的判别标准。 第三阶段,确定再造方案。分为六个子步骤:一是流程设计创立;二是流程设计方案;三是改造的基本路径确定;四是设定先后工作顺序和重点;五是宣传流程再造;六是人员配备。 第四阶段,解决问题计划。分为三个子步骤:一是挑选出近期应该解决的问题;二是制定解决此问题的计划;三是成立一个新小组负责实施。 第五阶段,制订详细再造工作计划。分为五个子步骤:一是工作计划目标、时间等确认;二是预算计划;三是责任、任务分解;四是监督与考核办法;五是具体的行动策略与计划。 第六阶段,实施再造流程方案。分为五个子步骤:一是成立实施小组;二是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发动全员配合;四是新流程试验性启动、检验;五是全面开展新流程。 第七阶段,继续改善的行为。分为三个子步骤:一是观察流程运作状态;二是与预定改造目标比较分析;三是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