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领导选人用人之道》
因人设事还是因事设职 领导者在搭班子组建领导团队时,到底是应该因人设事,还是应该因事设职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机构的运作效率,对组织的发展影响很大。 原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绝对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因人设事。他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合适的人是阿拉伯数字中有效数值的1,后面带一个0是10,带两个0是100,三个0是1 000,没有合适的人作为1,再多的0也没有用。柳传志认为,联想集团目前的领导者,杨元庆和郭为都是这样的人。有多少人做多少事,2005年以前,联想要再推出四五个有规范、有影响的系列产品,人到了就能推,所以联想现在在有计划地培养人才。 西晋的哲学家傅玄在其著作《傅子·安民》篇中说:“量时而置官,则吏省而民供。吏省则精,精得当才而不遗力。”意指:要根据现实情况设置职位,这样官员就会减少,百姓容易供养得起。而官员减少则会精干,官员精干才会使他们的才能与职务相称,并得到充分发挥。傅玄是主张“因事设职”的。 柳传志用“因人设事”取得巨大成绩;傅玄主张“因事设职”,其言立意深远,分析透彻。到底哪种做法更好一些呢? “因人设事”的不足是如果组织机构设计不当,将会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成本高而工作效率却很低。好处是提前储备了人力资源。“因人设事”的组织就好像一个胖子,平时吃得比较多,干起活来有力气。但是不能太胖,太胖就动不了了。因此,选择这种方式的领导者,要时刻注意组织机构是否臃肿该“减肥”了。 “因事设职”的不足是现做事现招人,略显仓促,由于人员配置磨合期短,不容易把事情做好。好处是可节省大量开支。但是从管理理论上讲,“因事设职”是比较规范的做法。这样的组织机构就好像一个正常偏瘦的人,可能由于平时吃得太少,需要干重活时没有力气。现补充营养有点儿来不及。选择这种方式的领导者,要密切注意组织机构是否应该注入新的动力了。 在一般情况下,组织初创之际的领导者在组建领导团队时可以首选“因人设事”这种方式,以便快速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

在组织进入成熟发展时期,领导者在领导团队建设过程中应该从“因人设事”逐渐过渡到“因事设职”,而避免组织得“肥胖症”。 如果组织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臃肿不堪,领导者在领导团队的变革中,就必须选用“因事设职”这一模式。 就像汉朝张赛所说的:“用人之标准,当办事之范围,有官而无事者存其官,而不必置其人;有事而人多者减其人,以适当于事。”他在告诉我们,使用官员的数量标准应该根据所办事情的需要和大小而定,有官位而没有事情要做的,就应该保留官位而不必去任命人;有事情做而干的人太多时,应该精简人员,以适合工作需要为标准。 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因人设事”和“因事设职”这两种方式,建立精干高效的领导团队和组织结构,从而不断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使自己领导的组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