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风险 地震再度考问巨灾险



     在一次次重大灾害面前,保险赔付的较低水平和政府救助的捉襟见肘,暴露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缺失。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突然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巨大危害,这一消息立刻牵动了全社会的心,保监会立即启动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三级响应程序。

  “这次保险业应对灾难的理赔机制上的反应速度,比任何一次都快。但保险业对灾难的经济损失补偿能力还有待提升。国家从制度设计层面来说,建立统一的巨灾风险防范机制已显得迫在眉睫。“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向媒体表示,《农业保险条例》已从3月1日起开始实行,保监会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巨灾险的问题。

  然而,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至今已近五年时间,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何以进展缓慢?出台巨灾保险制度的障碍在哪里?巨灾保险离我们有多远呢?

  杯水车薪

  据四川省民政厅4月23日6时统计,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已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另外,造成大量房屋倒塌。

  在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当天,保险系统迅速反应。保监会当日启动了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三级响应程序,要求灾区保险机构立即开通理赔快速通道,24小时受理客户报案。同时,明确了十项理赔服务特殊政策。而各保险公司按照要求,迅速筛查客户保单信息,发出慰问告知短信,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实行无保单理赔,中国平安推出理赔、保费缴纳等20项服务应急举措,中国人保也启用了航拍无人机查勘灾情。

  快捷预付赔款也迅速启动。英大泰和预付四川省电力公司1000万元电网损失赔款,安诚财产向四川分公司预拨500万元理赔资金,太平洋保险两小时内向芦山地震客户支付第一笔预付赔款。

  尽管整个保险系统全力以赴开展理赔工作,但由于商业险覆盖率低、产品设计限制等客观原因,商业险与地震损失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

  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发布报告认为,芦山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致为422.6亿元,其中家庭财产损失评估为45.4亿元人民币。

  而根据保监会统计,截至4月23日15:00,预计赔付金额为14295.83万元,已赔付保险金1373.83万元。其中,24家财产险公司预计赔付金额13899.90万元,24家人身险公司预计赔付金额395.93万元。

  据了解,不少与人身保障相关的寿险及意外险可以保障地震风险造成的损失,家财险、商业车险以及企财险条款中,地震损失则一般被列为“免责”条款,使得相关损失通过保险进行覆盖的程度有限。也有部分企业投保企财险或工程险时可约定附加地震险,但由于目前相关经济损失尚未统计完成,尚无法估计保险赔付情况。

  亟待建立

  巨灾险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如地震、飓风、海啸等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给予切实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

 巨灾风险 地震再度考问巨灾险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中央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巨灾保险的投保率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技术、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营巨灾保险的需要。”采访中,一位中国人寿工作人员介绍说。

  我国是世界上遭遇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世界范围内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中国。仅2008年的南方雪灾就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亿元,而这次的四川雅安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数百亿。

  据了解,国家财政每年用于防灾减灾的财政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灾害频繁发生,这些资金以直接补贴的形式发放给受灾对象,无异于杯水车薪。

  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四川省接到有效报案23.6万件,保险理赔款20余亿元,相对于近8000亿元的经济损失无疑缺口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财富集中程度的上升,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巨灾风险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巨灾险建设不仅仅是社会保障问题,还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孙祁祥认为,保险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商业保险有助推动灾后自救。

  依旧在呼吁

  早在数年前,保监会就把建立巨灾基金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但迟迟不见相关架构,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巨灾基金资金来源存在争论。

  据悉,曾有机构建言巨灾基金的资金来源可由各类保险公司解决。但这一想法基本被保监会否定。在保监会看来,这种资金筹措方式会进一步打击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而这些年,巨灾保险往往在一次次高调地“呼之欲出”之后,又一次次地搁浅。

  “之所以仍处在研究论证阶段,说到底还是各方利益主体在博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业内专家认为。

  据了解,目前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巨灾保险制度,在设立巨灾基金、再保险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通过资本市场提升了保险业的巨灾承保能力,推出了巨灾风险证券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例如日本设立巨灾风险再保险,美国发行巨灾债券、巨灾期权等保险衍生品,将保险产品证券化。

  “全球各国和地区在该制度上发展并非同步,美国和欧洲国家相对发达,除日本等国外,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的巨灾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关键原因就在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欠缺。”有专家指出。

  下一步或成重点

  2012年11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表示,要推动保险业在关系全局的“五大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五大体系”之一就是“要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中发挥优势,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利用保险机制预防和分散灾害风险并提供灾后损失补偿”。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项俊波在列席全国人大天津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也曾透露,农业保险条例于今年3月1日起开始实行,保监会下一步要重点研究巨灾险的问题。

  不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2010年保监会就做了巨灾保险项目方案,方案也上报给国务院相关部门了,但之后就无下文了。巨灾保险没有推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保费谁出?巨灾保险出来后,有没有人愿意买这个保险产品等等。巨灾保险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如何,需要进一步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郝演苏教授认为,只有政府明确其作为风险的最后承担者,通过规则和制度约束有条件的社会个体成为风险的第一承担者,支持保险业成为帮助社会个体转移或分散风险的平台,才可有效实施。

  也有专家指出,中国在巨灾保险体系的选择上应当采用商业化运作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模式,并且积极吸收和借助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力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286.html

更多阅读

电商出路 尹龙闪辞考问银行系电商出路

      仅仅开张3个多月就面临董事长“闪人”,民生电商的高层震荡再度引发了市场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民生电商董事长尹龙辞职的消息于一个月前已有市场传闻,距该公司的成立不到3个月。作为民生电商董事长,尹龙对企业的

桐梓县官仓镇 “官仓硕鼠”考问中储粮式特殊“企业”

     对于中储粮系统来说,不久前中央巡视组的高调进驻,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针对性——短短半年时间里,这个系统内就曝出两单离奇的家丑。其一便是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林甸直属库一场离奇大火,其二便是中储粮河南分公司110人涉案的贪

希腊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考问加盟连锁制

据供应商代表刘先生介绍,自2003年5月至今,300多家供应商一直没有收到原生活家超市(以下简称超市)给付的货款。其间,这些供应商先后数次与该超市的负责人沟通,但均没有得到圆满解决。   数次承诺都没有兑现   刘先生告诉记者:“原来超

考问五粮液多元化:GDP考核助推投资泡沫

  “五粮液集团年产值上千亿元没问题!”2009年12月18日,宜宾市酒圣节当天,宜宾市常务副市长徐进在约见记者采访时斩钉截铁,“集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比如普什集团的机械板块很突出,安吉物流也不错,还有生产玻璃瓶的环球集团等。”   

潮州官场大地震 山西官场问责大地震,“震级”有几何?3

首先,省市县乡各级问责的程度不同。总体来说,按照干部级别管理的原则,中央管理的干部在是次事故中被问责的干部是问责得最为严重。孟学农和张建民两名部级官员因此免职“下课”。至于来年他日如何安排,张建民的第二春也好,孟学农的第三

声明:《巨灾风险 地震再度考问巨灾险》为网友吾时落叶花开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