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兴能源 大宗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对大宗能源贸易的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贸易数量与日俱增,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被提上日程。尤其2008年美国房贷危机对世界各国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问题,也不得不使我国着手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性。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并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用来计价结算;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应当不断扩大,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指人民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要成为主要货币之一,目前美元作为主流世界货币,它的最大外汇储备国就是中国,而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途中,也应当以外国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数量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人民币国际化

  众所周知,1944年布雷森体系建立后,美国以金本位体制取得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着举重轻重的地位。尽管在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了金本位体制,但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已深入人心,国际贸易体系也由于已成习惯继续以美元为世界货币。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壮大,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亦有所松懈,在欧洲,欧盟成立并发行自己的货币欧元后,这个统治将近5亿人口之巨的经济货币联盟,直接动摇了美元的主导型国际货币地位。2003年以后,欧元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一度超过美国。在亚洲,日本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壮和中国经济的异军突起,使日元和人民币已在亚洲地区贸易交易中占据相当重要的角色,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所占的比重从2009年的几乎为零,升高至今年第二季的10.7%。渣打银行预测,这个比重将在2015年进一步增加至20%,开始进一步冲击欧美等国际金融市场。

  就国内来说,首先中国的政局异常稳定,同时具有较高的世界政治地位,尤其在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政府一再向世界表明,中国将继续支持改革开放,大力促进经济全球化,这种强有力的政治态势明显可以增强各国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和使用人民币的信心。其次,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近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平均超过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1.5倍,尤其在近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稳定在8%,2012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仍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预期目标,中国目前仍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最后,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和调控下的银行体系相对完善,已经初步具备了能够防范和处理一些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动荡的能力,在6月25日召开的第三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司司长穆怀朋着重的指出了人民币全球化进程中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安全的内容。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将大大增强,央行经营管理水平正在不断增强,正向着世界一流化的中央银行迈进。

  尽管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也在周边国家得到广泛认可,但是这不能表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相反还需进一步加强和着实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份量。众所周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实现金融资本的国际化。为使中国更好的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最大限度的规避涉外企业的利率风险。目前,绝大多数的国际贸易都是以美元来结算的,出口企业在收到美元支付后,必须将之换回人民币,而这一过程必然导致汇率风险的存在,尤其在汇率产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会使本来盈利的企业产生亏损,不利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而人民币国际化后这一问题将不复存在。

  第三,使人民币彻底摆脱对美元的依附,实现中国金融体系的独立,防止因美元贬值等因素造成中国外汇资产巨额缩水的尴尬处境。

 远兴能源 大宗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对大宗能源贸易的影响
  第四,中国政府能够以纸币发放的形式换回欲持有人民币者手中的资源,以取得铸币权税收入。

  第五,利用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三大世界货币走入低谷的良机,扩大人民币影响,增加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份额,改变中国“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尴尬。

  二、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目前学界在对人民币是不是应该国际化,人民币怎么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后众多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但是我国应该加快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这一论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中国高层决策者的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步伐也越来越快。我们也应该认清这样一个定论,即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不容置疑,也无法回避。

  就短期来看,我们应该意识到,尽管近几年来人民币已成为仅次于日元在东南亚占据一席之地的流动性地区性货币。然而作为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人民币计价范围主要在边境贸易中体现,作为价值储藏手段,作为货币的人民币的这种作用变迁才刚刚开始。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整工具,人民币才开始逐渐受到各国政府与央行的重视,也就是说称人民币为世界货币还为时尚早,它目前仍然处于地区性货币的范畴,并在向成为世界货币的道路上前行。再者,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还不够大,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还没达到足够影响世界金融形势的数量,尤其我国的金融制度虽然日益完善,但是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已经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体制在应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方面不尽如人意,并且在目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不可能完全放开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因为这有可能引起中国金融系统的紊乱,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甚至引起社会动乱,造成严重政治问题。最后,从政治角度来看,美国一手操纵的以日本韩国为主要支点的第一岛链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对中国的军事防御,在现阶段,它更多的体现在在“经济战争”方面。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不会对人民币的亚洲化进程坐视不理,相反,他们肯定会采取种种经济和政治手段,时刻准备与中国打响一场争夺亚洲货币主导权的战争。

  从长期来说,在全球经济普遍衰退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却在加速。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说,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的影响力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参考货币。如果中国进一步在金融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方面取得进展,人民币有望在未来10年至15年跃升为国际货币。而人民币国际化也无疑将带来诸如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树造中国国力正面形象,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减少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周边各国,尤其是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提高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宏观调控力度。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国力强大、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的必然选择。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也应该是一种渐进式的模式,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发展本国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拓展人民币开放渠道,以高度开放的香港金融中心为跳板,认清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起步阶段这样一个事实,先在亚洲范围内将人民币业务推广开来,在拥有对亚洲经济一定的控制力后,再将人民币推向世界,进军以欧美为代表的世界金融市场,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三、对大宗能源贸易的影响

  从专业角度来讲,大宗能源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并不体现在零售环节,它具有商品的属性,是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与交易市场,大宗能源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大批量商品,如原油、天然气、铁矿石、煤炭等。大宗资源能源类商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未来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大宗资源能源类商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大宗资源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金融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有利于大宗能源贸易的发展的;同时对中国国内经济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冲击。

  第一,人民币可以直接作为国际支付手段支付大宗能源贸易,首先作为支付媒介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很大便利,可以有效刺激的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从2009年7月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我国“人民币结算”累计突破2万亿,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迅速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大宗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的国际信用会大大增强,尤其在现今美元信用走下坡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为提高债务上限而争得面红耳赤,使各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危机美元的国际地位之际,中国稳定的政治局势无疑使人民币信用又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提升,这使得我国企业可以在大宗国际能源贸易中使用更少的现金流量,比如在于国外企业贸易时进行年终差额支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支付效率,节省一系列支付成本,在方便企业的同时,也积极引导了国际能源资源的跨国和跨地区流动,提高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参与石油价格的掌控。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变化整合的进程中,石油贸易的去美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未来在石油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前景一片大好。一方面,我国石油进口居高不下,2011年底,石油净进口量为0.45亿吨,对外依存度为55%左右,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长期贬值的美元主导下的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中国如此之大的石油需求对石油价格却无法施加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我们应当建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将石油价格的波动反映为人民币现象,并逐步削弱石油贸易结算的美元效应。

  第四,人民币国际化为企业免去了利率风险的后顾之忧,使企业放心大胆的开展国际贸易,尤其在进行大宗资源和能源贸易时,避免企业在货币互换时蒙受经济损失。

  第五,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更难对大宗商品交易走向进行指导调控。人民币要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并作为大宗能源交易的支付手段,首先就需要一个很大数量的发行量,以满足国内外交易和投资需求。然而,货币的发行速度超过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势必导致通货膨胀等问题,而后货币贬值,相应的货币政策就会疲软无力,使得中央银行失去对经济形势的控制力。而如果只考虑国内民众需求,发行定量货币,那在诸如大宗跨国贸易这样的国际交易与投资中作为支付手段的人民币就会严重不足,因此,跨国大宗贸易的蓬勃发展,势必导致货币政策指向性的削弱。

  第六,中国的大宗能源商品交易容易受到可能有他国操纵的汇率冲击。在国际贸易当中,以石油出产国的货币进行计价的大宗能源商品,存在货币升值的可能性;亦或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能源商品,在美元的价值上升的情况,以人民币来支付,会使本国的利益受损。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币值是不能任意改变的,这是作为一种国际信用的需要。而其他国家却会存在如政治事件,恶意抵制,经济危机之类的可能,注定了中国的人民币在汇率上无法做出有效及时反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会坐视中国的发展壮大而置之不理,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由于担心自身利益的需要不会允许中国在亚洲地区一头独大,因此,中国必须面对来自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挑衅和斗争,这其中就包括来自汇率方面的考验,在遭遇挑战时,人民币的反应必须是快速而有效的。而大宗能源商品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必须能有效控制其风险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924.html

更多阅读

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生命状况的影响 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

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生命状况的影响——以基督徒为例的定量问卷调查研究章军 黄剑波[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基督教为例,探讨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对其生命状况(社会行为,心理状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作用。研究发

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长安通讯产业园进步村

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申素熙 梁月荣(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29)摘 要:本文介绍了世界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认为茶产业的发展呈现7大特征:即茶叶产区从亚洲逐步向非洲扩展,人均茶

声明:《远兴能源 大宗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对大宗能源贸易的影响》为网友短发妹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