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车保帅 自认造假 海联讯“舍车保帅”



     资本市场又现“伤心太平洋”—万福生科一波还未平息,海联讯一波又来侵袭,其戏剧性的自认造假,更是引起诸多猜测。

  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联讯”)4月27日公告前期重要会计差错,该公司存在利用虚假冲减应收账款虚增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情况,其中2010年和2011年虚假冲减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分别达1.13亿元和1.33亿元,2011年上市当年净利润虚增2278.88万元,为实际净利润3994.35万元的57.05%。

  由于上市前的2010年度财务数据已受影响,海联讯被质疑存在欺诈上市的可能。

  目前,因万福生科造假风波未退,平安证券或受严惩的传言还在笼罩,海联讯此番主动认错被外界质疑是避重就轻、寻求更深层次的自保。

  避重就轻

  海联讯今年3月21日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迫于监管压力,于4月27日自曝“重要前期会计差错”,其中一项是公司2009-2012年存在从非客户方转入大额资金冲减账面应收账款并于下一会计期初转出资金、转回应收账款的情况,其中2010和2011年虚假冲减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共计2.46亿元。

 舍车保帅 自认造假 海联讯“舍车保帅”
  据经调整的合并利润表显示,海联讯2011年分别虚增净利润、营业收入及销售费用2278.88万元、1592万元和14.55万元;虚减营业成本和管理成本117.97万元和182.58万元。当年净利润相应从6273.23万元调减为实际的3994.35万元。

  同一天,海联讯给予总经理邢文飚内部通报批评,财务总监兼董秘杨德广被停职。

  有股民在相关股吧留言称:“应收账款造假就是虚构增加收入,却没有货币资金进账,非常典型的业绩造假方法。”

  此外,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海联讯2012年年报中的“公司2010年度和2011年度确认的部分营业收入分别计1099.20元和1815.13万元,对应账挂应收账款合计3180.10万元,截至2012年12月31日未曾有收款记录”一条事项出具了保留意见,原因是“我们未能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上述收入的真实性和归属会计期间的适当性以及相应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因此,除了公开的虚假冲减应收账款,海联讯的部分应收账款可能实际并不存在。而且海联讯的会计差错更正说明只涉及2011年的净利润调整,并未有说明2010年及此前年份包括净利润在内的关键数据是否有调整。

  由于海联讯上市年份是在2011年,这就令招股书的财务数据变得不可信赖,甚至有可能涉嫌欺诈上市。其招股书上2008至201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698.54万元、3554.53万元和4846.28万元。

  对于2010年及以前净利润是否因为会计差错有所调整、海联讯是否存在欺诈上市的质疑,海联讯证代蔺晓静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知道,我知道,但是这些我们按照相关规定,该公告的都已经公告了,证监局也表示为不影响调查,要求我们不要太多接受媒体的采访。”

  虽然海联讯没有披露2010年的净利润是否受影响,但有公告当年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别虚增了88.98万元和2392.85万元,证明虚增收入已经影响到上市前的2010年度财务数据,因此有欺诈上市的嫌疑,其也许不完全披露的认错态度也被疑为避重就轻。

  三度IPO终上市

  至于海联讯为何被立案调查目前没有公开的明确原因,海联讯公告只提到“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而深圳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则以“不影响在办案件”为由婉拒记者采访。

  海联讯主要从事电力信息化系统集成等业务,客户几乎都是电力公司。该公司的大股东主要有章锋、孔飙、邢文飚、苏红宇、杨德广,总持股比例高达72.26%,其中章锋是实际控制人,持股26.89%,邢文飚任总经理,孔飙和苏红宇任副总经理,杨德广此前任财务总监兼董秘,但现已被停职。

  相关股吧有网友留言称:“海联讯是原深圳通广北电的一个销售员和几个售后工程师合开的小公司,靠挖‘通广北电’的墙脚赚了第一小桶金。后来又从通广北电挖了一些人过去,这些人发扬海联讯的光荣传统,又开始继续挖海联讯自己的墙脚。于是从一个‘大海’独立出了好几个‘小海’。正当海联讯的业务四分五裂的时候,它居然被平安包装上市了。”

  虽然上述信息无从考证,但海联讯的确有通广北电的明显印记。

  公开资料显示,海联讯创始人章锋曾于1988年至1994年在深圳通广北电有限公司(简称“通广北电”)担任业务总监,且除了苏红宇是清华同方出身外,海联讯剩下4名非独立董事均曾在通广北电任职。

  值得注意的是,以章锋为首创建的海联讯虽然上市还不满两年,但助跑阶段却跨越了近十年,三度尝试IPO才最终成功登陆创业板。

  据消息称,原为外资企业的海联讯2000年成立之初本想在海外谋求上市,后因不熟悉国外发展情况、并受2003年非典影响等因素海外上市搁浅。

  2008年之前海联讯的间接股东是章锋等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的几家空壳公司,包括Motion(原始股东为章锋和骆东,后骆东退出)、Onting(由孔飙100%持股)、Right(由邢文飚100%持股)和System(由苏红宇100%持股)。

  为转身在国内寻求创业板上市,海联讯当时的控股股东Teamwealth于2008年4月将所持海联讯全部股权分别转让给了章锋、孔飙、邢文飚和苏红宇,企业由外资转内资,并从此改制为股份制公司。

  2009年12月,海联讯第一次创业板IPO的申请被否,外界猜测被撤原因很可能与其财务风险和曾经由空壳海外公司控股的“红筹结构”有关。直到2011年11月海联讯再度IPO才被核准上市。

  在国内两次尝试上市期间,海联讯IPO史上受过关注的一个疑点还在于其最初唯一国有法人股的匆匆进退。

  就在2008年海联讯改制后两个月,国有背景的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小企业担保”)出资384万元使海联讯注册资本增至3790万元。但就在2011年上市前夕,中小企业担保于2010 年 11 月将所持全部海联讯股权转让给了中科汇通(天津)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汇通”)。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中小企业担保住所为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1099号平安银行大厦16楼,注册资本10亿元,成立于2007年12月24日,股东是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是胡泽恩。

  而中科汇通则成立于2010年9月15 日,注册资本为1亿元,是深圳市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招商”)的全资子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为单祥双,中科招商曾投资过胜景山河。

  死保解禁曙光?

  海联讯“坎坷”的上市历程容易令人联想到保荐机构和审计机构的重要作用,其第一次申请创业板IPO时的保荐机构是华泰联合证券,那次没有成功上市,后来换成了平安证券,再加上鹏城所的一齐“护驾”,IPO最终成功“着陆”了。

  针对海联讯涉嫌造假一事,有媒体人士发微博评论称:“项目公司、投行、会计师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过如此,投行是媒婆,公司是待嫁的新娘子,会计师则是人造美女或人造处女的老中医。”更有人在相关股吧里感慨,“前几年华泰没做成,看来还是平安能啊。”

  5月6日15时到17时,海联讯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召开2012年业绩说明会,会上,有投资者质疑:“请问公司为什么要自曝家丑,是不是为了逃避退市或者更严厉的惩罚?主动认这么大的错,背后是不是为了更深层次的自保?公司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错误’?”

  海联讯董事长章锋对此回复:“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并公告,本次立案调查尚未结束,公司将根据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同时不乏有投资者向保荐人代表提问:“请问你如何看待海联讯本次前期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平安证券作为保荐人和持续督导人,是如何尽责的?”

  对此,保荐人代表韩长风回复称:“海联讯开展了财务自查,并对涉及的重要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了更正。这些会计差错,主要是会计核算跨期的问题,如:外包成本和年终奖期末计提的问题;也有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核算不规范的问题。”

  事实上,海联讯甚至被外界比作第二个万福生科,而平安证券在万福生科一案中处境堪忧,如此时间节点上,海联讯的被查可谓是“撞在了枪口上”,而主动认错的不彻底不得不令人质疑其寻求自保的可能。

  “海联讯这样做,是不是就可以逃避掉连带责任,不会被此前平安证券将受严惩的传言所笼罩,不会成为被处罚的典型,值得怀疑。”一位金融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主动认错,认这么大的错,背后或许是为了更深层的自保。”

  有股民甚至在相关股吧上呼吁将海联讯从中国股市上“清除”,称“大股东解禁了再解决一切都晚了”。

  自上市后,海联讯已在2012年11月23日有过一次解禁,不过当时可以申请解禁的股东只有杨德广和中科汇通,其他大股东包括章锋、孔飙、邢文飚和苏红宇都还未解禁。

  有投资者在海联讯2012年业绩说明会上两次向章锋提问:“你和公司其他3名大股东在2014年11月解禁期以后,是否敢于公开承诺低于发行价11.5元(除权后)不减持?”对此,章锋均未给予正面答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829.html

更多阅读

中联重科并购cifa 快慢结合 中联重科并购M-TEC

      12月25日,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中联重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公司于12月20日在德国正式签约,收购全球干混砂浆设备第一品牌——位于德国Neuenburg的M-TEC公司。  这次收购,是中联重科又一次大手笔海外并购,其通过高位嫁接M-TEC技

产权保护开启新时代 化繁为简 海信开启智能生活新时代

     “在从复杂到简单的‘泛电视’时代,发展的核心就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寻求‘用户体验’——声音控制、体感手势兴起,多屏幕体验,电视台、视频网站与电视厂商联手开发并重新定义电视”。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日前预

末雨绸缪 差异化布局 中联重科绸缪“后增长”时代

     金秋十月,2013年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及矿山机械展在北京九华山庄开幕。  与行业整体经历调整的氛围相同,是此次展会相比上届规模有所缩小,全球工程机械老大——卡特彼勒甚至只选择了费用相对较低的室内

东芝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涉嫌财务造假 三峡新材遭调查

     三峡新材(600293.SH)卷入了一场财务造假的风波。  三峡新材10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3年10月15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武汉稽查局下发的《立案稽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相关法

声明:《舍车保帅 自认造假 海联讯“舍车保帅”》为网友人生几时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