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起教师的教育理念 理念的确立与坚守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务



现代工商管理史上,有两部经典的实证研究著作:一部是出版于1982年的《追求卓越》,另一部是出版于1994年的《基业长青》。前者被誉为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管理书籍和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系统理论的三部开山巨作之一;后者被誉为继《追求卓越》之后最引人瞩目的企业研究力作和有志创造伟大公司的经理人的必读书。

这两本书的问世时间相隔十二年,它们的作者分别深入研究了不同行业领域的60多家和近20家全球知名企业,并得出了各自的结论。

《追求卓越》是这样说的:假设我们现在需要找出一条适用于各种情况的管理建议,一条从优秀公司的研究中精选出来的真理,我们很可能会这样回答,“设计出你的价值体系。决定你的公司应该代表什么,你的公司能给每个人带来的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是什么;在未来10年或20年后,你最希望看到什么。”

《基业长青》也说:要成为高瞻远瞩、可以面对巨变、数十年繁荣发展的持久公司,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核心理念,树立在任何情况下坚持不渝的坚定价值观。

两者的表述虽有不同,但核心思想却惊人地一致,那就是:理念的确立与坚守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务(孙健耀语)。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另一位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当代最伟大的资本家”的人。 O、,mnbvcx[poiuytrew[poi就是两部巨著共同的研究对象之一、蓝色巨人IBM的第二代掌门人——小托马斯8226;沃森。

aihuau.com

“我坚决相信,任何一个组织如果要生存并且获得成就,就必须有一套健全的信念,它的政策和行动均以此为前提。其次,我相信公司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坚守这些信念。”

小托马斯8226;沃森的主张也许更加掷地有声,因为IBM正是这样的典范。

IBM,即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创建于1911年,最开始主要经营卡片穿孔等财务处理机器。在近百年成长历史中,IBM经历了无数次巨变,比如:20年代自动会计程序的出现,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50、6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革命等等。每一次,IBM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而且获得了非凡的进步。目前,IBM已经成功转型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雇员 31万多人,2008年全球营收达1036亿美元,是世界公认的“超优企业”和“日不落公司”。

IBM超乎寻常的成就与它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美国最值得干的100家杰出公司》把IBM描绘成一个以教堂方式使其信仰制度化的公司。更有一位在IBM工作了9年的雇员这样感慨:“离开IBM,就好像在移民。”

IBM文化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三条基本信念。它们是:“必须尊重个人;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在IBM历史上,尽管每一代领导人的管理风格和战略思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这三条基本信念的坚持却始终不渝。其中有四位领导人为世人熟知。

第一位是IBM的创始人老托马斯8226;沃森。这位给世界留下“Think(思考)”箴言的智者,在IBM创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这三条基本信念,并通过有效地培训宣贯和制度规范,营造出了宗教崇拜式的文化氛围,使得这些基本信仰在整个企业落地生根,得到了严格的遵循。

第二位是IBM计算机时代的开创者小托马斯8226;沃森。他在1956年老沃森葬礼结束的当天下午,便向全体员工宣誓:父亲始终坚持的三条信念,他一定信守不渝。在此后的15年时间里,小沃森确实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直至让位于约翰8226;奥培尔。此外,小沃森也留下了一笔思想财富,即“IBM就是服务”。

第三位就是《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的作者郭士纳。1993年,郭士纳临危受命,前来拯救奄奄一息的IBM。他创造了复兴的奇迹,担任首席执行官9年,让IBM由3 年亏损157亿变成年赚81亿美元的新巨人。总结经验,郭士纳谈到:我在IBM学到,企业文化并非企业赛局的一部分,而是赛局本身;IBM能够起死回生,比重要决策、重大变革、投资和并购更关键、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改变IBM的企业文化。需要强调的是,郭士纳改变的不是三大基本信念,而是IBM当时的文化现状,是使IBM重回服务客户和重用人才的文化核心。

第四位就是彭明盛,2002年郭士纳的继任者,一位大学毕业就加入IBM的标准“蓝血人”。新的时代,彭明盛不仅提出了“随需应变(ON DEMAND)”的全新战略构想,更通过让全球近32万名员工共同参与内部网络的大讨论,最终总结形成了三条新的IBM价值观:“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但是,他同样没有改变IBM的文化传统,而是进行了有益的传承和升华,即将“服务顾客”进化为成就客户,将“追求卓越”明确为无处不在的创新,在“尊重个人”的同时强调相互信赖和诚信负责。最近IBM开始实施的“智慧引领转变”的全新服务计划就是最好的体现。

正是因为对核心理念的确立与坚守,IBM才能够赢得至高的评价——

 确立起教师的教育理念 理念的确立与坚守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务
比尔8226;盖茨说:“IBM才是计算机行业的真正霸主,毕竟是它一手栽培了我。”

美国《时代周刊》说:“IBM的企业精神是人类有史以来无人堪与匹敌的……没有任何企业会像IBM公司这样给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和将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

反观我们身边的中国企业,却是令人喜忧掺半!

时势风云是企业文化的一面放大镜和透视镜。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探月、金融危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悲喜起伏,也引发了企业界的一系列热点事件。对此,深圳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机构及其旗下的专注企业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了一次全面盘点,并从企业文化的专业角度加以深层次解读。

透过洋洋万言的《2008年度十大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style="BORDER-BOTTOM-WIDTH: 1px"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启示录》,我们发现:理念的确立与坚守与否,正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内在根源。

一方面,但凡遭遇危机的企业,要么是缺乏正确理念的导引,要么是没有真正遵循既定的理念。举两个案例:

一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商——百度。2008年11月15、16日,央视“新闻30分”节目连续两天专题曝光“百度竞价排名”人工干涉搜索结果、致使虚假信息借网传播的黑幕。仔细研究百度的企业文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在企业内部确立“诚信经营”和“担当社会责任,为人们尽可能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的理念。因此,面对信息需求者的网络用户和信息提供者的广告用户,对“究竟谁是百度的用户”的判断和选择出现本质性偏移,就成了一种必然。百度“为互联中国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为网友提供最好的上网体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承诺也就成为一种现实讽刺。

二是毒奶粉最终毒死自己的三鹿集团。与百度不同,“诚信经营”是三鹿集团一直公开宣扬的文化骄傲。三鹿人对诚信意义的认识可谓深刻到位:“诚信对于企业,就如同生命对于个人,没有了诚信,肯定不能获得长远发展。”但这似乎并不能阻止三鹿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更为荒唐的是,三鹿在媒体曝光前,还在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乳粉”唯一合作伙伴等光环,力证其高标准、高质量,“担负着行业领导品牌的责任,是中国2000万妈妈的选择”,并在媒体曝光后百般抵赖、蓄意掩盖。“诚信”的诺言就是这样遭到了无情的践踏。正所谓咎由自取,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企业、一个号称评估价值高达149亿元的品牌,就此走向了末路。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与此相反,另一方面,那些表现优异的企业,正是由于很好地确立并坚守了优秀的理念。也举两个案例:

一是2008年8月8日子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吸引全球惊叹目光的李宁。体育商人的身份,本应是这位昔日的“体操王子”当选主火炬手的最大障碍,尤其他还是奥运官方赞助商阿迪达斯的竞争对手。但是,当他在鸟巢里腾空而起时,为什么没有引起任何的质疑和争议呢?其实,这完全得益于李宁公司的运动文化。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体育用品企业,李宁公司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了“崇尚运动、诚信、激情、求胜、创新、协作”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不渝地付诸实践,从品牌运营、公益赞助和内部管理等各个角度,向世人传递着“一切皆有可能”的生命理念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如今,李宁服装品牌的精神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运动员李宁的精神价值,这与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极为吻合。毋庸置疑,李宁这一3分半钟的精彩亮相为李宁品牌带来了无穷的商业价值。

另一个典范,就是在经济寒冬中依然春意盎然的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2008年,华为的销售额不降反升,同比增长了46%,达到233亿美元;其中国际市场的收入占比超过75%,同比增加了3个百分点;2009年,预计华为将保持28.8%的增长率,全球销售额超越300亿美元。华为逆市飘红的秘诀,就在于众所周知的狼文化。狼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安然度过漫长的冬天,而危机意识及其所激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行动正是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为基本法》的第一条规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勇于取舍、充满远见,这里面潜藏着华为非凡的理性智慧。在2001至2008的八年间,从《华为的冬天》这一著名文章开始,华为的精神领袖任正非已经至少四次为华为敲响了“冬天”的警钟。长期以来,华为始终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将其中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跟踪研究。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和中国设立了12个研究所,87,502名员工中有43%从事研发工作。2008年在全球企业中,华为申请的专利量排在首位;华为更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截至2008年9月累计在国内外申请专利超过32,822件。华为人更引以自豪的是创业初期形成的“床垫文化”的精髓至今仍在传承,“我们的优势是,华为公司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华为的员工专注、投入,所有的客户都评价我们的员工充满激情”。

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都在强有力的证明,理念的确立与坚守是如此的重要。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很多中国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例如:2008年春节炮制“脑瘫式”拜年广告的恒源祥,其董事长刘瑞旗仍在宣扬“宁愿被骂也不能被忘记”的论调,这与他们提出的“所有的经营活动都以消费者为起点,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三种需求”的理念口号显然大相径庭。百度在公开检讨竞价排名丑闻时,只是将原因肤浅地归结为没有做好商业模式的优化和销售人员的培训;可以想见,在价值观缺失的前提下,百度不可能最终解决商业模式应该朝什么方向优化、对研发与营销人员应该培训什么的问题,错误依然不可避免。

2009年开春以来,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诸如蒙牛OMP风波、瑞星假案丑闻揭秘之类的负面事件还在不断上演。诚信经营、客户导向、尊重人才、持续创新……这些企业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价值理念,像大街上遭人遗弃、无人认领的孩子一样,让人心痛不已;更像散落在黑夜里的、闪闪发光的珍珠,在默默地凝望和召唤着我们的企业家。

是回避,还是确立?是坚守,还是背弃?这早已不是一个需要费心思量的命题,而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做出正确选择的迫切任务!

“理念的确立与坚守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务。”只有有效地确立正确的理念,并真正执行和长期坚守这些理念,才是企业远离危机、应对巨变、把握机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是众多一流企业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我们没有理由对它视而不见。

因此,我们强烈呼吁,中国的企业家们,无论你现在正春风得意,还是饱经风寒,为了企业的未来,从理念的确立开始,脚踏实地,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吧。记住,在这一点上,既刻不容缓,也无捷径可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3827.html

更多阅读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李克强总理的三大执政思路

     发展思路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是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必须是科学发展,是注重质量效益、促进扩大就业、不断改善民生的发展,是可以持续的发展。要继续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我国

电脑屏幕左右闪动 战略与文化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左右半脑

人体是极其精巧奥妙的,代表一种组织所能达到的最完美境界。企业也是一种组织,因此分析观察企业结构和功能,用人体来说明再合适不过。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从外观上看两者是相似的,对称的。据研究左半球擅长逻辑思维,右半球擅长形象思维

沟通成就一切 时间,成就沟通的第一良方

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就认为时间管理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他谆谆教诲管理者们:记录自己的时间,评估自己的办事效率;管理自己的时间,按照四象限法则分配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积少成多地抓大事。有了时间,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沟通,这

声明:《确立起教师的教育理念 理念的确立与坚守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务》为网友爱是不夜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