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宏观回暖缺后劲



从总体上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一季度GDP见底,二季度开始GDP增速将出现上升趋势,但微观层面的全面活跃可能会滞后数月

  

  投资者报(研究员 汤昕)

  G20会议后,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稳定的信心增加,对中国复苏的信心也同样增强。一些宏观信号显现出一季度之后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更明显。但是另外一些宏观信号,也给了投资者矛盾的解读。复苏似乎缺乏持续的后劲;并且在微观层面,经济活动性依然还不足。

  宏观回暖迹象增强

  最近,利好消息和事件不断传来,增大了投资者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同时更多的机构、官员以及专家也认为,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增强。

  国内的消息,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调查的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4个月上升,达到52.4,超过了标志经济收缩与扩张的临界点50的水平。

  据消息人士透露,3月份新增信贷达到1.87万亿元的天量(另一说为1.3万亿元)。无论哪一种说法, 第一季度的新增信贷都达到4万亿元,超过2007年以前所有年份的全年新增信贷量,接近2008年全年4.9万亿元的数字。对保增长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3月份的发电量数据也在好转。国家电网调度中心的数据显示,3月发电量同比下滑了0.7%。与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2月(合并比较, 消除春节因素)相比,发电情况一直处于好转之中。

  此外尽管没有公布明确的数字,海关总署官员也表示,虽然今年头两个月出口大幅下降,但3月份的数据确实有好转。

 中国经济:宏观回暖缺后劲
  国际上,从大的经济面看, 好消息大占上风。G20会议上, 各国领导人达成1.1万亿元的全球经济刺激计划,提出多种渠道, 救助在危机中最困难的国家。 计划的细节超出之前的预期,会议当周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热情的反应。

  美国政府计划向金融体系注入高达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虽然会带来美元汇率的波动,但是如果能解决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问题,对美国经济是大利好。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也表示,很难对2009年的形势做出预期,但如果美国能够成功完成对本国银行业的清理,就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发达国家。

  此外,在政府和金融业的巨大压力下,美国金融会计标准委员会同意修订按“市价计值”的会计准则,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不流动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用其它的合理的价格估算方法来估算自己的资产价格。这样的话,“有毒资产”可以分期、延期减持,有利于金融机构纾解当前的资金困境,短期对金融系统是重大利好。

  利好中包含隐患

  从大的趋势来看,进入4月,全球经济利好因素增加,中国复苏迹象更为明显。但在一些复苏信号中,又包含了动荡的苗头。

  PMI是发布时间最早,先导性和预测力最强的指标之一。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联合调查的3月份PMI继续上升,达到52.4,超过50;而里昂证券(CLSA)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3月份中国PMI从2月的45.1跌至44.8,给连续三个月的环比增长势头画上句号,并指出国内制造业订单减少。

  两个机构发布PMI数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误差原因可能有三。一是CFLP调查了730多家企业,其中89%是大中型企业,调查回收率100%,基本涵盖了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而CLSA的调查样本约450家企业,回收300家左右。因此CFLP的调查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二是,CFLP调查样本大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CLSA调查样本的中国大中型企业的比例相对低,中小企业更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受益更直接、更明显,反映到PMI上面就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最后是两机构对调整因素的处理方法不一致。

  另外,市场中流传的3月份1.87万亿元天量新增信贷也让人担忧。这样的强心剂能天天打,月月打吗?如果不能持续的话,一旦不打针了,经济的复苏苗头是不是又会出现波动呢?

  从两家PMI数据的差异和天量新增信贷看,隐含着一个问题是经济增长来源于政府对资源的支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在接受《投资者报》专栏采访时,表达出的观点也支持了目前的经济增长是政府主导的看法。国家信息中心长期跟踪研究中国短期经济周期波动情况,找出了领先于工业生产的五个指标。

  第一个是贷款,或者是叫M1。第二个是港口的吞吐量,它主要反映外贸活跃程度,以及国内一部分大宗商品通过港口运输的活跃程度,这个指标不好的话,就说明外贸形势不太好。第三个是新开工的面积,主要是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这个指标主要反映一些民间投资。第四个是钢材的产量,粗钢的产量在中国也是领先于工业生产的,它好就说明我们相应的工业、重工业是不错的。第五个是财政支出。

  现在的情况是,像港口吞吐量、房地产的开工面积是在大幅度下滑的。粗钢的产量稳了一阵,然后又开始回落了。信贷还有财政支出这两个指标是在大幅度往上攀升。 市场化的指标还在下降,而信贷和财政支出正是政府有能力主导的指标。

  对政府大量投资搞建设的做法,经济学家茅于轼表示反对,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加强政府权力的做法;政府花钱要花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而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权力太大,应该更多地让市场 发挥作用。现在中国要应对金融危机,最根本的问题是继续改革,要缩小政府的权力,把资源配置功能更多地交给市场去完成。

  发电量的数据也同样包含波动起伏。国家电网调度中心数据显示,3月发电量总体是回升趋势,但这个趋势似乎不能维持。

  此前,国家电网调度中心数据显示3月上旬全国发电量同比上升1.44%,曾被普遍认为经济复苏的迹象正在形成。但是3月下旬发电量的降幅达到了2.1%,这说明发电量上升势头不能维持,让人并不乐观。有分析人士表示,接下来的4、5月,发电量同比可能继续下滑,降幅可能增至2%左右。

  外部环境更是方向不明朗。虽然美股迎来一个4周最大涨幅,但并不能认为美国经济就开始复苏了。

  历史上有与此类似的情形。2001年初,美联储降息,美股也强劲反弹。但后来又疲软了,一直到9·11,再度大跌。虽然9·11也是预期之外的事件,但美国经济自身当时也没有好的经济增长点。

  还有就是大萧条时期。1929年美国股市暴跌,之后很快迎来了一轮涨幅40%左右的反弹,然后,再度下跌到1932年底创下的新低,1933年反弹之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直到二战开始。

  针对美国股市过去四个星期中的上涨,4月6日量子基金创始人乔治?索罗斯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认为,这并非牛市的开端,而是熊市反弹。原因是美国经济仍在萎缩。

  对于美国经济,他的看法并不乐观,认为虽然已经有些信号表示美国经济正在触底,但仍未达到底部。但同时他也认为,中国、巴西两国的经济前景比较乐观,会是最先复苏的国家。

  虽然一些市场化的指标还在下滑,但政府拉升的力量会大于下滑的力量。因此从总体上看,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一季度GDP见底,二季度开始GDP增速出现上升趋势,今年应该保持上升态势。但是经济自身复苏力量不大,上升缺乏强劲支撑。因为目前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信贷投放和财政支出,完全是靠政府推动,而社会资本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复苏可能会表现得比较疲软,或者在总体上升的态势中,出现上下的波动。当务之急是要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微观层面仍缺乏活力

  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在宏观面上,经济总体呈现回暖迹象。那在微观层面,从企业运营状况看,是不是能有所反应呢?

  但是据《投资者报》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在微观层面,目前企业活跃度还不足,效益下降。从企业运营的状况,难以感受到宏观回暖的迹象。

  1~2月份发电量的降幅4.3%(另一说是3.7%),好于2008年11月和12月,但今年1-2月的工业增加值增幅却仅为3.8%,低于2008年11月和12月的5.4%和5.7%。

  这说明一是企业的效益变得更差,二是如果经济增长是依靠政府的推动,体现出政府的资源使用效率是低于私人企业的。

  从税收收入看,1~2月全国税收为9237.27亿元,同比下降13%。反映企业运营情况的营业税同比下降5.1%;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21.6%;其中房地产行业的下降额度最大。税收下降一方面有减税的因素在内,另一方面营业税下降说明企业活力不足,而所得税下降意味着企业效益下滑。

  《投资者报》了解到的一些实际情况,也不是很理想。比如内蒙古一些火力发电厂普遍是开动一半左右的机组。而且随着4月15日北方地区停止供暖,还会有些提供供暖的发电厂受到影响。

  钢铁行业无论从生产情况还是价格信号,都出现了波动。去年12月份,钢铁库存降到低位,钢企又开始新一轮复产。不过,在需求持续萎靡的情况下,钢企盲目复产导致库存大增创纪录。钢价再次陷入低迷,国内钢价已经连续8周下跌。3 月份停产检修的钢企为21 家,相比2 月的17 家增加了4 家。

  而以社会资本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表现可能更为不佳。相比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感受更为寒冷,减薪、强制无薪度假和裁员等情况也更严重。

  2家机构发布的3月份PMI存在较大的分歧,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对资源的支配权力。政府在经济运行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现在的危机形势下,资源相对稀缺,政府强大的资源支配能力对企业生存更是至关重要。而能否获得这些资源,就成为了一个关键因素。不能获得这些资源的企业,经营情况就会比可以获得政府资源的同行业企业差。

  现在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中,政府仿佛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经济运行的不同成分分别处于距离核心远近不同的地方。与政府关系近的企业从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受益较大,表现更为稳定;而运行在经济活动末梢的中小企业以及私人企业,更为市场化,与政府关系远,受益很小,依然在困境中挣扎。这些企业需要更多时间等待政府主导的宏观回暖传导过来,或者要等经济自然复苏才能活跃起来、运行稳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057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经济:改革是最好的风向标

     变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是潜移默化的社会演变,还是轰轰烈烈的企业战略变革。而这样一个变革需要的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指路明灯。  近年来,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正经受发展道路上的跌宕起伏。一些过往

中国经济:看脚下

  中国经济是触底反弹还是继续探底?最近股市的起伏跌宕不断在拷问这个问题。政府对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还是过度宽松的拿捏,刺激着散户们的神经。股市已进入神经质阶段,任何要害部门任何人的一句话,只要一放上新浪财经,便可左右股市阴晴

中国经济:看脚下

  中国经济是触底反弹还是继续探底?最近股市的起伏跌宕不断在拷问这个问题。政府对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还是过度宽松的拿捏,刺激着散户们的神经。股市已进入神经质阶段,任何要害部门任何人的一句话,只要一放上新浪财经,便可左右股市阴晴

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光已经过去

 各方面的数据都比较令人满意,甚至振奋人心,2009年CPI和PPI基本处于低位运行,同比增长率均呈现负数;PMI连续几个月都在50%以上,甚至达到56%的水平8943;8943;“保八”的目标已经完成,这成为金融危机之下令人欣喜的一大成就,然而这些成就在

中国经济:必须补课的偏科学生

说话间又到了年底,该期末考试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这个考生至少在一门课程中会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很可能将达到8.5%。这个分数跟过去相比也许并不算高,但分数的价值是会随着考题的难易程度变化的。过

声明:《中国经济:宏观回暖缺后劲》为网友氧气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