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 改造创维



4月,每到周末,北京一些家电卖场门口,就有一群人涌向创维的宣传台,拿起麦克风,迎风高唱。这是一场由创维集团联合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栏目共同发起的“爱K歌选酷开,全民挑战麦克风”活动。北京地区最终将决出12名获胜者,由创维集团免费送往“挑战麦克风”栏目参加现场K歌比赛。

 

 

 

一年多以前,即在2008年春节,家住北京市昌平区一位中年女士很坚决地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款32寸创维液晶电视。当时,同等尺寸的普通液晶电视只有5000多元左右。这位女士以1000元左右的溢价,购买了创维电视中内置的卡拉OK功能——酷开。

2007年初,创维全面推出该系列电视,不仅可以K歌,还可以通过USB接口观看各种格式的高清电影。如果说酷开是创维向娱乐内容挖掘价值的话,那么与湖南卫视的合作就是在挖掘娱乐活动的价值。虽然看似两个方向,但却是殊途同归,即与各种形式的娱乐紧密结合,通过娱乐提高液晶电视的附加值。

 创维 改造创维

事实证明,酷开电视的推出,将创维一直以来形成的差异化产品战略推向高潮,并很快赢得了市场。

据北京奥维数据调查公司的统计显示,2008年创维电视销售总额及液晶电视销售总量均列全国第一。并且,在2008年创维液晶电视300万台左右的总销量中,仅酷开一个系列电视就占到30%。

这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得以提高。年度财报虽然还未公布,但据创维透露,其2008年总营收预估在150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可达到8%左右;净利约为4.8亿元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创维在新财年不仅将实现业绩增长,而且将创造历史上最高的净利值。

2009年4月7日,创维再次升级酷开电视做。顾客可以直接登录酷开网站(CooCaa),下载或在线观看该网站上数以万计的高清影视剧。酷开网通过与讯雷的合作,解决了片源及版权问题。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创维早在3年前就已经建立了酷开网站,当时与移动存储企业朗科合作,共同投资1000万元,各占50%股份。如果说酷开电视的卡拉OK功能是第一次利用了酷开网,那么“网络酷开”是对其的第二次深度挖掘,将来也是用来区别创维与其他品牌的一个重要竞争力——内容。

从酷开网到酷开电视,再到网络酷开,这是创维在产品创新上打出的一连串的组合拳。这是创维近几年来所执行聚焦战略的结果,这让创维的组织资源更加集中于产品创新方面。要知道,创维刚刚在香港上市时,还是一个从软件、电脑到电子产品什么都做的企业,现在则只是一个“彩电专家”,做有限的多元化。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调整是在原创维董事长黄宏生获罪入狱之后的几年中发生的。

黄宏生1988年创立创维,视创维如“亲生子”,2004年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等4项罪名,在香港被判入狱6年。在其入狱后的这5年,创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始人获罪入狱不仅没有撼动这家企业在电视行业中的根基,而且使得公司流程和制度更加完善,每年的总营收也从2004年的104.66亿港元提升到2008年的150亿元。同时,创维在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稳稳占据了老大的地位。创维对于2009年的盘点期望值更高:创维作为第一梯队的彩电品牌要比第二梯队品牌高出40%的市场份额。

有评论说:黄宏生出事,客观上给予了其后继的接班人以新思维运营企业的机会。这句话虽然残酷,但显见的事实是,在没有了黄宏生的日子里,其接班团队加快了企业从创始人文化向职业经理人文化演进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理清了战略思路。

能否成事,终究战略是否正确是第一位的,因为它决定着组织的生死。

 

逐渐清晰的聚焦战略

截止到目前为止,黄宏生依然是创维最大的股东,所拥有股份高达40%。但创维数码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学斌看到的是剩下的60%股份。以前,张学斌称呼黄宏生为“董事长”,现在称呼他是“黄宏生先生”。他的解释是:“黄宏生先生已经不是公司的董事长,只是一个大股东,而我要对其他股东负责,对几万名员工负责,我不是看摊儿的。”

 

 

(点图片放大)

 

看摊儿其实就是维持现状。如果张学斌“看摊儿”,那60%的股东们就要造反,因为他们要的是增长。要增长,就必须要改变。借用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一句竞选名言:”WE BELIEVE IN CHANGE!”

自黄宏生离开后,张学斌就大刀阔斧地实施战略收缩计划。他先后砍掉了软件、电脑等,直至2008年6月份将创维手机80%股权以“1元加1港元”的价格转让了出去。黄宏生在入狱前,曾因获得手机生产销售牌照而欣喜万分。

张学斌不仅“否定”了知名的黄宏生,而且还否定了不知名的王殿甫。黄宏生入狱后,王殿甫因自身深厚的政府背景就任创维第二任董事局主席,他在2006年制定了宏大的“十一五规划”。按照这一规划,创维集团2010年的销售收入将增长到500亿元。

2007年,张学斌接替王殿甫的职务后,将创维定位于“做彩电专家”,并称之为“比较聚焦的战略”或者“有限多元化”,其涉足的所有产业都是围绕着支持彩电业务的发展。张学斌说:“只有将核心产业做强了之后,才会有机会裂变出其他相关产业。”

在清晰的聚焦战略下,创维的资源开始集中并发挥出真正的市场效力。2008年彩电内销位列全国第一,彩电外销出现了近一倍的增长,其中液晶电视出口比例提高到50%以上;创维数字技术公司的机顶盒销售突破了600万台(位居第一),而液晶模组也有了超过50%的增长;创维应用电子开发的家庭安防设备“全家保”已进入量产阶段。创维现实的经营目标是,2010年完成200亿元收入。

集团整体战略清晰,占集团总营收80%的彩电业务的战略也随之变得十分清晰。首先创维必须进行产业链整合,弥补其在上游核心技术的缺口。张学斌在2006年便看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与LG公司旗下的液晶面板企业LGD寻求合作,最终于2008年成功入股其在广东的模组工厂。这次入股保证了创维液晶电视在屏上的充分供应。其次,创维必须保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比如酷开这一功能的开发要归功于另一职业经理人——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杨东文与张学斌是同门师兄弟,均是财务出身,早于张三年加入创维,但中间有两年离开,后来黄宏生出事后,他又重新加入创维,业界习惯将其称为“营销大师”。

同时,彩电下乡和海外市场战略数箭齐发,创维的聚焦战略起到功效,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执行业务聚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张学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帮助创维走在了彩电市场的前列

 

被释放的职业经理人

事实上,自黄宏生出事后,整个创维完全由以张学斌为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来运营。幸运的是,这些职业经理人并没有因为老板获罪而“作鸟兽散”,而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又要得益于张学斌对于制度化管理的彻底决心。

张学斌来创维之前在海南椰树集团担任总经理时,就以制度管理见长,当时黄宏生看上他的就是这一点。

张学斌来创维后,首先进行的是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那个时候,创维没有所谓的流程,有也是虚的,大事小情还是要一一汇报黄宏生。张学斌接手后,意识到最根本的问题,是所有者和经营者职权不明,研发、生产、销售的管理过于分散。

来后不到三个月,创维彩电事业部成立,张学斌将研产销全部纳入其中,统一管理,自己则被黄宏生任命为总经理。根据张学斌制定的流程,黄宏生无权干预彩电事业部的经营。此时,迫于公司内部重要的管理人员的流失,黄宏生已经感觉到不放权不行了,所以痛快地给了张学斌“授权书”。其中有一条这样说道:3000万元以内的材料费由张自行决定。事实上,经营过程中,超过3000万元的支出很少。

黄宏生性格强硬,刚开始并不能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在参加彩电事业部的会议时,他还会习惯性地“指手画脚”,这让张学斌和杨东文很不满。于是,两人用一次严肃的谈话阻止了黄宏生的惯性管理方法。此后,黄宏生参加会议就只说些“企业理想和文化理念”的话。

与此同时,张学斌还建立了完善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包括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期权激励。把每一个员工的业绩与效益真正地挂钩起来。创维中国区营销总部总经理刘棠枝曾说:“我的合同里写着,如果亏损1000万元就下台。”当然,每年获得奖励的人也很多。张学斌的期权也是呈百万级别地增长。据说,有一年他行权后获得激励额度高达2000万元以上,这正是来源于让彩电业内人士羡慕不已的“创维利益分享机制”。

完善的流程和制度,是2004年黄宏生先生出事后,创维仍然照常运营的根本保障。2004年11月30日,黄宏生在香港被捕。张学斌带领团队仅用了48小时便平复了这场“事故”,创维各个流程上的环节各负其责,没受任何影响。2004年和2005年创维年报给出的都是总额增长的利好消息。黄宏生在狱中写给董事会的信上这样称呼张学斌:创维第二代领导核心。

黄宏生离开后,张学斌还在持续改革制度以适应变化的市场,他称之为“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分公司股权改革就是其中最大的变革之一。2007年创维在广州、广西等4家分公司开始实行“分公司法人化”股改,各地分公司骨干员工可按比例持股,分公司总经理是最大股东,最高可获得30%的股权,员工收入与分公司当年业绩直接挂钩。

在这4家分公司成功运营的基础上,2008年,创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对40个分公司的股权改革。这样分公司就如同独立运作的一个实体,获得了更大的决策权,可以适应变化迅速的平板电视市场。如果像以前那样都等着总部来给40个分公司做决策,市场机会早跑了。而且,在以前的分公司制度下,各分公司无法往来,不承担跌价损失,现在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买卖其他分公司的货品,只要自己能赚钱,由此避免了“货到地头死”的恶劣现象。

这种运作方法并不是没有先例,比如TCL也曾尝试这样运作,可最终都没有彻底走下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各地分公司的渠道结构不一样,在大连锁不集中的地方,分公司很容易控制运营费用,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连锁集中的地方,分公司很多情况下要跟着大连锁走,利润就无法保证。

总部如何平衡各地分公司的利益关系,成为该制度实施的最大难点。创维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但依然坚定地贯彻执行下来,张学斌对于制度改革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创维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潘志峰,2008年就未能享受到“利益分享”的好处,因为北京是大连锁密集的地方。但他认为,这样的制度还是让他有更多空间可以施展拳脚,没有利润但他可以从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上获得成就感。

除了分公司的股权改革之外,从4月1日(创维新财年的起始日)开始,创维又开始在彩电系统内将资源市场化,推行“内部市场化”,比如制造部卖给事业部,事业部再卖给营销总部,每个部门都是独立核算的实体。目前,创维内外销的制造和研发已经合并到一起。

对于每一个独立核算的实体来说,他们不需要老板的叮咛,反正多赚了他们也有份“分享”,在这种机制下,谁不想多赚呢?每个环节都在考虑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张学斌用制度约束每一个职业经理人,但也用制度让职业经理人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施展拳脚。

有人曾说,黄宏生遥控创维。对此,张学斌的回答是:“一个我们都无法接触和谋面的人,他怎么影响企业?”他还说,谁走了对创维都没有影响,包括他自己。制度保证了创维的健康运营。

最近有消息说,黄宏生将于2009年底提前被保释出狱。当黄宏生再面对创维时,他应该感到欣慰,因为无论从战略上还是制度运营上,都显示出,创维已经步入了驶向他的梦想的正常轨道。这个梦想就是,让创维成为全球性电子品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7219.html

更多阅读

创维42E82RD升级教程 创维47e82rd升级包

第一次写教程,有说的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再问我。另外提醒大家,升级成功后,千万别手欠再进配屏模式更改配屏(升级完后,可能屏幕参数跟电视实际参数对应不起来,有些朋友可能就会自己改回来),尤其是LCD屏的,里面的选项根本全是LED屏没LCD的参数

那些曾经的风云人物黄宏生 创维黄宏生事件

黄宏生——一个能够一次次从失败中站起来的企业家黄宏生,1956年出生于海南临高;1981年毕业于华南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系;1987年辞去公职,到香港创业;1989年筹集5万元,在香港注册成立遥控器厂,取名创维;2000年出任深圳市政协常委;创维在香港主

创维假期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述:我于2011年12月30号在创维电视河西商圈中的苏宁电器中开始从事临促的实习工作,主要负责拦截顾客即将顾客引导至创维卖场中以及导购。至2012年1月2号历时4天后我的实习工作结束。此次实习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首先,作为销

声明:《创维 改造创维》为网友荼靡花事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