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4日 第33节:留学美国日记(2001- 2002年)(上)(14)



系列专题:《一个80后的心灵自传:破罐子》

  败兴上岸后马上请教在一旁休息的Matt,他很耐心地跟我一起下水教了我好几次,我虽然试了几次,但均以失败告终。还没有享受到冲浪的快感,我的双耳已经被灌满了湖水,而且实在被那大风吹得受不了了,只好上岸打道回府。看来要做一个弄潮儿真是不易啊!

  晚上干什么?看电影呗!

  The Sixth Sense(《第六感》)这部电影我在中国就早已听过其大名并知道它得了不少的奥斯卡奖项。本想不就是一部鬼片吗!好莱坞的鬼片无非是运用各种特技效果,不吓你个半死不罢休,还能有什么意思?但转念一想这片子既然能拿几项奥斯卡奖,也许没那么简单,说不定真有什么看头!不管怎样,今晚终于能有机会看个究竟。其他人以前早就看过了,此时整个客厅就只剩我一个人在看,这就使电影的恐怖气氛不由地达到了顶点。片子的前一段确实有好几个镜头吓得我直喊娘,但看完整部片子后,觉得这绝不是一部简单的鬼片,其中不仅包含了许多哲理和悬念,还有各种十分复杂的感情掺和在里面。

  这些还都是其次,特别要提的是影片的结尾,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当我看到结局时我简直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嘴里不断喊着:"有没搞错!这都行?疯啦!"出奇的结尾揭露了整部影片潜藏的最大悬念,也是最大的看点之一。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影片The Others(《小岛惊魂》)。两部影片几乎运用了同样的手法,仿佛扇了还在睡梦中的观众一记响亮的耳光,但The Others显然更为夸张和难以置信。正是这两部影片的独特风格突破了好莱坞固有的传统电影模式,也留给我们这些影迷一个个难忘的夜晚。

  9月1日星期六晴

  / 感情的初次萌动 /

 2002年1月14日 第33节:留学美国日记(2001- 2002年)(上)(14)
  九月的第一天,霍兰晴朗如常的天空下。

  信箱里躺着一封新到的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的名字"WANG DAQI",寄信人是Jess,就是那个在语言营里唯一一个跟我一个班的中国女孩。我现在还依然记得她是怎么笑,还有在分别的时候她是怎么哭的。我们说好了到各自的寄宿家庭后要互相通信。

  在我寄出了第三封信之后,她给我的第一封信也终于到了,虽然是姗姗来迟,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它,心里不由地一阵兴奋。她在那边一切都好,还在1600米的长跑考试里拿了第三,进了学校的排球队。没想到她还是那么倔强或者说顽强。一年过后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她,但正像她在给我的留言里所说的,"2008年一起去北京看奥运",对!有缘我们一定会再见的。

  下午我终于下定决心要买一把电吉他了,因为我实在是受够了在Jazz Band干坐的痛苦。结果,吉他外加一个吉他袋子一共用了我219美元,实在是不便宜。想想在家里还躺着把价值1200元人民币的木吉他呢。为了培养我的音乐爱好,父母实在是花了不少的钱,但至今看来,花的都只是冤枉钱,因为我实在是太懒了,从没认真练过。这一年怎么也要练出个名堂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0686.html

更多阅读

第58节:留学美国日记(中)(3)

系列专题:《一个80后的心灵自传:破罐子》  今天还有一个发现,就是美国人说英语有些地方真的是和英国人大不相同,例如今天我去问阅读课的老师拿project(作业),连说了五遍这个单词,他还是没搞懂我的意思,于是我只好写在纸上,他这时才恍然大悟

第56节:留学美国日记(中)(1)

系列专题:《一个80后的心灵自传:破罐子》  留学美国日记(中) 3  3 留学美国日记(中)  10月8日星期一晴  / Homecoming Week(家庭服装周),Pajama Day(睡衣日) /  

声明:《2002年1月14日 第33节:留学美国日记(2001- 2002年)(上)(14)》为网友她如夕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